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4)

(2009-10-18 19:03:55) 下一个
话说"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社团)遭遇到自其1980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它下属的“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中文学校”(Atlanta Chinese School)也不免被连累。这个学校虽然是1982年才正式命名的,但它的前身是一个中文班,早于1980年5月31日就成立了。至于“活动中心”社团与中文班到底是谁成就了谁,据中文班的许多“名人”家长后来都活跃在“活动中心”社团里估计,可能是两者差不多是同时的。
 
当时亚特兰大还没有“中国城”。
 
最早来亚特兰大开中餐馆的都是来自韩国的华侨,而且大多祖籍山东。所以这里的韩华势力很大,连“山东同乡会”都是以韩国华侨为主(后来来自大陆山东的人只好组成个“齐鲁协会”,这是后话)。
 
1987年,几位在Emory、 Georgia Tech等大学工作的华裔教授组成的一个名叫“联亚公司” (TPA Ltd.)的投资公司,把在New Peachtree与 Chamblee Dunwoody附近的一块地买下,准备建“中国城”。联亚公司把其中约半英亩的一块地,捐给以台湾移民为主体的“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社团)筹建大楼及学校。这样,“中国城”为华人采购,上课,吃饭,提供了一条龙式的服务。
 
“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大楼由中华工程公司兴建,总工程费$68万美元, 其中$18万为台湾行政院对外工作小组拨付,其余$50万则由当时的台湾”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亚特兰达办事处” 从本地银行贷款,月付本息$5千,偿还期20年半。如无变化,应在2009年2月刚刚付清。贷款由台湾的"侨委”、"外交”、及"教育”三部分摊,产权则属“台湾驻亚特兰大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所有。也就是说,这大楼是用台湾纳税人的钱盖的。
 
“华人活动中心”大楼兴建初期,侨界捐款达$18万美元。后来这些捐款,有部分曾捐助购置中心内部设备,余额则一直由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董事会保存。
 
1988年夏,“中国城” 建成并正式对外营业。同期,中心大楼也完工进行内部装修。当时,整个美东南区还没有“中国城”。十年后(1999年),“中国城”面临破产,并有流产的银行拍卖。最后,新加坡的一家华人投资公司ACT买下“中国城”并管理至今。这是后话。
 
1989年1月28日,中心大楼正式启用。办事处以象征性一美元租与 “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使用,租期为五年,大楼因此冠名 “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同日,亚特兰大中文学校正式迁入活动中心大楼。
 
这就是“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社团与“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大楼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么大的一个利益就这么被“别人”轻而易举地夺去,你说能不窝火吗?!
 

亚特兰大华人活动中心(当年的称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户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hzww的评论:
哈,失去了的才知道是美好的。
phzww 回复 悄悄话 我从亚特兰大搬到芝加哥后一对比真是太怀念亚特兰大了!!呵呵。
户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hzww的评论:
看来你是亚特兰大的熟客。的确这里买中国、台湾、香港、韩国等各地的东西都非常方便。
phzww 回复 悄悄话 怪不得中国城里能买到那么多台湾口味的食物。我喜欢像亚特兰大这样台湾TOWN和CHINATOWN在一起的,对大家很方便,真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