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6)
2010 (45)
2019 (1)
《四季随笔》是乔治.吉辛(英)的一本散文,随手拿起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没想到它会带给我那么多的“情绪”。这本散文,只谈及三件事:书籍,自然景色与沉思默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闹的年代,人们争先恐后地夸夸其谈,到处充满了噪音的污染。但是这本散文却在恬静的气氛里,让人感觉到隐士心灵的悠闲。作者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但是却读不到哀怨与焦虑,看到的反而是恬静的态度,诚挚的感情和纯洁的语言。
对于一个将自己埋藏在书籍与自然景物中的人来说,很容易被这两样东西唤起一种深沉宁静的情感。但它同时也带给人一种误解,就是人可以脱离时代悠然不受打扰地生活。而事实上,不受时代干扰的生活是根本不会存在的。超脱于时代,不是主动弃世就是被弃于世,所有脱离时代的人注定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可能会带来恬静,也可能带来痛苦。
作者那些有关静谧时光的描写,光影景物的时间转换,不断地将我带回到我的学生时代。眼下这种为生计奔忙的生活,好象已经让我忘记了曾经有过大把大把悠闲时光的日子。文学,根本上还是一种贵族的游戏,至少在心态上需要一种贵族的闲适从容。听起来好象我已经很老了,但是与现在这个年代相比,八十年代也真的不再年轻。那时我们不为工作和钱发愁,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躲在图书馆幽深的大厅里读这一类的书,可以在冬天温暖的下午望着窗外发呆,看小鸟在屋檐斜阳下忙碌地筑窝。那些书的语言方式和感情方式影响我们,就象今天的人们用另一种语言方式表达自己一样。旧的语言方式庄重沉闷,新的语言方式轻灵轻佻。
如今我对着窗外的残雪敲打这些文字,看着冬天缓慢地过去,如同云影在天边缓慢地移动。如果我们的日子不过是一连串的重复,那么有书可读就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无聊。阅读的根本在于自我安慰,增强自己。作者对于文学名著的醉心,让我想到书籍的选择。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不缺少书籍的时代,出版业空前繁荣,一瞬间会写字的人都变成了“作家”。但是,语言的泡沫淹没了人们内心的沉静,使我们丢弃了深刻的内涵。
其实只有两类书可以读。一类是最老旧的,文学的书越老越好,它们经过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精华,另一类是来自最底层的民谣小曲,它们是最质朴真实的心声流露。更简单的原则,就是只读“死人”的书,让那些现代垃圾被别人去检阅淘汰。
“树木是大地写上天空中的诗。我们把它们砍下变成纸,让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空洞记录下来。”纪伯伦这句话好象是写给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我们喋喋不休地倾诉着空洞的心事,却在无知无觉中漠视了大自然带来的美好诗意。
《四季随笔》里对于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情意感动,一片树叶的坠落都在作者心中引起轻微的震动。我们今天有谁还如此留心某一片叶子或者某一缕晨霜带给我们的诗意?现代人的旅游,不过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虚伪做作的姿态,充满了金钱的算计和没心没肺的喧哗。
大学时代,有一个夏天我回到老家,第一次去看海。记不清是坐短程火车还是长途汽车,在一个荒僻的小站下车,然后穿过大片的荒野朝着海的方向走。云压得很低,天空辽远苍白,四处有一股没有着落的荒凉味道。空气潮湿闷热,充满风挟带过来的海腥气。我们一边走一边讲笑话。我舅妈嘻嘻哈哈地说起我舅舅的马虎大意。他们曾经自己去赶海,骑着自行车,我舅舅一边心不在焉地哼着小曲一边东张西望,最后将车子翻进路边的浅沟里。
那样细微平凡的生活,不经意地发生,不经意地消失,又在不经意的时候被我们想起,带着岁月的微笑。这样一件小事,让人记忆深刻,是因为那个景色那种心情比后来所有更舒适华丽的旅游带给我更多的感动。我们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景致并不重要,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曾经用心感受过所见到的一切。
作者有时被景物所触动,有时被他阅读的书籍所触动,书中零零散散遍布思想的火花和碎屑。即使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被贬值的网络时代,我们仍然不应该低估文学的价值。不是所有可以写出几万或者几十万字的人都可以称为作家。作家仍然是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称呼。一个好的作家,不在于他是否会讲故事,现在会讲故事的人太多了,能把文字写流畅的人也太多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可以带领我们在一些平凡朴素的事件里看到它蕴涵的深邃含义,他的文字触及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看到被常态蒙蔽的一些东西。伟大的作家一定是深刻的。
这是一个有太多声音太少沉思的年代。我们说了太多的话,结果竟然忘记了想要说的是什么。在打情骂俏的热闹中,我们贬低了思想的价值,结果变得既不真诚又不深刻。我们变得华丽轻浮,不再珍惜朴素深厚的东西。我们不断在语言的废墟里重复自己,最后只落下一只艳丽脆弱的空壳。
!!!
语言要是仅仅不得已而为之就好了。
最喜欢朴实无华的语言。
谢谢!你的马甲很酷啊,银狐狸!
"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可以带领我们在一些平凡朴素的事件里看到它蕴涵的深邃含义,他的文字触及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看到被常态蒙蔽的一些东西." Your writing touched me.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
作者:George Gissing
另:读死人的书是个好选择.信息太多让人焦虑.过耳不介意,呵呵,她的心态是积极年轻的.
伟大小说吗,那是在发白日梦的时候说的话
你提到的几样东西,我是同意的。网络的快捷让人们失去了耐心,作者怕读者忘记自己,没耐心精雕细刻自己的东西,读者也相对比较容易满足(或者不满足也没办法)接受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这就是快餐文化的弊病。
同意,又不同意。我觉得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完全是坏事,起码给人类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间。个性的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兴趣越来越不集中这也是如今出不了伟大小说的原因之一。
另外纸媒的阅读和网上阅读是有差别的。网上并非没有深刻的东西,但是深刻往往会被浮躁淹没,读者的匆忙刺激作者的匆忙,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我觉得一个人阅读的趣味其实也是在变化的。所以口味多一点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