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转贴母亲的游记 - 走进埃及

(2010-02-08 09:21:50) 下一个
 2009年岁末我和老伴随旅游团走进了埃及。 



     虽说近十余年也曾到过二十多个国家旅游,但就我偏爱大自然原生态和膜拜各种人文古迹的癖好来讲,这回可算很值得纪念的一次。

     原认为古迹、古迹,不外是零散残貌吧。岂知我们到了现场,马上被惊呆了。人人被震撼、激动、兴奋,两眼放光,大呼小叫地抓着相机拍得手舞足蹈。你怎也想不到如今竟还能亲眼见到5000年前到公元前30年一个王国大跨度的政治、宗教、文字、科技的历史大面积地绵延地呈现在石建筑艺术上的辉煌啊!使人顿觉蒙生了一种朝觐心态。

    大家喜欢把此次“地导”(一位埃及开罗大学毕业又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过一年半)MOTAZ,嬉称:“马大使”。

   埃及是6000多年的古国,到处可见古文化的遗迹,大都是以黄色巨石为特征的。不论到哪里都是巨大的神庙、碑塔。而且都是黄色的,市内建筑也是同一色调,和沙漠混成了一片。

    埃及有100万平方公里(即我国的1/10),但沙漠占去了96%3000多万人居住在狭长尼罗河两岸和它的三角洲。气候十分干燥,每年45月份要遭受沙漠热风暴灾害,最热的地方在阿什旺地区,夏季可达45-50度。  夏季是没人去埃及旅游的。目前是旅游高峰,温度宜人。游人很多。 

    夜航12小时抵达开罗,不顾疲劳直奔金字塔,这是中国特色的多快好省。

 

    走入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早王国时期首都孟菲斯遗存,见证了公元前3100年埃及已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要知道公元前2100年中国的夏朝才誕生,如推到公元前3100年则才处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



    在去孟菲斯路上,见到有埃及早王国时期六阶梯样式的巨石金字塔(陵墓)。尤其公元前2575年修建的第四王朝法老(国王)胡夫的锥形金字塔耗巨石230万块,平均每块巨石有2.5吨,塔高达146米.。它的进口隧道恰对着北极星,子午线又恰从塔中心穿过,由每边230米组成的金字塔底长恰好是地球旋转大轴一半长度的百万分之十。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真不辱其名。面对着这雄伟的庞然造物,谁不惊呼其天文、数学才智的高度发达!当然它旁边还有俩大著名金字塔和不远处的狮身人面像,均被列入同一世界遗产名录。导游说目前埃及尚存70多座金字塔,那里的很多故事也只能被贬派到无以名状的地步啦。


胡夫金字塔。

 
SHINX 你好!你在这里蹲了4600年啦。

    公元前2040—前1991年中王国时期的首都迁至了底比斯(现在的卢克索地区)。底比斯鼎盛长达千余年。站到了卢克索,我恍然明白:新石器时代末期公元前3000年时,中东两河流域巨石建筑艺术蓬勃发展的影响所及,正是成就了古埃及石神庙群、石金字塔群历经数千年至今仍能相当在世的成因。虽经几千年间无情地沙埋、风雨天灾、战乱、基督教破坏,却仍保存了历史的光辉魅力。

 
底比斯古都遗迹入口处。


 
古都庞大建筑群的一角

     卢克索巨石神庙面积60英亩、17部分。称得上世界仅有,也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神殿高23米,相当北京的八、九层楼高。殿内约16行、134根、20米高的整石圆柱,最粗直径达3.6米。远比雅典著名的“神庙中的神庙”帕特农的石柱还多、还粗、庙还高。我站在如此巍峨、磅薄气势的巨石群内,立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微贱。何况当年在宗教和政治的双利剑下,对匍匐着进来的奴隶们该是多麽地可怕和怎样无比地威慑啊。


 
尼罗河豪华游轮顶层。


与我们同团的幸福一对在蜜月中。

    我们从卢克索市沿尼罗河乘豪华游轮而北。偶可下船徒步,多数换乘小艇或帆船或中巴车以及马车,进一步参观底比斯地区的卡尔纳克神庙、哈普苏特女王庙、会哭泣的孟农神像、鳄鱼与鹰神神殿(何德富神殿)、孔翁坡神庙等。这些神庙、神殿各个有高纵20米左右的纵横石壁,并从上到下密密麻麻满用线描凹刻着渔猎农耕、婚介嫁娶、神付王权、战争万象、丧亡后人心要经天平秤验等世俗图画。其细微处还能告诉我们届时埃及早已拥有了划浆与使帆的船、等臂天平、美容铜镜和制作木乃伊技术等等。

    古埃及供奉太阳神阿蒙,故现存神庙都座西朝东。连被波兰考古学家发掘而重修的哈普苏特女王神庙亦不例外。这个重要参观点是篡夺侄子王权、自行加冕为男性法老、史上第一位女王。虽然政绩不少,庙中岩雕还记有她出访红海国家蓬特的画面。但已成埃及新王国时期日渐衰弱的拐点。


 
我们在哈普苏特女王神庙前。

    多所跨入新王国时期的神庙图案中,已从象形文字进化成24个字母;出现了日晷、踏风箱、冶金鼓风装置;参观法国考古学家在深度沙埋中发掘出的鹰神神殿(亦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两座神殿之一),刻出了以王子复仇史实为内容的世界第一个戏剧全本;孔翁坡神庙石墙上清楚地刻有世界上最早以太阳和月亮为规律的日历,和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外科开刀器械。庙台右前方并遗存着一口专测量水文变化的古井。谁敢不承认眼前展现了一个新世界?!原来只是自己孤陋寡闻罢啦。


 
孟农神像。


 
孔翁坡神庙中的世界最早的日历(局部照: 5-8月)。


 
鹰神神殿石壁上雕刻着世界上第一个剧本(王子复仇)。

     豪华游轮把我们北送至阿斯旺市后,你面前既见到造福埃及与苏丹的拦截尼罗河泛滥的阿斯旺水坝和美丽的纳赛尔湖,也感受到脚下淹掉50座神庙的震颤哭声,又有多少珍贵文明遗迹永葬水下,再也不为人所识了。联和国教科文组织1972——1979年筹钱,仅把其中标志上埃及努比亚文明的奥赛罗与普路斯神庙分解成5370块,再一一搬运至菲莱岛上复原重塑。我们能参拜这死而复生已称菲莱的神庙,也算慰藉古人的心灵吧。

 
我们的帆船在尼罗河。

     新王国时期比真人高近十倍的巨石像中,总以拉美西斯二世最多。有站的,有躺的。他攻打努比亚,脚踩努比亚黑人的石雕彼彼再现;他为征夺叙利亚,与赫梯国交战,后于公元前1296(有说公元前1280)年订立了列入世界史上的第一个和约。法国因他首倡国际和约,不仅把卡尔纳克神庙内的拉美西斯二世原巨像移去了卢夫宫,还在石像到达时,专鸣迎宾礼炮致敬。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埃及,成为埃及希腊化时期的开始。以后神庙的岩雕明显地从人形瘦细变成人体丰圆;亚历山大还把自己凿换成法老面目出现在石雕中,以安撫殖民地子民。 在参观中也有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皇帝屋大维攻占埃及后,把埃及作了他30年粮仓的相关遗迹。总之,每位伟大的统治者不成想都被钉死在这演艺历史的浩浩石雕中。


 
为罗马皇帝屋大维放弃再把埃及当作罗马粮仓而修建的庞贝石柱

     埃及游重点之一还有开罗国家博物馆。其馆藏丰富,与露天神庙、金字塔陵墓相辅相成。如考古发掘出的法老石棺、镶嵌珍宝的金面罩、几十位木乃伊真身与其制作时用过的器具实物、历代贵重文献等超过10万余件的文物,只有去参观博物馆才有收获。


 
开罗国家博物馆,馆内严禁拍照

     10日间的走马观花叫人难以忘怀。我老伴特在卢克索神庙的地上捡拾起五、六块有年头的小碎石带回北京。又花1美元加1支能伸缩的圆珠笔,在孟农神像附近,与雕石师付换了四小块他加工遗弃的黄、白带晶点的石块。在我眼中这比买什麽现代商品都更有纪念价值呀。 

    再谈点埃及见闻——:

    埃及人85%信奉穆斯林,15%信奉东正教与基督教。(埃及东正教与俄罗斯东正教不一回事)。保守的穆斯林女子全身黑袍、黑布包头;时尚女穆斯林遮彩袍、彩布包头;信基督教女子从不包头。所以走在街上一眼就可辨明各自身分。

    埃及实行尽量人人就业有饭吃的低工资制。市场平稳,与中国大陆物价持平。现1埃镑兑换人民币1。15元.。本国自足小麦占40%,那60%所需粮食要靠从美国与俄罗斯进口。

埃及法律规定一男可娶四妻。传统上男不可娶外族女;女可嫁给外国男、外族男;社会上普遍重生男,轻生女。

     他们使用三种日历——埃历、回历与公历。埃历是根据当地气候把6月15日——10月15日称为泛滥季,10月15——2月15日为播种季,2月15日——6月15日为收割季。一年三季也。

    城市街道基本没设红绿灯。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也依靠单行线转来转去缕顺交通。大量不设便道的主干线,人车交错行进缓慢。他们自有石油资源,反正不发愁没有便宜的汽油!尼罗河上有300条旅游船,却不发展水上货运。

     城市中心到处有大量在建的未完房屋。一说:埃及对不竣工的工程不收税,所以未完的房屋达到住人条件,就不急收尾;二说:家族长辈盖起楼房底层,大儿子成家后自盖第二层,二儿子、三儿子乃至孙子们谁成家谁再逐层往上接楼层,故永不急装修,永露着房顶框架水泥柱的钢筋指向天空。这真是很独特的一景。

     埃及没有汽车工业,路上的汽车品牌鱼龙混杂,大部分破旧。有时能看到国产奇瑞汽车。当地汽油便宜,油价每升仅相当于人民币1元多。车牌以颜色区分车主身份——白:私家车;红:货运;黑:警察;黄:出租;绿:外事;蓝:军队。车牌号竟然不用世界上常用的阿拉伯数字,而是另一套阿拉伯数字。

    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发明的,由于是由阿拉伯传向世界的,所以才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埃及文字是从右向左书写的,可是遇到数码是要从左向右读啊。




    目前埃及轻工业不发达。市场上很多日用品来自中国。但不管是门卫、保安、司机、小贩、船夫、马夫各色人等,一见中国男女,无不先伸手索要清凉油,或者交换一条小手链给你;我遇见两次小摊主和小贩追着老伴,要求交换他的电子手錶;当我向雕石师付买下碎石的一刻,他发现我包内有圆珠笔,便上赶着拿两块更大的石头来换。并在他确认该笔头会伸缩时,竟向旁边人显派,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陷饼。

低工资制度下,人们钱紧,或以为中国人好搭话吧。我老伴在卡尔纳克神庙门口就碰到一位带枪的现役军人伸手讨要”ONE  DOLLAR”。

街上的小贩举着商品总习惯地喊:”ONE  DOLLAR!”,你别以为真是那麽回事,一碰到商品马上就变成大价钱了。”ONE  DOLLAR”只是招拦顾客的诱饵。好在不管你怎麽砍价儿,埃及老乡会不急不恼好商量,结局愉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异地风情也够我们回味的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