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波音747-200E-4B型'末日飞机'与911(组图+视频)

(2010-03-15 12:15:56) 下一个

 

E-4B Doomsday Plane

2005年10月20日中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乘坐40787号E-4B型专机离开北京。
摄影:人民网军事记者 杨铁虎
 
E-4B型国家空中作战中心飞机      图片:美国空军(USAF Photo)
E-4是波音747-200的发展型,充当美国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空中飞行指挥所,具有抗核打击能力。

  美国空军目前有4架E-4B,配备第55联队,其中一架保持24小时警戒状态,另一架随“空军一号”行动,以便于美国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能迅速登上该机。从1994年起,E-4还负责运送联邦紧急管理局的官员到受灾地区,并充当地面临时指挥所。

  空中战斗司令部是美国空军E-4B的惟一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提供机组人员、维护、安全和通信保障,参谋长联席会议实际控制E-4B的使用,并为空中作战中心提供人员。

人民网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系统概况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是依美国政府一贯奉行的全球战略,从19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初具规模、到80年代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级指挥控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遭核攻击后的指挥控制系统、受领任务并开始行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该系统能在国家指挥中心和地面通信设备遭到破坏后为国家指挥当局提供备份的指挥控制能力,而且,它也是美军最低限度基本应急通信网的主要组成节点。

美军大西洋总部司令、美军太平洋总
部司令、驻欧洲美军总司令和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分别配置了一个全球空中指挥所飞行中队,而且每架指挥所飞机都能传送发射核武器的命令。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



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是以波音747飞机为平台的空中指挥所,简称E-4飞机。E-4A飞机为基本型,E-4B飞机为改进型。1974年第一架E-4A飞机正式交付空军使用,第一架E-4B飞机1980年开始服役,3架E-4A飞机到1986年全部改装为E-4B飞机。

E-4B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飞机被称作“空中飞行的白宫”,是美国防部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具有很强抗毁能力的备份指挥设施。通过它,美国总统和国家指挥当局可以对美军全球所有的战略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

E-4B飞机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它可以提前避开敌人的直接袭击。机上的通信系统采取了加强措施,可以抗核爆所产生的强电磁脉冲干扰。E-4B飞机的使用与维护自成体系,它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废旧机场或遭破坏的机场从事各种指挥控制活动。

E-4B飞机具有很强的续航能力,不用空中加油就能飞行12小时。如果进行空中加油,则可以连续飞行72小时。E-4B飞机对跑道长度的要求也不严格,若减少燃油负载使续航时间为8小时,它就能在1500米长的跑道上起飞。而且,它的起飞跑道还能进一步缩短。

E-4B飞机上安装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电子设备,可通过各种链路保持全球范围的通信联络。这些电子设备通过机上的46付天线构成13个外部通信系统。E-4B飞机还装有可以与自动数字网接口的高速录音通信设备。机上的通信系统可以进入国家民用电话与无线电通信网,还能对公众进行无线电广播。由于它可利用这些多重性的通信网络实施指挥控制,因此大大提高了E-4B飞机的抗毁能力。

E-4B飞机的内部分为上中下三个舱室,总舱室空间为510立方米,可容纳94名机上工作人员。其主舱室内设有国家指挥当局办公区、会议室、指令室、作战参谋工作区、通信控制中心和技术控制中心。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遭核攻击后的指挥控制系统



遭核攻击后的指挥控制系统是以C-135飞机为平台的空中指挥控制系统,简称EC-135飞机。目前美国空军共有39架EC-135飞机。美国空军自60年代初开始使用EC-135飞机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飞机主要由得克萨斯州理查森电子空间系统公司进行了多次更新与改进。

遭核攻击后的指挥控制系统是美军全球指挥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地下指挥中心、备用指挥中心和地面通信系统遭到破坏时,该系统可对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机部队和洲际导弹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

几十年来,若干架EC-135飞机为美军控制发射“民兵”与“和平保卫者”核导弹以及向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机部队传送攻击命令提供了常年每天24小时的服务。

代号为“窥镜”的战略空军司令部空中指挥所飞机与东部辅助指挥所一起部署在内布拉斯加州奥夫特空军基地。西部辅助指挥所和1号、2号、3号空中发射控制中心部署在南达科他州埃尔斯沃思空军基地。1号和2号无线电转信站设在印第安那州格里瑟姆空军基地。

有些EC-135飞机具有空中发射控制中心和无线电转信的双重功能,可作为备用的“民兵”核导弹发射平台,或作为战略空军司令部空中指挥所飞机与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之间的转信站。其他的EC-135飞机不具备任何战术功能,只能作为战略指挥所使用。

与E-4B飞机一样,EC-135飞机的通信系统也采取了加强措施,而且也可以利用拖曳式天线在VLF频段内进行通信联络。另外,EC-135飞机上还装有HF和UHF通信系统以及军事卫星通信网络。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受领任务并开始行动系统



受领任务并开始行动系统是以C-130飞机为平台的空中通信飞机,简称EC-130飞机。EC-130飞机主要为国家指挥当局与美军战略潜艇舰队之间提供安全可靠且抗毁力强的通信联络。

EC-130飞机是于1962年由罗克韦尔柯林斯无线电公司开始研制和开发的。到1968年,两个EC-130飞机中队正式交付美军使用,其中一个中队部署在美国大西洋海岸,另一个中队部署在夏威夷。1977年,美军选用了具有先进的抗核爆炸所产生强电磁脉冲干扰机体结构的波音E-6A飞机以更新EC-130飞机。1987年2月,首批15架E-6A飞机正式交付美军使用。

E-6A飞机在续航时间、速度和高度等方面都大大优于EC-130飞机。其航程约为6500英里,是EC-130飞机的2倍。

E-6A和EC-130飞机上都有一个完整的通信中心,可在VLF至SHF整个频率范围内同时进行接收或发射信号,还可在特殊环境中在接收多频率低电平信号的同时发射高功率信号。VLF功率放大器能将信号放大到200KW后再自动调谐耦合到双拖曳式天线系统上去。

机上通信中心中央控制台的4个操作员席可以控制VLF收/发系统、 HF与UHF发射机和接收机、信息处理系统、通信保密设备、内部通信设备和辅助控制与监视设备。信息处理系统可自动进行信息加密、优先等级识别、分类、显示编码格式与报文编辑和存储等。

受领任务并开始行动系统飞机能与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飞机保持通信联络,还能与各种通信卫星联网。

互动百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