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五洲诗社 新诗部分

(2010-07-04 14:16:03) 下一个

五洲诗社 新诗部分

 

四月的痛

愿做一滴水

 

四月走在路上,举步维艰。

透过你紧缩的双眉,

我看到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从清明纷飞的细雨中,

从“玉树”的瓦砾中,

从北方飘落的冷雪中……

春天,

左手一把阳光,右手一柄利剑?

 

梨花被沙尘肆意践踏,堕入红尘。

饥渴的土地张开干裂的唇,

期待 一场春风喜雨的莅临。

轻的没有比重的河流,

撑着早已透支的身体,

守望着失血的家园,目色苍白……

 

野菊悄然绽放。

羸弱的身躯,哽咽着低语。

驻足。遥望。

谁的影子还在幽深的巷道,徘徊?

 

肆虐的严寒,

向返青的田野投下大把大把的冰晶,

冻僵了枝桠上花蕾欲飞的梦,

折断了人间的芳菲。 

天空跌落的鸟鸣,冰洁在枝头。

嫩芽啜泣,桃花不再笑谈春风?

 

凋零的花瓣纷纷站立,

举起一颗颗炽热的心跳。

驱逐阴霾与痼疾,走进春天的心扉。

让天空明亮起来!

让阳光热烈起来!

(为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祈福,愿玉树人像玉树那样挺拔!)

有一位老人中国不能忘怀

宋殿儒

(4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为玉树抗震救灾举行了大型募捐演出活动。演出结束小儿子突然很惊讶地问:“解说词和画面咋没有温爷爷呢?他可是第一个来到灾区人民中间的啊!”我当时语塞……因而感怀……)

 

四千米高的玉树

五千年不变的亲情  

一场灰飞烟灭中拉开了血溶于水的历史大幕

有一位老人第一个携十三亿姊妹的心来了

在百年不遇的瓦砾中    用共和国

最炙热的心拥抱自己远在天边的小儿……

 

他是一位共和国不能忘记的老人

他是君臣之间没有权利冲破封建禁锢的老人

然而,就是他——在共和国十三亿人民心田种下了感恩

汶川地震他第一个来了

南方大旱他第一个来了

玉树地震又是他第一个辞掉出国访问与灾区人民共同承受……

 

玉树是我们大家的姊妹

玉树会有美好的明天

但我坚信玉树会用四千米高的记忆

记住共和国的那位老人

 

“你们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你们的家园就是我们的家园……

三江源记着这个声音

玉树记着这个声音

华夏子孙记着这个声音……

心牵玉树大地震

少校诗人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胡锦涛

 

大地西行

行至青海湖畔

行至巴颜喀拉山

心脏开始颤抖

剧烈地颤抖

玉树天塌地陷

将空气压扁

学校、民房、道路……

被撕成碎片

苍天泪如雨点

唐山汶川到玉树

大地悲伤的时候

总要切割人间的温暖

东方民族再一次哽咽

躺在大地伤口上哽咽

老人母亲孩子们惊恐的眼神

揪住亿万颗炎黄的心

哽在咽头,我屏住呼吸

把痛苦和悲哀书写成行

无意识意识化的泪行

中央心系三江源头

总理银发飘向唐古拉山

苦在心底呐喊

时间就是生命

“决不放弃!”

人民子弟兵、公安、医务人员……

神兵天降,驰援玉树

筑起一条条希望的长城

一个又一个亲人

脱离死神的亲吻

苦难中淬炼过的民族

相信生命的坚强

僧侣诵经超度亡灵

阳光洒满唐蕃古道

黄河长江澜沧江河面

波光粼粼,绿色一片

献血、捐款、志愿者……

爱心连成千万条输血管

通向青海高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