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可怜”看看中英(美)文化(人)的差别

(2009-06-26 09:53:11) 下一个



从“可怜”看看中英(美)文化(人)的差别

Michael Jackson死了。有的中国人以为他可怜。

人各有志,应该说Michael Jackson还是基本上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的。不错,有不少人评判他甚至恨他。其实这正说明了他的价值的实现,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利益冲突和立场对立的地方,所以一个什么人都喜欢的人是不可能实现任何价值的。

中国的文化里的“可怜”概念和中国人说“可怜”的时候(虽然永远不能说绝对却可以说)总是善意的也大概总是被理解为善意的。

但是,英文里就几乎可以认为没有中文里的这个“可怜”概念。英文里接近“可怜”概念的有:pity, pitiful, poor, meagre, pathetic,这里面恐怕只有当女长辈说“you poor thing!”的时候是被当善意理解的。

这也许跟中国文化比较不太鄙视弱者或者叫同情弱者有关系吧。比如说脱亚入欧的日本入侵中国的有日军拼刺刀退子弹的事情,很多中国人就理解成那是武士道的尊严,可是日军在武器方面的优势是不会放弃的和屠杀手五寸铁的老百姓也是用武器而不是用空手道人们就选择视而不见了。侵略者,不管是殖民主义为了自由贸易还是民主还是基督教传教还是大东亚共荣圈还是反恐都是在武器比对手强很多倍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你对你的对手所处的弱势有任何同情心或者是认为他们“可怜”的话,你就完成不好你的任务啦。但是呢,你如果认为你的对手pitiful或pathetic那你在抠动扳机或按下电钮的时候就问题不大辽。

这也就是中国人需要学习的,中国人不仅需要学习“落后就要挨打”(虽然其实是落后就要挨杀)还应该学习“先进就要杀落后”。如果先进不就要打(杀)落后的话,那“落后就要挨打(杀)”不就错了嘛。所以,学习“落后就要挨打(杀)”是不够的和不完全的,还必须学习“先进就要打(杀)落后”。

所以,咱以为别说Michael Jackson一点儿都根本谈不上可怜啦,即便他确实是可怜也轮不到咱可怜他。咱就更不会认为他pitiful或pathetic了。

说起pitiful或pathetic,倒让咱想起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说的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结论。由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很多很多,这句话里只说了“仁者”和“智者”两个角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各取所需”,比如说有人以为《红楼梦》是本“淫书”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叫“淫者见淫”。当然啦,《红楼梦》里毕竟还是有一些有关性的描写。所以嘛,这些“淫者”虽然是“意淫者”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角度和根据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最后一层意思就是说那些完全凭空的没有任何角度和根据滴臆想了,当然他们臆想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pitiful或pathetic的需要。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