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最近在中国热卖的一本书-中国不高兴〗
(2009-03-31 11:39:33)
下一个
《中国不高兴》作者群:中国要理直气壮当强国
●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32岁的北京白领廖雯周末与朋友聚会时,无意中看到本月刚出版的新书《中国不高兴》,第一次接触让她颇为吃惊:“现在还有人出这样的书?”
让廖雯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宣称“不高兴”的作者说,中国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面临彻底摊牌的局面,中国国力跃进使西方对华的遏制日益明显,因此中国需要与西方“有条件的决裂”。至于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也是西方“粉碎中国工业化成果”,操控中国的工具。
不过,支持《中国不高兴》的读者也不乏其人。尽管没有统计数字说明,在中国成年知识群体中与廖雯感受相近的占多大比例,该书的支持者又有多少,但有一个事实是:高调表态“不高兴”的书在国内市场上来势汹汹,一问世即成为媒体热议话题。
《中国不高兴》第一次印刷就10万册,据作者之一宋强对本报说,销售情况不错,刚上了沈阳新华书店销售总榜第二名。
它在售卖左派书籍的大本营里尤其受落。北京“乌有之乡”书店店员对本报记者说:“卖得很快。”
由互联网与传媒时代中的网络弄潮儿、知名电视评论员、自由撰稿人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宋强以及刘仰合写的《中国不高兴》,副题是“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
作者们在接受其他媒体访问时,该书是根据即兴谈话记录成文,修改后所做,目的是“刺激、鞭笞、唤醒”当代中国知识分子。
这部文集内容,分三部分:“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中国的主张”,“放下小菩萨,塑伟大之目标”。书名到基调延续12年前曾引起轰动的《中国可以说不》,因此被形容为《中国可以说不》的续篇。
将《可以说不》与《不高兴》衔接起来,有一条轨迹清晰可见:12年前的中国人抱怨国家丧失自我,沦为美国文化的橱窗;而今天的作者提出中国要在世界上“持剑行商”,公开占有与自己块头相称的地位与利益。
宋强是唯一同时参加过《可以说不》与《不高兴》的作者。他将新书的立场总结为:中国民族精神与战略目标都要更大更强更高远,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
他说:“国内有些人认为西方觉得我们的意识形态不一样,我们的国家太大了,要崛起就不能让西方人知道,不能去刺激西方人,不然就坐实了中国威胁论,这个逻辑非常可笑。”
“中国这个国家之大,国力之大,你是没有办法掩饰国家的抱负。我们不可能做一个中等的国家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台湾前总统)李登辉说的,分成七个国家,那全世界都对我们放心了。要嘛我们就必须做最好的。”
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受关注
《中国不高兴》面世于中国刚度过西方争议不断的奥运年不久后。至今中西之间围绕西藏问题的争端犹未解,中国又被卷入发源于西方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还被要求“负责任”、“救”世界经济。
进入2009年,在金融危机与国际权力格局转变的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益发微妙,一方面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的中美“同舟共济”论,另一方面中国由上至下都在担忧或批评美国输出有毒金融产品危害世界,美国救市计划威胁中国利益。今年3月8日,美国军舰与中国船只在南海对峙,构成经济矛盾以外的军事摩擦。
随着金融危机深化,中国民众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满有上升之虞,社会上的民族主义思潮,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决策构成压力。
上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被禁,商务部提出的理由是“反垄断”,但有舆论认为,可口可乐是败在中国民族主义之下。
这部“不高兴”的书以及新一股针对西方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经济体,成功举办了奥运,完成了第一次太空漫步,不过这群作者认为中国不高兴,本书列罗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受的委屈。
《时代》说,民族主义在中国是强大的力量,可以团结国家,但如果情绪的爆发得不到控制,可能会推动北京采取好战的、孤立主义的路线。
宋强受访时否认极端民族主义是他的选项,他肯定中国青年去年抵制法国家乐福的“行动政治”,但他同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那种以中国革命影响世界的豪言壮语已不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中国社会将产生更多不同声音,然而偏执思想统领社会的现象恐怕也不易出现。这正好又反映在网民对《中国不高兴》的评论里。网民对该书反应分化,肯定者盛赞它“敢为今世开太平”;而小资汇集的豆瓣网则讥讽为“左残作品”,“横看成囧侧成雷”。
另一方面,民族主义论述与商业牟利因素的结合,则可能是新时代的特点。在被要求评论本书时,一个社科院学者反问本报:“这种书还值得看?不就是那些书商炒作来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