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新复兴——义峻的原创文学

写出最好的作品,表达最动人的口才,弥合文化鸿沟,用激情给世界增色,让创意和想象力环绕宇宙,抵达心灵最深处,为人类未来打开天窗!
正文

“外焦里嫩”的奥巴马

(2009-03-24 06:27:16) 下一个
文/义峻(yijunmn@hotmail.com)
                      
                                                                                 奥巴马竞选期间的“滔滔不绝”给美国民众以至世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给美国人的信心之源,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背后的“撰稿团队”。如今,上任的“蜜月期”已经过了,美国民众渐渐发现,这位打着“变革”旗号的黑人总统除了验证了林肯的伟大与成功之外,他自我内在的领导力——要带领美国走出“内经济,外战争”的泥潭,却仍旧是步履蹒跚,效果不显。真正巨大的“变革”似乎成了昨日口号的回音。  
                                                                                                        在美国的竞选文化下,你的形象足够好,你的口才和“忽悠”能力足够强,你的钱包足够鼓,你把对手抹的足够无能,你的胜选就是顺理成章,因为民众必然要“二选一”。关键是大多数人其实根本搞不懂那些繁杂的政策,也没那份心思,竞选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设计,但是近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多数的选民仍然无法透析其中的深刻复杂性,他们只是“本能的”靠肤浅甚至是感性的判断投票。所以你可以为奥巴马的高票当选激情满怀,但是现实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丝毫不会因为奥巴马的“君临天下”而烟消云散。                              
                                                                            奥巴马一路走来,以贴近林肯来增加光环。这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和背后的团队以此作为形象设计——把奥巴马打造成“困境中的美国的救世主”或者“林肯第二”,来心理暗示美国民众,给他们自信和激情——但是我们实在既不能说他谦虚,因为从他那一番番夸夸其谈的演说中,可见他是多么的志得意满,甚至是有些狂傲;我们更不能说他伟大——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是不会靠伟大的林肯来“狐假虎威”的。这就是他稚嫩的所在,由此也导致了他的一系列新政并没有产生“和演讲一样坚定而强烈的效应”。                               
                                                                           他上任首要解决的难题是“经济危机”,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导致美国实力“长期而实质性的衰落”。不过现在的关键是,奥巴马和他背后的幕僚,党内精英,和内阁团队,是否清楚地看到了这场经济危机的“内涵与外延”,是否可以上升到思想与道德,甚至是信仰与价值的至高层面去深刻的认知与把握,这对美国今后的走向是十分重要的。欧洲的精英骨子里瞧不起美国人的“没文化,缺乏思想”,这是不无道理的,一个巨大的“欲望的美国”确实是美国文化的深刻反映。所以今日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实表示出“美国的思想匮乏,已经病了”,而病因之一恐怕就是“纵欲的高消耗社会”。
                                                                                                          而即便是在解决经济危机的实质操作层面上,奥巴马不时表现出“花拳绣腿的巧嘴媳妇”,难当家的局面。美国人近来已经表现出“听够了”的心态,甚至有美国人把奥巴马和查韦斯的“振臂高呼,鼓舞士气”来相提并论了。无论是冻结高官的年薪,还是对大公司的高管下手,这看似“头疼医头”的措施要么是招来反弹而沦空,要么如同最近AIG的高管花红事件更是让许多民众及至党内人士怨气大增,奥巴马只好迅速的“亡羊补牢”。更让人捏一把汗的是他的巨额财政预算赤字,这好像一艘美元打造的“诺亚方舟”,但不知道最终是否可以渡过劫波,抑或是“泥菩萨过江”。          
                                                                                                相信美国民众和奥巴马一样的清楚,整顿和复苏经济不会是一时之功,也难以立竿见影,这是长期的挑战,但也是机会——困境逼人生变。不过,美国的任何改变,第一要义无非是追求自身的强大,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和霸权,而不是真正建立新的全球价值观,对全球化的弱国与弱者真正有益。美国似乎向来缺乏设身处地的为别人和世界着想的爱心与思想力,他的一切战略都是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私欲和全球野心,当然还有意识形态上的“上帝赋予的追求自由民主公平的全球使命”。其实,对世界人民而言——大家何尝不期望美国真正的改变——变成一个真正负责的上佳领导者,真正成为“上帝的天使”,这才是世界之幸。但这显然不是奥巴马带领的美国,他们寻求的依然是自身的强大和作为世界的麻烦制造者。                                    
                                                                      在这样的局面下,当奥巴马竞选时营造的“救世主效应”消退之后,美国人必须清醒理性的面对现实:一个有些残酷而焦心的困局——问题重重的美国如何解开镣铐,持续的强盛,飞向新的美国梦,引领世界风骚。这必将是长期而艰巨的挑战,决不是几场演说可以轻易说得通的。而奥巴马那双“外焦里嫩”的翅膀,能不能带领美国人民飞向高远而美好的未来——面对国内深重的经济危机,并且已经蔓延到了全世界,还有美国的霸权思维会不会有本质的改变,世界是否依然会延续各种忧郁与不公。对此,我们耳边仍然萦绕着奥巴马在竞选胜利时,信誓旦旦说的一句:“是的,我们可以!”——但这不禁令人生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