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 四通故事(28)第一夜 - 博客 | 文学城
个人资料
万家述评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四通故事(28)第一夜

(2009-05-08 10:18:54) 下一个


第五章 暂别四通
————————————————————————————————————————

四通故事(28)第一夜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第一次,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尽管下面是波涛汹涌,但机舱里一片宁静。我的心,却静不下来。虽说是受人之托、虽说是为人搭台、虽说是客串,但无论做什么,我都是百分之百的投入。这六个月的奔波,把心跑野了,现在要回归平静的书斋,这心,还收得回来吗?好像有点难。

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的航行,一直在浮想联翩。机长的广播,才把我拉回到现实时空。快着陆了,空姐在分发要填写的入境表格。记得其中有一项,要回答“你是否参加过共产党、纳粹或其它恐怖组织?”我们事先得到训令,一律回答“NO”。当时心想:“美国人真有意思,居然把我们的伟光正和那些组织相提并论。”过了许多年,才明白,美国人有他的道理。起码有一个地方,他们是共同的:对人的生命的漠视。恐怖组织可以把一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颗炸弹;纳粹则把一部分他们认为属于劣等的生命送进煤气室;GCD 则认为“在需要牺牲的时候,就要敢于牺牲”,把所有的生命,都当作齿轮和螺丝钉。

我要去的那个Gainesville,是个很偏远的大学城。去那里,中间要停三站: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在旧金山机场办理了入关和转乘手续,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去纽约的航班。落地窗外是一个小院,绿树、草地、喷泉,这是我脑海中留下的对美国的第一印象。两股喷泉,一高一低,水柱又粗又壮,突突的,仿佛无尽无休地在诉说着什么。说什么呢?既没有热情,也不是冷漠。也许,它不过是在那里自言自语罢了。

转机到达纽约JFK 机场,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到机场来接机的,除了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人,还有两位未曾谋面的朋友,一位老王,一位小王。老王是王传智,蒋敏美的老实丈夫;小王是王平,王安时的聪明女儿。老王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小王在纽泽西的史蒂文斯学院念书。

同机到达的还有其他的中国学生,我们一起搭乘总领馆的面包车进城。在国内见惯了轻薄的日本车,美国车的厚重结实也让人印象深刻。总领馆在曼哈顿42 街和十二大道的街角,原来是一家旅馆,我将要在那里留宿两个晚上。

车窗外突然一片璀璨,我们进曼哈顿了。这时候差不多已近午夜,42 街还是灯红酒绿。九月纽约的深夜,已经相当有寒意。目击到的窗外的景象,让我惊呆了:满街是从事特殊行业的粉领工作者,浓妆艳抹,只穿着比基尼,一边在寒风里簌簌发抖,一边仍不忘搔首弄姿。腐败的美帝国主义,这回可是铁证如山了。

红色中国的总领馆,坐落在红灯区,哈哈,有意思,红到一块儿去了。

朱利安尼的铁腕扫黄,是许多年后的事了。那时候我再去纽约,42 街变得和其它街道一样普通、乏味。我东张西望,想发现一星半点当年的香艳,却一无所获。不由得感到一些惆怅,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现在,只能从百老汇的音乐剧“42街”里,重温当年这条街的辉煌。

不过,也有网友告诉我,不必惆怅,香艳文化也是西学东渐,现在大江南北,早已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了。

进了总领馆的铁门,首先是要缴费。住一个晚上,要缴十五美元,这在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考虑到我们公费生一个月只有300 美元,这样的地方,不吃不喝,只能住20 个晚上。据说这是总领馆的创收项目。一位对美国情况显然比我熟悉的同学在低声抱怨:“他们这是非法经营!”抱怨没有用,进了这道铁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地。在这里,GCD 说了算。

领馆的一位领导(教育参赞?),给我们简单地训了话,宣布了外事纪律和注意事项,如不能单独外出之类。有一条告诫让我刻骨铭心:要准备一些零钱,最好是一张20 美元,放在你的上衣胸前的口袋。如果遇到抢劫,千万不要反抗,举起你的双手,示意对方你放钱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取钱。切记不要自己伸手,以免对方误会你是在掏武器,因此遭到不必要的攻击。这条训示后来还真派上了用场,看来这是在纽约人生活的必备常识。

一位网友还告诉我一个真实的笑话。后来有一个省代表团来美国访问,首站纽约也是住总领馆,经历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外事教育时增加了一项新内容:在外出时见到外国人,千万不要随便说“Yes”。之前曾有一位副省长带团考察,闲来漫步42 街,也算是考察纽约市容。翻译和随员走在前面,总领馆近在眼前,副省长大人在后面不慌不忙迈着方步东张西望,不时有外国人友好地和他打招呼,老先生很是高兴。其间有两个黑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叽里咕噜讲了一大堆。副省长大人为表示上国礼仪之邦的友好,连声说“Yes!Yes!”结果被前呼后拥地送进了房间,直到姑娘上来扒他的衣服方知不妙!可怜老革命使尽浑身解数无法脱身,幸亏身上还有一张总领馆的联络名片,最后靠组织出面才算把人领了出来。后来如何处理不得而知,只是此后的外事教育多了这样的再三交代。

横跨太平洋、横跨美洲大陆,一连两个横跨,我已经是精疲力竭。回到房间就寝,已经是下半夜。两个人一个房间。昏暗的灯光下,原来浅色的地毯已经变成深棕色,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怪味,熏得我久久不能入睡。

在美利坚的第一个夜晚,睡得,不踏实。


百老汇音乐剧《42街》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angya 回复 悄悄话 痴情等待下一篇的理由:

爱书的人总是有翻了多遍,却不舍扔掉的书。留存总有理由。看了《四通故事》,总等着下一篇,理由有这些:
1)从事情发展轨迹, 跟随万先生回顾其早年旧事,平常中见不平常。新鲜风格,独成一体,深入读到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
2)其书的精品有缘于文字的精炼。区区几百字将人物和事件都能容简要及优雅表现出来,那就是上上品,极为难得。
3)这NON-FICTION和小说不一样,小说是所有情节加工过后来赚读者的情和泪。阳光明媚可变成阴云密布。丑陋和美丽,善良与恶毒,幸福还是痛苦,都可解构,是有意为之?这里的故事还是体现真实,是现实的情与物表达真实的社会和人性。
4)如同亲情叙事般格调的背后藏有温暖,看到这一代早期弄潮儿的经历,折射出这多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已经寄出预定函,不想错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