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树

红枫树的枫言枫语
正文

加蒂诺踏秋

(2008-10-12 19:57:33) 下一个
经过了10多天清冷而又潮湿的秋日,最近这两天温度却有所回升。本来以为天就这么凉下去了,不想这近20度的温度又让人想往起大自然了。特别是这个周一,是加拿大的感恩节,有3天休息,要安排的什么呢?3J一家去大瀑布,我有些心动,但想到要开4个小时才到多伦多,又犹豫了。算了,还是选个近地,就河对岸的加蒂诺公园吧。虽然我们已经去了无数次了,但近两年却很少,除了陪外地友人一游外,自己很少有悠闲的时光前往。就这么定了,正好让老二可以首次体验登山的乐趣。自从昨天早上宣布了郊游计划之后,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儿子高兴地说,我们要像卡佑一样登山,爬岩石了。3岁半的小女儿还说,卡佑滑倒了。这些都是两个孩子从他们最喜欢的Caillou动画片里看到的。到了昨晚睡觉前,儿子还在念叨,”I can't wait for tomorrow"。

平时每天早上,都要喊才从睡梦中醒来。可是到了周末,这两个小朋友却总是在7点左右就醒来。害得我周末总也不能睡懒觉。这不,太阳还没出来,两个小的已经唧唧喳喳地下床了。过了会,第一缕阳光照到了我的卧室窗户上,我也就和孩子下楼吃早餐了。

准备好了零食,相机,地图,衣服,帽子,又把“司机”老公摇醒。全家于9点半出发了。真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灿烂。大概20分钟,我们已经到了公园入口处。车子一进那山里,迎面扑来的就是五彩缤纷的色块,路旁的树木,山上的树林,都已经在初秋里改变了原来的绿色,有黄的,浅黄,土黄,金黄的;有红的,大红,暗红;有橙色的,这一切的色彩,在常青的树木的绿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浓烈热忱。车子缓行在渐渐升高的山路,仿佛是在画中游。我的情绪不禁被调动起来,虽然无数次的赏秋,但是这加蒂诺的秋色真是百看不厌,总是让人兴奋,让人心醉。记得多年前,我们开车带刚从国内移民来的同学夫妇去加蒂诺,车子也是行驶在进山的路上,这一路层林尽染的秋色把他们看呆了。同学感慨说,“就是在加拿大要饭,也不回中国去了”。多年过去了,这始终是我们之间的一个开心谈资。


画中游

因为来得早,Pink Lake还有停车位,我们下车去拍照。快六岁的儿子当然记得他来过这里,可是对三岁多的女儿来讲,这是她的“第一次”。兴奋的孩子在瞭望台跑来跑去,我忙着给他们拍照,记录下快乐的笑脸和那醉人的碧绿的湖水。这个Pink Lake 不大,但是景色宜人,每每看到她,我就想起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绿”,那宛如温润的碧玉一般的绿,放在这里形容Pink Lake真是毫不为过。

梅雨潭的绿


Pink Lake

继续驾车攀行,我们来到了Huron Lookout. 站在此处,俯瞰远处的大地,方块的农田整整齐齐,上面一个个卷好的草垛仿佛是一个个小积木。渥太华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儿子凝望着远景,仿佛像在沉思,如小大人般。我们沿着山中的小径,漫步了10分钟,这是一个特别小的trail,找了个野餐桌,坐下来给孩子们吃snack。不一会,一大盒葡萄和cookies已经所剩无几。我和老公没有吃点心,只是解渴吃了些葡萄。要是我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无论如何我都会把剩下的几块cookies吃下去的。后来那个后悔啊。咱们一会接着说。
离开登高处,我们觉得意犹未尽,因为这个小径,才10分钟就走了一圈。我们决定继续进山,向下一个,也是最高处Champlain Lookout 进军。不幸,此时已是11:30,进山的游客太多,已经限制了。不能进山,我们只好踏上返回的路。反正来的路上碰到很多分岔口,都是可远足的山径。开了1分钟,我们就到了Lauraunt Trail. 虽然停车场已满,许多车子都停在路边,但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进去时,正好一辆车离开。于是我们找到了停车位。一大片开阔的树林,布置许多野餐桌,参天的树木挡住了烤人的阳光。树林的一侧,就是登山的入口,木制的阶梯告诉着游客这是起点。女儿大叫着要去那里爬山,我们也随着人流加入了远足的行列。本来女儿出门比作小推车,可是今天看到这山路,她兴奋地卖力地攀登着,竟然显示让我大吃一惊的活跃。几个很高的阶梯,老公要扶她一下,竟然被她拒绝,“我自己走”。一路上,真是游人如织。扶老携幼,感觉全渥太华的人都到这儿来踏秋了。大部分的人说的是法语,因为这是在魁北克,还是本地居民比较多;还有的像是印度等南亚移民,再就是中国人,比较多。迎面碰上的一组人,操着法语口音,忽然其中的一位男士对我打了个招呼”你好“。准确的中文发音,让我一愣,连忙回应”你好“。走远了,才想起我应该回他一句”Bonjour!“。这不儿子从9月份开始上法语学校,俺也能掰上几句了。




走在山径中,偶尔一抬头,透过参天的树木空隙看见蓝蓝的天。特别是金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透明的一般,映衬着碧蓝的天,真是美的让人心醉。可惜傻瓜相机不能像人的眼睛一样如实记录下这样的细节和感受。看着欢快的儿子,女儿,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坐在路边的大岩石上,我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他们的笑脸和身姿。


远眺渥太华市







走了大约20多分钟,我感觉女儿该累了。可是她还是兴致很高。老公和儿子远远地跑在前头。我提议该回程了,可是儿子还是往前跑。老公也毫无回转之意,那就继续走吧。老公还建议说,继续走就绕弯回到停车场了。好吧,就继续吧。一路上,风景果然不错,尤其那个Waterfall Trail,潺潺流水从山上细细流下,沿着岩石,哗哗地,唱着好听的山中奏鸣曲。给这寂静的山林带来一丝活泼和活力。走着走着,传来公路上的车流声,咋一听,还以为是更大的瀑布声呢。老公说到了公路,快到停车场了。我们走近一看,是个隧道,从公路下穿过。孩子们兴奋地钻进隧道。可是过了隧道,爬个坡,来到停车场,在同样的位置停放的却不是咱们的车。怎么回事?原来这不是我们停车的地方。咋一看,同样的布局,两排停车位,同样的树林环绕,但是却不是我们的停车场。还好,有个管理人员在指挥川流不息的车流。跟他一打听,才知道还要继续走。可他说的是法语,英语太蹩脚,我不知自己理解得对不对。沿着他指的方向,回到刚才的山径,继续走,可是又出现另一个trail的名字。我没把握了,在加上已是中饭十分,12:50,肚子也饿了。怎么办?我决定上公路,操近道。根据太阳的位置,我认为方向因该继续往山里的反向走。老公完全没有感觉,因为一个大半个圆的trail已经完全把他转糊涂了。只好听我的,女儿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近40分钟的山中步行能不把她累着吗。而且到了她午休的时间了。老公把她举到了肩头,我们上了公路。身边呼啸的车子不断提醒着我小心身边的儿子,走了大约5分钟,还不见任何路标,我一看刚才那位管理员给的局部地图(没有我们的停车场位置),怀疑走到了另一条路上。这下可糟了,真好路对面走来了一对母女模样的人。跟她们一打听,原来她们也是迷路的要到Keismere。得了,自己折腾吧。
老公决定还是原路返回吧,因为公路(近道)弄不好是最远的道(如果走错的话),只有回到刚才的trail沿原路返回是最不会错的。只能如此了。虽然心里有100个不想重复原来的道,但此时又有什么办法呢?女儿在老公的肩头睡着了。我牵着儿子的手,开始踏上归程。肚里唱着空城计,脚下腿肚子抽起了筋,儿子也看到女儿的”贵宾“待遇,也不平地嚷着累。为了”公平“,我把儿子背上了肩,但是实在是精疲力竭,不一会又把他放下,他自个又跑起来了。这一路走来,身边的美景在也无心欣赏,只机械地迈着步子,盼着快快回到舒适的车里。又是40分钟的”跋涉“,当大汗淋漓之际,终于听到了停车场传来的声音,那一刻我真是激动万分。老公不服气的走到大路上去勘察地形,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们操近道走公路应该看到什么样的标记。我呢,则去看那个导游公告栏,想确定如果我们沿着管理员指的trail继续走,还得多远才能回到停车场。一看,我那个后悔啊,原来继续走只剩大约四分之一的路,而我们原路返回则要走四分之三的路。也就是说10多分钟就可到达,而我们又花了40分钟。此刻我不知道更大的后悔在等着我呢。
上了车,沿着出山的路走着,刚开出20-30米的样子,我就大呼”这就是我们刚刚走到的湖“。原来我的直觉是对的,沿着公路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个小湖(或者叫小水塘)边,因为那枯死的湖中树木我印象很深刻,再走20-30米就是我们的停车场了。可是由于怀疑,没有继续坚持走下去。结果又多走了40多分钟。看来今天有两个机会都可以到达目的地,节省体力时间。都由于没能坚持而失去了。胜利在最后5分钟,拿破仑的这句话是再对不过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三色君临,秋山染彩。果然秀雅!欣赏不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