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天降大任: 中国空军的战略抉择(组图)

(2008-10-07 07:30:13) 下一个

天降大任: 中国空军的战略抉择
2008年03月12日 11:16:59  来源:《中国空军》

导语:在20世纪前半期,空中力量的基本活动场所仅在大气空间的中低空,从50年代开始,世界由航空时代向空天时代过渡。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成为世界军事正式步入了空天时代的标志。在少数大国中,大国空军已成为航天力量的主体。进人21世纪,主要大国空军更是加紧了向空天力量转型的步伐。由空而天,以天制天,乃至实现空天一体,不再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话,而是大国空军面临的事关未来的现实战略抉择。    

中国歼-10战机

    空军是迄今唯一凭借在第三维空间的活动而"安身立命"的军种。在航空时代,大气空间高度使空中力量多能。在空天时代,全空间高度赋予空天力量全能。

    自有人类战争以来,登高可以望远,居高临下便能势如破竹,就是最一般的军事常识,抢占制高点更是一条永恒的战争"铁律"。作为空中力量的主体,空军通过运用各种飞行平台来控制和利用天空,是唯一凭借在第三维空间的活动而"安身立命"的军种, 天然具有无阻碍通视通达、活动域广、 机动速度快、攻击猛烈、灵活性大、多用性强等诸多作战优势。可以说,天空是空军立身的根本,空军在天空的职能、能力和作为决定了空军的本质和地位,因而,依据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战略需求不断追求对全高度天空的控制和利用是空军的"天性"。

    总的看,在20世纪前半期,空中力量的基本活动场所仅在大气空间的中低空,但已表现出多方面作战功能和战略潜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中力量被大规模用于独立或作为主要力量实施夺取制空权作战、对陆海上支援作战、战略轰炸和战略防空作战,广泛执行了空中侦察、空中轰炸、军事空运、航空火力支援、空战和防空作战等多方面任务;制空权在战争进程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占有中心地位,直接关系到陆、海战场战略战役的进程和结局;空中战场和战略防空显示出极大战略价值。因此牢固确立了空军与陆、海军相并列的独立军种地位。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军事开始由航空时代向空天时代过渡。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及航天器接连问世。7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广泛用于航空领域,新一代作战飞机、空中加油机、指挥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精确制导弹药及C3I系统等空中武器装备极大发展。以两个超级大国空军为代表,空军活动跃升到大气层高空、超高空乃至外层空间,在水平方向扩展到数万千米,战略功能得到极大增强。

    在核大国的导弹核战略中,空军成为三位一体战略力量中的支柱力量,战略轰炸机得到优先发展,洲际弹道导弹也大多归属空军;在国土防空中,多数国家空军是主体力量,地空导弹加入防空火力系统,在高度、速度、范围和功能上都极大增强了防空体系的效能;超级大国加速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把战略防空扩展到外层空间,具有防空反导功能的战略防御系统初具雏型;在常规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的作用引人瞩目,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特别是空军远程作战、精确打击和电子战能力的长足发展,使70年代后的局部战争通常以空中作战为主导,外科手术式空中打击成为空军战略运用的新方式;太空军事化拉开帷幕,航天力量出现及初步与空中力量结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中,天基平台对空中和海上作战提供了战略、战役层信息支援。



海湾战争中,美国导弹预警卫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是世界军事正式步入了空天时代的标志。这是第一场"初级空天战争":航天力量第一次成系统使用,航空与航天力量第一次大规模一体化作战,以空中战场为主的高立体空天战场第一次出现,天基信息支援下的空中作战第一次成为直接达成战争主要目标的决定性作战。在战后兴起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中,信息化空中力量和航天力量都得到优先发展,主要国家空军纷纷开始了由传统空中力量向一体化航空航天力量的转型。

从美国等大国航空航天力量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精选力量"行动、"南方监视"行动和"北方监视"行动、"沙漠之狐"行动等军事行动中的运用看,一体化空天力量是举足轻重的战略力量,它的活动领域可从地球表面延伸到外层空间、并可覆盖全球,具有全面的战略功能。

    作为联合作战的主角,以空军为主体的空天力量通常担负并完成不少于70%~80%的联合作战任务,包括作为主战力量或主要助战力量实施夺取制空天权和制信息权作战、提供战场空天情报信息、战略打击、对陆海上支援作战、战场信息作战、战略投送等。

    由于大国空军通常掌握着战略轰炸机和核弹头,因而空军还成为战略打击力量的支柱。而美国空军更是还拥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核、常战略打击的主要支柱力量。在少数大国,大国空军已成为航天力量的主体。比如,美国空军拥有国防部空间资源的90%,59颗在轨军用卫星中空军有46颗。加上战略防空反导体系各组成系统通常以空军为主建立或由空军为主进行协调,空军同时还成为战略防空反导的主力。

    在装备侦察机、空中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地面雷达、各类侦察预警卫星等信息作战手段后,空军可成为战略情报和战役战术情报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信息攻防作战的主要实施者。现代战略运输机航程数千公里,经空中加油可全球输送;不受陆地或海洋地理条件限制;速度分别是陆、海上运输的10倍、20倍。

    此外,空军还可算是战略威慑的先锋。空天力量威慑行动可达到地球表面任何地点,可信度和可靠程度高,可灵活实施,政治风险较小,往往可达到政治、军事、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效应。

    进入21世纪,主要大国空军都加紧了向空天力量的转型步伐,在加速空中作战平台四代化、全隐身化和无人化的同时,重点发展以导弹防御系统、军用卫星、反卫星武器等为主的航天(防天)装备和全球信息栅格,大力开发临近空间飞行器、跨空天飞行器和计算机网络空间战设备。无可置疑,在21世纪,航空航天环境和信息环境是空军活动的基本空间,为适应这一新的第三维空间的作战需要,世界空军发展的主导趋势,将是使航空、航天和信息要素在作战行动和作战力量上实现更加高度的融合,大国空军将加速向一体化空天力量的发展步伐。



“德尔塔”运载火箭

    在空天时代的初级阶段,用天制天是空军战略职能的最主要拓展领域,这一拓展将有力推进空天时代发展走向更高级阶段。

    迄今为止,空天时代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理由是:空间战场尚未开辟,空天战争仍主要在空中战场实施;以天基信息平台支援下的空中作战和防空反导作战为空天一体作战的基本形式:信息化空中力量是空天一体攻防作战的主导力量3航天力量未装备攻防作战武器,主要是一支信息支援保障力量和威慑力量。

    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和军事对抗表明,外层空间已成为一个新的战争和战略制高点,大国在军事和经济上越来越依赖空间资源。天基信息对于空、地、海各维军事行动有巨大的增效作用,信息化空中作战与空间军事行动在战场空间、力量运用和行动效果上都难以截然分割。美国空军及其他一些大国空军在空间战略中,把控制和利用空间作为未来战略空天力量必备的基本职能和核心任务,在建设信息化空中力量的同时,着力发展航天力量,大力提升空军用天和制天的能力。

    "用天"是传统空军"用空"职能的扩展,当前阶段的重点是运用航天力量的支援保障职能,尤其是天基信息支援职能。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发射的五千多颗卫星中约70%属于军用卫星,以美国空军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力量,在军事行动中极大依赖各种卫星支援。侦察卫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在全球范围实施连续侦察监视。平时能为战略判断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全球战略情报信息,战时与各种侦察机和预警机结合,为战争提供实时的情报、侦察和监视信息,使空中力量能有效实施精确打击行动和其他作战行动。


美国“环球迅猛打击系统”假想图

    通信卫星成为联结作战系统、信息系统及支援保障系统实施网络中心战的中心纽带。在阿富汗战争中,美中央战区司令弗兰克斯将军就是依靠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在美本土对战争实施遥控指挥。在伊拉克战争中,"全球鹰"和"食者"无人机的操纵人员在美本土遥控这些飞机遂行侦察和攻击任务,成为历史上的首次"遥控战争"。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天基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轨道战斗机等打击兵器一旦部署和运用,空间攻击便将成为空天力量的关键性职能,"用天"能力也将有质的飞跃。由于天基打击系统的作战效能对于信息化空中作战的助益和威胁都特别巨大,因此,在当今,发展空间攻击能力越来越受到各大国空军的关注。

    作为传统空军"制空"职能的延伸,"制天"的目的是夺取并保持对空间环境的控制权,即所谓制天权。制天权包括防御性与进攻性两大类。防御性制天(或称防御性空间对抗),指为保护己方空间能力免遭敌方攻击或干扰而采取的积极或消极行动和措施。积极防御指对敌方可能或正在来袭的航天兵器或导弹采取主动的探测、跟踪、识别、拦截、摧毁或抑制行动和措施。

    消极防御是为降低己方空间系统脆弱性、提高其抗毁生存能力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如对卫星系统进行加固或提高其跳频、变轨能力都属于消极防御性制天措施。在当前阶段,空军制天职能只涉及防御性制天。当今一些大国纷纷把建立或加入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在卫星系统上采取各种消极防御措施,作为提升制天能力的可行手段。

    进攻性制天(或称进攻性空间对抗)指通过主动攻击敌方空间系统的天基、地基或链路部分,以达到欺骗、破坏、抑制、降级或摧毁敌方空间系统或信息资源目的的作战行动。当前,进攻性制天还只是构想中的行动。但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未来外层空间武器化和战场化,进攻性制天将成为空天力量夺取空间优势的主要职能。近年来,美俄等大国空军都针对军事卫星加紧研制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动能拦截器等卫星攻击系统,以及空间轨道设障布雷、卫星太空"捕俘"等措施,即是为未来进攻性制天所做的准备。

    2001年1月和2003年2月美国空军分别举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和"施里弗-2"空间战演习。两次演习均以太空为主要战场,以空间系统攻防交战为重点, 目的是探索空间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美国和盟国空间系统的措施及压制对手空间作战能力的办法。所动用的空间力量包括各类军用和商用卫星、反卫星武器、天基反导武器、载人航天器、空间轨道战斗机、地基激光武器和电磁波武器、陆基弹道导弹等,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美国宇航局和一些商业航天公司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等也参加了演习,但参演部队出自美国空军。演习是对未来空天力量用天制天能力的形象展示,也显示出美国空军由从航空航天力量向航天航空力量发展的趋向。两次演习以计算机仿真形式所勾勒出的2017年可能发生在大国间的"星球大战"的图景,是对未来空天时代更高发展阶段的极好图解。

E-3A预警机

   无论未来航天力量归属如何,空军的命运已经历史性地与"天"紧紧联结在一起。在已经到来的空天时代,空天一体是大国空军确立战略军种地位、履行战略使命任务、发挥战略作用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航天力量在信息化战争和平时维护国家安全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成为各大国军事力量发展和军备竞赛的重心,有关航天力量发展模式的争论也愈加激烈。按照新兴军事力量生长的一般途径,航天力量将随着未来空间战场的开辟和空间攻防手段大规模用于作战,而改变配属性力量的地位作用成为独立作战力量。这一发展进程不仅要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实力做有力支撑,而且要有强大战略需求牵引。

    一方面,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空间武器装备系统攻防作战手段尚比较薄弱,由于受到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空间武器系统研发及部署、空间武器化进程又很难加快,这就决定了航天力量在较长时间内只能作为作战支援保障力量。另一方面,从可预见的未来趋势看,在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大国之间大规模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空天战争很难发生,因而缺乏促使航天力量迅速扩展、形成独立军种的强大动力。此外,空间打击手段对于地球表面冲突局势的控制能力有限,也从需求方面限制了航天力量向天军的发展。

    在空天时代发展的当前阶段,以空军为主体建设一体化空天力量的模式成为当今多数大国空军的选择。如美军将军事航天资源和资金的90%以上归属空军,航天部队隶属于空军,指挥权集中于空军。法国空军司令部称为航空航天司令部,负有航天监视和预警的责任。印度空军编制航司令部,负责管理和运用国家全部军事航天资源。俄罗斯目前虽然采取的是以建立独立航天力量的模式,但也有计划不久将这一独立兵种纳入空军。

    进入21世纪,为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对军事能力的需要,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全面提升以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一些大国空军制定并开始实施转型战略,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由航空型空军向空天一体型空军的转变。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空军。美国空军率先进行空天一体化,在这一进程中早已遥遥领先。它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航空航天一体的概念,并最早把航天力量主体归属空军建制。


全球定位系统卫星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式颁布的基本理论和条令概则中都反复强调空军在空间的职能和使命。而90年代以来,在不断强化航空与航天力量一体化运用,丰富、发展空天一体作战形式的同时,美国空军也在加紧打造一体化的航空航天部队。美军先后发布了((2020空军构想: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力量》、《航空航天部队:21世纪保卫美国》等一系列战略文本,并明确表示:空间是一个美国决不能拱手相让的极为重要的领域,美国空军必须确保绝对的空间优势。空军是一体化航空航天部队。空军的活动领域是无缝的,从地球表面一直延伸到外层空间。领导航空航天力量的艺术在于把以航空、航天、信息为核心的所有系统融为一体,在地平线以外取得对陆地和空中的控制地位,从而满足国家需要。

    2002、2004年美国空军相继推出《美国空军转型计划(路线图)》和《空军转型飞行计划》,着手实施空军又一轮的转型。从两版转型计划的核心内容看,此轮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加速美国空军由一支以成熟航空力量与初级航天力量组合而成的一体化航空航天力量,向一支以航天力量为主、以航空力量为辅的一体化航天航空力量全面转型。

    美国空军的战略转型,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空军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巨大挑战。一些大国空军纷纷对此作出反应。各国空军转型构想虽然根据本国国情军情和战略需要,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别,但基本方向都指向将单一"航空力量"转变为"航空航天力量"。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不但要继续保持航空航天能力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且要使其信息化水平与一体化空天力量建设的水平处于仅次于美空军或在某些方面超过美空军的位次上。俄罗斯已于2001年成立了航天部队,有计划未来要纳入空军。2004年10月,印度、韩国也相继公布了相应的计划措施。

    各大国空军空天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动向,表现在明确空军在航空与航天方面的使命,加强空天战略理论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军事卫星,加紧发展空间武器等等,这些动向都值得我们关注,作为一支大国战略力量,我空军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速力量转型,努力打造一支与国家地位和战略需求相应的战略空天力量。(策划:《中国空军》编辑部/选题协助:空军指挥学院)

    《中国空军》联系电话:(010)66989224(地)电子邮箱:ZGKJ2005@126.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