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网友论述美军战略运输四大特点

(2009-03-19 08:52:38) 下一个

网友论述美军战略运输四大特点
2009年03月   来源:新华博客

军事运输是指军队运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人员和物资,是部队机动的重要手段和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对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军事强国的美国,高度认识到军事运输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下大力气进行军事物流系统建设,以确保美军平时和战时的行动。纵观美军军事运输,有如下特点:

    一,完善的组织机构建设

    在美军机动保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运输联合司令部,其任务是把部队和军用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遥远的战区。运输联合司令部负责计划、组织和领导人员和物资的空中、海上和地面的运输,以确保美军平时和战时的行动。具体承担以下任务:拟制有关运输工具制造及其有效使用问题的构想;训练预备队;进行科研与实验工作以确定部队兵力的编成和所需运输工具的数量;在运输方面组织同地方的协调行动;策划运输行动。

    运输联合司令部下辖各军种的军事运输司令部,即空军军事空运司令部、陆军部队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和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美空军军事空运司令部司令任运输联合司令部总司令。运输联合司令部所属的空中、海上和地面各部队的司令部控制其现有兵力兵器,负责人员补充,人员训练,武器装备,向私人公司购买(租赁)运输工具。

    (1)空军军事空运司令部

    军事空运司令部的职责是在战役展开和战争实施过程中空投部队和军用物资。其编制为:2个航空队(第15航空队和第21航空队),约5.3万名军人和1.1万名文职人员。部署在美国西海岸的第15航空队(基地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特拉维斯)可确保把兵力空运到太平洋、中美和南美地域;第21航空队(基地设在新泽西州麦圭尔)的任务是把部队和物资空运到欧洲、美洲、近东和中东。

    美国防部要求军事空运司令部完成如下任务:负责把部队和战术航空兵空运到世界任何地区;确保对其他兵种航空兵飞机的空中加油;负责平时和战时后送伤病员;实施特种作战(破坏活动、反游击战、心理战等);负责武装力量的气象报告和空军的空中照相等。

    (2)陆军部队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

    陆军部队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负责组织和实施兵力的地面运输,以保障美军平时和战时在本上和海外战区的需要。该司令部将发挥以下职能:协调国防部收货人(发货人)和商务运输公司之间的行动;在美国本上或海外,确保部队和货物向港口有序转运;监督国防部包租的地面运输工具在本上的调动情况;使用和维修国防部租用的火车;组织使用国防部临时接管的铁路和公路。

    陆军部队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包括1个司令部、2个地区司令部、1个首长交通顾问部和5个独立处(总监处,交通特别助理处,法律处,预备处,加拿大军队联络处)。

    (3)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

    军事海运司令部是美海军跨舰队的司令部。该司令部在全球范围内活动,并指挥为满足各军种需要而进行的远洋和近海运输。其组织结构是按地区编组的,编有:司令部(设在华盛顿)、地区司令部、处、支队、分队和地区代表处。司令部编制约为9000人,其中大部分为文职人员,军人基本上是辅助勤务和特种勤务部门的军官。

    军事海运司令部承担下列任务:拟制运输兵力使用计划;在受威胁时和战时把部队和物资运输到海外战区;完成和平时期的海上运输计划;补充人员;管理司令部下属的海军辅助船只并实施保障。

    二,强大的军事运输能力

    美军运输联合司令部拥有强大的军事运输能力,总人数(含其所属预备队的部/分队以及预备役部队)为11.5万人,其主要运输工具包括:飞机600余架、船只250艘、军用铁路车皮和专用站台3000个(以上数据截至1996年)。

    其中:军事空运司令部是美军战略战术空运的主力。截至2000财年,美军战区间空运力量包括战略运输机254架(C-5运输机104架、C-141运输机104架、C-17运输机46架),C-130战术运输机388架,KC-10加油机54架。此外,军事空运司令部还下辖美空军后备队运输航空兵相应兵种的部(分)队和民航后备队的飞机。

    该司令部在战时一旦为了战略运输而实施全部动员,可动用近700架重型运输机,其人员和物资总运输能力超过每昼夜6700万吨公里。据计算,这些运输工具能够在30天内把以下数量的物资运输到任何一个前沿地域:欧洲25万余吨,远东122万吨,近东约18万吨。此外,为了向战区和美国本上实施战术空运,可使用空军的约200架战术运输机和空军后备队的250架战术运输机。

    陆军部队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使用美陆军的转运基地和美海军各基地及港口的装卸终点站。武器装备和货物的接收在西欧各港口、冲绳岛、巴拿马和亚速尔群岛实施。本土的地面运输用汽车和火车实施,此外还可以使用内河和近海交通线。如果发生危机,则计划通过压缩民用交通运输规模,吸收闲置运输工具来加快兵力运输的速度。为实施本土运输和安顿首批进库的军用物资,该司令部拥有一定数量的火车车皮和专用站台(专门用于装卸重型装备)以及大量的汽车。

    美军事专家认为,空中运输工具(即使在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情况下)只能保证空运所需军用物资的5%~10%以下,因此主要运输任务由海上运输工具来承担。承担战略运输任务的海上运输工具包括军事海运司令部的舰只和两栖舰只、后备队的舰只、美国及盟国的商船。截至2000财年,现役海运舰只包括油船10艘、货船50艘,后备役海运舰只96艘(第一类后备役部队)。

    三,注重军事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从物流业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美军在军事后勤运输领域的实践直接促成了物流概念的提出和物流活动的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队机动性能的提高和机动作战的需要,如何做好流动性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如何合理有效地实现军用物资调配,做到省时、省力、保障及时,成为军事后勤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美军利用运筹学方法展开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军事物资供应的诸多棘手问题,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将它形象直观地称作“物流“,随后成为经济活动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美军在军事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也走在了前面,在物流业中开始广泛应用的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讯技术等技术就源于美军军事物流实践。美军在发展现代军事物流的过程中,广泛采取了搭建信息平台的方式,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链接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对物流配送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进行“无缝链接”。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就开始了“物流网点”的建设。机构上,由一个部门将过去几个部门分散管理的运输、补给、维修和其他保障职能统管起来。这个部门可以使用战场指挥通信渠道,了解作战部队的情况,掌握必要的指挥信息,因而能够准确预测,甚至预先在战场上配置所需物资。

    四、平战结合

    美国不仅战时非常重视运输线的畅通无阻,平时也十分强调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载工具研制中贯彻国防要求。1956年,艾森豪威尔政府从军事要求出发,签署《联邦资助公路法》,推动了“国家洲际和国防公路系统”的建成。美国《商船法》规定,新造和购买船舶必须满足战时和全面紧急状态下适用于国防要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租用过民船,其航行次数达到了259艘次,占航行总艘次的56%。

    同时,美国在平时就搞好了通往主要作战方向的铁路网络的规划建设。早在1975年,美国国防部就下令在弗吉尼亚的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编制国防铁路规划,规划确立了一个约5.2万千米长的铁路网,即所谓的“战略铁路走廊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中的各个结点,可以把美国疆域上的任何地方连为一体。特别是把约1000个重要的国防设施,包括极其重要的承包商、军火生产基地紧密相连,大大增强了美国军事铁路运输的保障能力。

    此外,美军军事后勤中也出现了军地物流一体化的趋势,对于美军军事物流意义重大。1999年,美陆军器材部根据“批发级后勤现代化计划”,通过合同方式,将“产品司令部标准系统”和“标准仓库系统”外包,由民间企业负责其运行与维护工作。目前,供货商直接保障美军的物资已有给养、服装纺织品、医疗器械和汽车配件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