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湾明德“老酱铺”的创业历史

(2008-10-06 01:39:10) 下一个

明德豆瓣酱、甜面酱

  如今台湾市面上所吃的炸酱面、方便面,其内附的酱料,有80%都自“明德”出品。
  
  冈山豆瓣酱在台湾遐迩闻名。整个冈山镇有10来家豆瓣酱专卖店,但在冈山镇志里榜上有名的,却只有开山祖师——“明德豆瓣酱”一家。

  1950年成立的“明德”食品,如今已由第三代接手。“明德”在导入新的经营观念后,将发酵食品推陈出新,并通过网络系统销售,这几年已晋升为符合ISO标准的现代食品厂,还积极拓展外销,于2004年通过美国FDA认证,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从早期家庭式经营至今,“明德豆瓣酱”已经成为台湾冈山镇老字号的代表。严格挑选的原料与扎实的酿造工序,让台湾南部一些食品企业也主动与它合作。如今台湾市面上所吃的炸酱面方便面,其内附的酱料,有80%来自“明德”出品。
  
  发迹故事如豆瓣酱“五味杂陈”
  
  “明德豆瓣酱”发迹的故事,就像豆瓣酱般“五味杂陈”。

  创办人刘明德为河南人,当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后,居住在冈山空军基地附近的眷村。后因得罪军方,被免去职务,全家也被逐出军营。

  刘明德带着妻小不知何去何从,加上台语完全不通,无法到眷村以外的地区讨生活,一时间愁云惨雾笼罩全家,只好买入绿豆靠孵豆芽来谋生。

  孵豆芽虽然简单,但每两个小时便要浇水保持湿润,夫妻俩轮流熬夜看守,挣得的钱还不足以糊口。

  妻子想到当年曾在四川学会酿造豆瓣酱,刘家于是决定以剩余的积蓄酿制辣豆瓣。

  夫妻俩凭着记忆,将大豆、蚕豆、辣椒等主要原料发酵后,依比例调匀酿制,再由刘明德挑着扁担,在眷村里挨家挨户沿街叫卖。

  令人怀念的家乡味,让眷村妈妈们趋之若鹜,争相购买,口碑逐渐创建。

  刘明德意外找到了生财之道。
  
  机械化设备结合古法酿制
  
  第二代的刘炳荣现年已经60多岁,1969年服完兵役后,便回老家帮忙。

  一开始,刘炳荣对传统家庭式经营的既没效率,也缺乏卫生,相当不习惯。接手后,他立即引进机械化设备,采用真空杀菌方法,并以更好的包装来延长食品的风味保持期。
 
  作为台湾第一家制造豆瓣酱的食品厂,“明德”有何独门秘方,得以成为冈山的镇山之宝?“就是真材实料,时间到了才卖。”刘炳荣一语道破“天机”。

  要酿出上等的豆瓣酱,取材自然不能马虎,刘家挑选美国生产、饱满精实的大豆,以及素质颇佳的澳大利亚蚕豆,辣椒则是来自嘉义、台东、屏东地区的上等红辣椒,每年产季都需要选购二三百吨的辣椒,才足够应付这一年的需求。

“明德豆瓣酱”口味偏川味,初闻有浓郁的芝麻香气,尝起来甘甜不腻口,只需极少用量即可为食材画龙点睛。

  此外,一瓮上好的豆瓣酱,全赖古法融入时间酿造而来。首先,大豆、蚕豆、辣椒要分别发酵,历经8个月至一年的曝晒期,再依比例加上五香粉混和调制,最后注入纯芝麻油才告完成。芝麻油具有调味及防腐的作用,所以“明德”的豆瓣酱完全不需掺入人工防腐剂。

  虽然生产流程已逐步机械化,但最关键的原料酿造过程中,每天都要有专人顶着烈阳,一瓮瓮地分别使劲搅拌,好让其发酵得更均匀透彻。曝晒场上,近百个大瓮依照日期排序进行发酵,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香气,场面非常壮观。
  
  第三代打开网络销售渠道
  
  磨酱磨了30年,刘炳荣已呈半退休状态,大小事皆由儿子刘宇邦处理。刘宇邦接手经营,同样做了一番革新,除在2002年将食品厂提升至ISO等级外,为了让自家产品可在美国及全世界各地销售,奋斗多年,2004年终于通过美国FDA认证,外销订单才明显增加,营业额成长10%。

  刘宇邦于2006年8月设立了“老酱铺”网络站点,结合网络行销“明德”旗下所有商品,当前一个月约卖4万多罐,营业额每年维持在近3000万元左右。

  豆瓣酱在中国菜的地位有如味噌酱在日本料理的运用,除此之外,“明德食品”还研发出约30种的腌制产品,包含麻辣萝卜干、榨菜、酱花瓜、蒜辣椒、甜面酱、豆腐乳、豆豉香鱼等,还生产极受欢迎的麻辣锅底酱。

  “明德豆瓣酱”从早期夫妻俩胼手胝足沿街叫卖,到今天迈向企业化的经营,也犹如台湾经济发展的缩影。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为了确保“明德豆瓣酱”的品质与传统风味,“明德食品”所坚持的“古法酿制”,50年延续下来的酿酱精神,始终维持不变。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