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末大餐,兵坛兄弟搂一搂 : 中国造飞机[图组] ZT

(2009-09-18 11:27:16) 下一个

歼-5:新中国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56年7月19日 试飞员:吴克明

歼-5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767架。1956年10月1日,4架歼-5战斗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周年庆典,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歼-5装备部队后屡建战功,捍卫了祖国的领空,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空军建设。



歼-6:新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胡淡 [/size]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3年9月23日 试飞员:吴克明

歼-6战斗机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1964年进入部队服役,曾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喷气飞机。歼-6生产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曾开创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先河。歼-6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中国航空工业已进入独立自主地制造超音速飞机的新阶段。



强-5:新中国第一种喷气式对地攻击机
总设计师:陆孝彭
研制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5年6月4日 试飞员:拓凤鸣

强-5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第一代轻型超音速攻击机,它至今仍是唯一由第三世界国家研发成功的喷气式攻击机。该机型最初服役时曾是国内同时期战机中与世界水平最为接近的一款。


歼-7:新中国制造的2倍音速的第二代战斗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设计所、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6年1月17日 试飞员:葛文墉

歼-7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控制空权,并具有一定对地攻击能力。除装备中国空军外,歼-7战斗机还大批出口到国外,出口数量在各机型中名列前茅。歼-7作为中国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机,对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歼-8:新中国独立改进设计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黄志千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研究所 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9年7月5日 试飞员:尹玉焕

歼-8是在歼-7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该机的设计定型是中国航空工业更新部队作战飞机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歼-8II:新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第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顾诵芬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研究所、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84年6月12日 试飞员:曲学仁
歼-8II战斗机是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种高空高速先进战斗机。1989年歼-8Ⅱ型战斗机在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引起轰动,它宽大的三角机翼、颀长的机身给人以特有的美感,被誉为"空中美男子"。


"飞豹":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战斗轰炸机 [/size]
总设计师:陈一坚 [/size]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时间:1988年12月14日 试飞员:黄炳新
"飞豹"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发的超音速全天候战斗轰炸机,也是我国目前航程最远、作战半径最大的国产战机,可实施对地、对海目标远程精确攻击和空中格斗。改进型实现了无纸设计与制造。2000年1月20日,"飞豹"战斗轰炸机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7年首次远赴俄罗斯参加了中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事演习,并得到外军同行的肯定。



歼-10:新中国第一种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战斗机
总设计师:宋文骢
研制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首飞时间:1998年3月23日 试飞员:雷强
歼-10 是我国第一种自主设计、批量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机动性能,作战半径大,起降距离短,攻击能力强,综合作战效能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的先进水平。歼-10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研制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枭龙"FC-1:新中国第一种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一代轻型战斗机
总设计师:杨伟
研制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size]
首飞时间:2003年8月25日 试飞员:雷强
"枭龙"战斗机是新一代轻型战斗机,具有突出的机动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以及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枭龙"战机的研制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得军工高技术出口成为我国外贸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歼-11B:中国研发、制造的第一款重型战斗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设计所、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2003年 试飞员:
歼 -11B战机是在歼-11基础上,重新研发的国产重型战斗机,除气动外形基本保留了原苏-27的形式外,沈飞进行了全面性的改动,“其改动量之大无异于重新硏制”,而且前后只用了7年时间。该机采用了黑色国产PD雷达,可在机腹挂架串列挂载两枚PL-12中距弹,同时增加了翼尖挂架。由于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歼11B重量大幅减少七百多公斤,并为舰载型的发展腾出了寳贵的重量;加上推力比俄版更大的太行发动机,空战性能比本已十分出色的SU-27更上一层楼,机体寿命比后者多一万小时即超过三十年的惊人地步。此外机载设备包括环境控制系统、全权限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火控系统、玻璃化座舱、碳碳刹车系统等全是自行硏制最先进设备,比SU-27领先约二十年。



轰-6: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
总设计师:孙志端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61年11月之前)、西安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59年9月27日 试飞员:李源一机组
轰-6是在图-16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的高亚声速中程战略轰炸机。该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大、中型飞机的研制生产能力。 1965年,改装的轰-6核试验运载机首次空投原子弹试爆成功,炸心偏差仅有40米,震惊世界;1967年,该机首次空投氢弹试验成功。1969年,该机投入批量生产,成为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具有威慑力的武器装备



轰-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战术轰炸机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6年9月25日
轰-5是在前苏联伊尔-28轻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的亚音速轻型战术轰炸机,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1967年4月,该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开始装备空军部队。轰-5的众多改进型号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担负了重要角色。



运-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运输机
研制单位: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厂(1970年前)、石家庄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57年12月10日;试飞员:陈达礼
运-5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运输机。1970年,运-5飞机转到石家庄红星机械厂(现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运-5系列飞机是一种活塞式单发双翼轻型多用途运输机,适于运输、空投、伞降、救护、农业、护林、航测、磁探等多种作业。



运-7: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种中短程支线客机、中国民航使用的第一种国产飞机
总设计师:龚国政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70年12月25日;试飞员:李本顺机组
运-7有客运和货运两种类型,其客运型是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种50座级中短程支线客机。运-7可改装成救护、领航教练和侦察等专用机型。1986年4月29日,运-7飞机载客完成了合肥到上海航线的飞行,结束了中国民航客运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



运-8: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代中型/中程运输机
总设计师:马凤山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厂(1975年前)、陕西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74年12月25日;试飞员:李精锐机组
运-8是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最大的飞机,主要用于装备部队,也有一定数量的飞机进入民用市场和国际市场。该机具有空投、空降、空运、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功能,一次可装载货物20吨,可同时装载两辆解放牌卡车,可运载直升机。



运-10: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大型喷气客机
总设计师:马凤山
研制单位:上海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80年9月26日;试飞员:王金大机组
运-10属于100-200座级的客机,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也是至今唯一一种大型喷气式客机,对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运-10的研发成功,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运12:新中国第一种取得通往世界市场"绿卡"的飞机
总设计师:熊文杰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82年7月14日
运-12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取得国际权威适航机构颁发型号合格证的民用飞机,对中国飞机走向世界飞机市场、提升我国飞机的制造和管理水平具有开拓性意义。1986年,运-12飞机开始外销,开创了我国民机出口的先例。该机可用于运输、跳伞、海上巡逻和农业飞行。



"新舟"60:新中国第一个民用客机世界品牌
总设计师:吕海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2000年2月25日;试飞员:邓友明机组
"新舟"60是我国目前已在航线上运营的性能最好的涡桨支线客机,该机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维护性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飞机的水平。截止2009年8月,新舟60飞机已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160余架,已经交付津巴布韦、刚果(布)、赞比亚、老挝、印尼、玻利维亚等国,呈现出了飞机批量出口和多国安全运营的良好局面。



ARJ21:新中国第一种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飞机
总设计师:吴光辉
首飞成功时间:2008年11月28日;试飞员:赵鹏机组
ARJ21飞机属于70-90座级的中短程支线客机,是我国首次按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部和美国联邦航空条例 (FAR)25部全新设计的支线客机,并且采用全新的、国际惯用的主供应商-供应商管理模式。ARJ21飞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目前,ARJ21的海内外订单总量为208架,首批ARJ21飞机将于2010年交付用户。



直-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直升机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58年12月16日;试飞员:钱广有、程绍英
直-5是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第一种直升机,用途广泛,可用于空降、运输、救援、睡眠救生、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和边境巡逻等。直-5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掌握直升机制造技术。




直-8:新中国研制的亚洲最大吨位直升机
总设计师:徐朝梁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85年12月11日;试飞员:霍效才
直-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13吨级军民通用大型多用途直升机,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大吨位的直升机,主要用于海上运输、救生、巡航等方面。作为国产运载能力最强的直升机,直-8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9: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中型多用途直升机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82年2月6日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主要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通讯等。1997年,12架直-9随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直-9还多次参加极地科学考察,并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11:新中国研制的第一种轻型直升机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94年12月22日
直-11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的直升机机种。该机广泛用于教练、侦察、通信、指挥、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科学考察等军事或民用领域




EC120:新中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共同研制的先进轻型直升机
合作成员:法国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95年6月
EC120是多国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研制的轻型直升机,迄今已取得美国、法国等35个国家颁发的适航证,并荣获《国际飞行》杂志宇航工业奖。该机可广泛用于治安巡逻、载客和公务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医疗运输和训练。2004年,EC120在中国开辟总装生产线,在中国生产的 EC120直升机改名为HC120直升机。




直-15:中欧对等合作研制的先进中型通用直升机
合作成员: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
直-15直升机是中法双方第一次按照CS29/CCAR-29部适航条例要求平股对等合作研制一款中型通用直升机,座舱空间满足可载14~16名乘客的需要,主要用于近海油气田作业、大范围搜索救援、旅客运输、医疗救护、VIP运输、公共服务等商业用途。预计2009年底可以实现首架原型机首飞。


水轰-5:新中国第一种大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
总设计师:王洪章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首飞时间:1976年4月3日 试飞员:黄星辉机组
水轰-5是我国的第一种大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具有超低空、大航程、全天候、大载弹量短距起降和抗波浪性好等特性,主要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



轰油-6加油机:新中国研制的第一代空中加油机
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在轰-6轰炸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我国第一代空中加油机。1991年12月23日,该机首次空中加油成功。轰油-6在翼下加装了两个软式加油吊舱,能为歼-8IID、歼-10等空中加油型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空警一号"预警机:新中国研制的第一种预警机
总设计师:周光耀
首飞时间:1971年6月10日
"空警一号"是我国在图-4远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研制成功后,并没有进入空军服役,但却意味着空军战略思想和观念的新生。"空警一号"是中国防空史上,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运-8“盘子”预警机
总设计师: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公司、陕飞飞机设计研究院
首飞成功时间:2006年;试飞员:



运-8AEW预警机
总设计师: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公司、陕飞飞机设计研究院
首飞成功时间:1998年;试飞员:
1996 年8月,中国从英国雷卡电子公司采购了8部"空中霸王"机载雷达(该雷达为雷卡电子公司水面搜索雷达的一种改进型号),其协议总价值为6600万美元。尺寸较小的"空中霸王"机载雷达可以安装在运-8军用运输机(苏联生产的安-12军用运输机)上。从外形上看,在运-8军用运输机基础上研制的预警机的机头,很像英国空军的"猎迷-AEW"的机头。中国将该机命名为运-8J或运-8AEW。从1998年试飞的结果证明,中国军队运-8AEW空中预警指挥机完全可以协助水面舰艇编队对敌水面目标实施攻击,并为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此外,运-8AEW可以通过哈尔滨直升机制造厂生产的直-9空中中继直升机,向中国海军956现代级驱逐舰"白蛉"反舰导弹传递敌目标坐标情报信息。运-8AEW空中预警指挥机可以对台湾海峡空中和海面实施侦察和监视。



运八“平衡木”KJ200预警机
总设计师: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公司、陕飞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首飞成功时间:2005年;试飞员:
] 预警机以运8最新改型为载机平台,机身顶部安装1具约为机身1/3长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阵预警雷达。为配合预警机的需要,新运8改型采取了换装发动机、机翼改整体油箱、新型环控系统、新型液压系统等改进措施。新改型被称为“运8飞机改进改型史上改动量最大、难度最大的一项研制任务”。但是新改型并没有大幅改动运8的主要结构,与原来的运8还是基本一致。



国产大预[空警2000]预警机
[COLOR=#000000]总设计师:
研制单位:中国一航陕西飞机公
首飞成功时间:2005年;试飞员:
[url=/view /61891.htm]/view/61891.htm[/url]中国自行研制并正式列装中国空军的大型空中早期预警控制平台,搭载远程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采用伊尔76大型运输机作为载机,机上乘员10-15人。空警-2000预警机可在5000~10000米的高空飞行,可同时追踪400公里以内的60~100个目标。
该机在2002年开始设计,2003年10月便完成了安装工作,随后进入陕西阎良试飞院开始试飞。2005年4架空警-2000全部到位,并完成试飞。2006年一月,KJ2000部队正式进驻无锡硕放基地。



NT=仿宋_GB2312]初教-5[/FONT]
图片初教-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飞机
研制单位: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54年7月3日;试飞员:段祥禄、刁家平
初教-5的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阶段跨入制造阶段。1954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初教-5的试制成功签署嘉勉信,称赞"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歼教-1: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飞机
总设计师:徐舜寿 [/COLOR]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58年7月26日;试飞员:于振武
歼教-1是为了满足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而设计、制造的,该机从图纸发完到首飞上天不超过100天,在新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飞机。



初教-6: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螺旋桨教练机
总设计师:高镇宁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设计所、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58年8月27日;试飞员:吕繁茂、何银喜
初教-6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系列飞机安全可靠,不仅为中国民航和空军培养了上万名飞行员,还援助出口一些国家,如阿尔巴尼亚、孟加拉、柬埔寨、朝鲜、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



歼教-5: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
总设计师:屠基达
研制单位:成都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66年5月8日;试飞员:程荣生
歼教-5主要用于装备空军、海军,可实现全天候盲视着陆,能够胜任与歼-5相近的战斗任务,曾经作为我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


歼教-6: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教练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70年11月6日
歼教-6主要用于培训歼-6的飞行员,也可以用来培训其它超音速飞机飞行员,或执行其它双座飞行任务。歼教-6的研制成功,标志我国的歼击教练机进入了超音速的阶段。



歼教-7: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双座超音速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于希明
研制单位: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1985年7月5日 ;试飞员:严秀福
歼教-7主要用于歼-7、歼-8飞机的配套训练,同时兼有一定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参加过英国范堡罗航展和法国巴黎航展。


K8:新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
合作成员: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巴基斯坦
首飞成功时间:1990年11月21日
首批出口时间:1994年9月21日
K8教练机主要用于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兼有近距攻击能力。1992年以来,K8多次参加新加坡亚洲航展飞行表演,还先后到缅甸、孟加拉、泰国等国家飞行表演,引起了世界航空界的关注。



"山鹰":我国新一代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孙惠中
研制单位: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2003年12月13日;试飞员:钱兆权、马信新
"山鹰"飞机可以满足我国空军接续第三代战斗机的训练要求,同时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该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级教练机研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L-15"猎鹰":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张弘
研制单位: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2006年3月13日;试飞员:张景亭、杨耀
"猎鹰"飞机集成有许多当代最尖端的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流。该机能完全模拟三代战斗机的飞行性能,是中国教练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练机研制的跨越式发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