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陪读爸爸,不好当呀

(2009-02-21 07:58:30) 下一个
        老于出国一年,他不像同龄人,为了移民,找工作,挣钱;他为了儿子,他是个陪读爸爸。

  记得那是05年的春天,老于决定把唯一的宝贝儿子送出国,可是当时儿子只是高中毕业,从小没有离开父母半步,自立能力很让老于担心,便想父母定一方去陪读。老于的妻子在政府工作,平时繁忙,陪读基本不可能;而老于开了家大饭店,生意红红火火,一切都上了轨道。于是老于决定把饭店交给经理打理,与儿子同去澳洲。

  刚到澳洲,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遇到了不少困难,加之还没习惯澳元与人民币的高汇率,任何消费都还在换算成人民币,样样东西都觉着一个字——贵。房子很难找。老于想离儿子学校近的地方,找一处不是很贵的房子,但看了一个多星期,还是没有结果,幸亏最后朋友帮忙,问题才得以解决。安定了,老于首先想到的是去哪里可以买到便宜又好的菜。通过朋友的介绍,Richmond的华人超市不错,到他们家也只需搭乘一路电车,但距离却很远。

  这个周末,老于想给在家学习的儿子换换口味,决定一个人去趟Richmond。他心想“平时走南闯北的,什么大风浪没见过,还怕在澳洲一个人出去买个菜,一定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搞清线路后,老于自信地就出门了。一路上老于想到了以前在家,平日里出门大多打的,但这里是不可能的,国外的的士出奇得贵。想着便到了电车站,偌大的一条街,长长的电车站却是有老于一个人在等,澳洲的电车并不是那么容易能等到的,老于靠在栏杆上,看着眼前的一幢幢房子,偶尔也会有一辆车驶过。回想当初在国内,想一人在家安静都成为了梦想,上午由司机载着,去饭店查看帐目,巡视一下日常事务,晚上,几乎每天都是饭局,客人、朋友,餐厅、咖啡厅、茶馆……,各种休闲场所的聚会,日子过得那叫个“滋润”,真是想回家跟儿子吃饭都难。

  眼前老于只能望着地上的自己影子,“这里好空啊!”,这样的感觉平生里第一次。过了约莫半个小时,电车才缓缓的从远处驶来,本以为上了车可以看见人,可是踏上电车,整个车厢只有老于一个人,他坐在靠近司机的位子,看着驾驶室里的司机,老于真想跟他聊上句,可脑子能反映出来的话却是有“Hello”!

  到了Richmond,老于跳下了车,发现不对,怎么四处还是平房和空旷的马路呢?一点而都没有热闹集市的感觉。这下老于慌了,难道下错了站,可是不知道是往回走,还是再往前行,进退两难。这时老于拿出了包里带的一本中英文字典,这个是他出国带上的,没想到此时此地竟为他的“救命稻草”,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连车都难得看见一辆,正在焦急的时候,老于看见一个澳洲老太太刚从家里出来。

  “不管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老于上前说:“Sorry!那个。。。恩。。。那个。。。。看这个!”

  在国外麻烦别人通常是“Excuse me”,当你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才说“Sorry”,所以老太太紧张得看着老于,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老于翻开字典,找到“购物(Shopping)”,指给老太太看。然后四处乱指,表示不知道哪里。老太太费解得看着老于,还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外国人”想干什么。老于看老太太一头的问号,老于又灵机一动,带老太太到刚下电车的地方,指了指指示牌。这下老太太明白了,可问题是老太太那热情的解释,老于是一个字都听不懂,怎么办?干脆掏出了笔和纸,画上了“地图”。这下老于才看明白了,自己下早了。经过“手舞足蹈、图文并茂”的交流以后,老于终于到了Richmond的购物区。

  一番精挑细选后,老于满载而归。在超市门口,看见一位中年妇女,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那里打电话,老于觉得口音特别熟悉,仔细一听原来是老乡。这对老于来说真是喜出望外,在国外,偌大的一个城市,竟能碰到老乡,真是两眼泪汪汪。待她挂了电话,老于一个箭步上前,也顾不得所谓的“男女授受不清”了。

  那位妇女听老于是老乡,也兴奋不已。原来她同为陪读妈妈,带着女儿来到澳洲,平时也难得来这里买菜。据了解,平日里女儿也不怎么和她说话,回家就往房间里跑,找个说话的伴都难,倒是听说有什么同乡会,但都在很远的地方,没有车根本去不了。两人正互倒“苦水”,这时老于的电车来了,好不容找到一个聊天的人,没说几句就要离开,再说一个住东区,一个住西区,这诺大的墨尔本将来碰到的机会很小,只得道别上车。

  在车上虽不止老于一个人,但是寂寞和清冷还在心中围绕着,老于看着窗外寂静无人的街道,感觉自己似乎掉进了黑洞,很深,很黑,看不见亮光。

  电车到了一个站,一对澳洲夫妇抱着两个孩子上了车,正好坐在老于的对面。

  起初老于并没有注意他们,但其中一个小男孩站在父亲的身上,向老于挥着手,嘴里说:“Hello,Hello!”老于对男孩笑了笑,发现这男孩特别可爱,长得也很机灵,身边的父亲对着窗外指了指说:“Road,Road。”小孩子便跟着念。这一幕老于想到了儿子小时候,抱着儿子做公车,也是这样教儿子的。眼前这对其乐融融的父子,不就是自己年轻时的写照吗?老于看着这窗户倒映出自己的轮廓,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觉得眼前这幸福的“照片”离自己越来越远。平日儿子一回家,就钻进房间学习看书或上网聊天,也不和自己多说话,处在叛逆期的儿子,本身个性很强,更是对老爸的关心和叮嘱感到反感;老于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每次只要儿子在房间,便独自坐在客厅里看报,这里没有说话的人,没有亲戚来往,更不可能找邻居串门,一切对老于都是那么的冷清。

  那天是儿子的生日,老于打算做一桌菜肴为儿子庆祝生日。他出去买了肉,买了鱼,买了虾,还到老外超市子买了蛋糕。这一切老于都觉得很幸福,想象儿子放学回家后看见一桌丰富的菜肴,还有那别致的蛋糕,一定笑得合不隆嘴,一定像小时那样儿,叫着爸爸,冲着扑到怀里。

  到了傍晚时分,一桌夹带着对儿子关爱,精心制作的菜肴摆上了桌。老于看着窗外的夕阳,等待这儿子的归来。

  突然电话铃响了。

  “喂!”

  “喂,爸!我放学和朋友去唱歌,可能我会很晚回家!”

  老于顿时觉得一阵心凉。

  “那。。。那,你晚饭怎么办啊?要不要回家先吃了再说!”。

  “不了,唱歌的地方有的,好了不跟你多说了,我挂了!”

  “喂。。。喂。。。。”

  老于还想说声“儿子生日快乐”,但听到的却是电话挂断的声音。

  一桌子冒着热气的菜,一个空档的客厅,一条寂静的街道,一缕傍晚的余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屋子,墙上映出老于的孤单的身影。

  老于拿起电话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喂,是我。”

  “喂!啊!儿子跟你在那里还好嘛?”

  “还好,挺好的。就是。。。。。”

  “就是什么?儿子有什么问题嘛?”

  “没有,儿子都很好,就是。。。就是。。。不怎么说话。”

  “啊呀,老于啊!不说话,就不说话呗,儿子学习也忙嘛。你就一个人看看报,看看书。你也知道,我们儿子的将来才最重要!”

  “是啊,就是最重要,所以我才想。。。”

  “好啦,好啦,不多说了,一会儿我要出去开会呢,你好好照顾儿子吧。”

  家里的电话挂了,老于本想跟妻子多聊聊,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来澳洲这么长时间,还没痛痛快快地说过话。电话那头已经是“嘟嘟嘟嘟”忙音一片了。妻子忙、儿子也忙,就他成了个大闲人。

  老于对着电话,再看看满桌的饭菜,一股从未有过的失落感笼罩着:陪儿子出来,照顾他一切,到底是不是对孩子有益,到底是有助儿子的学习,还是反而阻碍了他的成长,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起反作用呢?!这个问题老于想通了,没过多久老于回国了。

  在澳洲,很多留学生都会有父母陪同,不管是孩子的要求,还是父母自己的决定,陪读父母在生活中时常可以遇到。对于这些家庭,起初送孩子出国,也是因为国外优越的教育环境,良好的制度,为了孩子的成长才不惜花上重金花,希望看到的是子女的成长,看到的是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同时个舍不得的爱子情又让他们放不开手。不能说陪读不好,但陪读的孩子跟独立的孩子比较,后者更能成长,更能独立。一旦决定让孩子一个人成长的时候,父母就需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去克服生活和学习的困难,这样虽不在身边,虽不能陪伴左右,但却是他们最好的成长锻炼,因为我们的孩子终究有一天要面对属于他们的大海和蓝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