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骏的智慧和法术

(2008-08-03 18:52:23) 下一个
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唐骏先生前往大连参加一项活动,在多间大学做了讲演。我在上周五做了转载,介绍了其中的一些精彩段子。今天看到独角兽的Blog也做了转载,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我第一次看唐骏演讲的时候,就曾经隐隐约约觉得他的事例和观点不大匹配。现在终于想明白了,问题出在他讲自己出国的那个案例上。

唐骏说,当年他在北邮大学毕业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当时北邮每年提供两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由于他人缘不好,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当他了解到北广也有这种名额时,就以一番感人的说辞感动了招生老师,让他改投北广。随后,当老师告诉他北广本年报名留学名额时间已过的时候,他就跑到教育部,每天盯着负责的司长,用六天的坚持搞定了对方,最终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

在演讲中,唐骏用这个案例来说明个人努力可以使得不可能变成可能,说明了遇见障碍要不撞不逃,而是想办法绕过去的道理。这些道理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可能自我设限,以至于自己的心局限了自己的能力。老天爷对于执拗而机灵的人总是网开一面的,因为它也知道自己的那些障眼法可能不起作用。也许这更是一种普遍的人性,所有人都好逸恶劳,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才给那些坚持到底的人以机会,成就那些懒人们本可以做到但是在等待和消闲中错失了的事业。

但是,唐骏对待北广老师的方法分明是一种欺骗。用“献身广播事业”的那一套说辞取得了招生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然而他并不真的想那么去做。所以,无论他后来是做了微软中国的终身名誉总裁也好,还是盛大公司的天价CEO也罢,他的起步方式反而让人对这些成就产生一种疑惑:利用别人的善良而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是否是世俗成功的必备条件?是否必须要心狠手辣,演技过人,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才能绕过前进路途中的障碍?

唐骏把他解决这种困难的方法论归结为“智慧”,是否可以把这种“智慧”翻译成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唐骏的智慧也没有什么推陈出新的地方。一个人只要一辈子保持赤脚的心态,而且做好随时打赤脚的准备,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因为你底线极低,只要别人穿一双草鞋,哪怕是一双袜子都打不败你。因为你在规则之外,你没有什么不可以失去的。

网上转载他的演讲,是觉得他很幽默风趣。从演讲的角度来说,唐骏很流畅自如,而且具备了所有可以愉悦观众的元素,比如说爱国情怀,比如说微软八卦。在他的演讲中,我最想听到的不是这些,也不是他所说的那种“智慧”。这些是演讲术,属于法术。我很关心他口中案例的几个点:

1、当时他如何获得的准确信息源?当时他不过是个普通大学生,他如何知道北广缺额,知道谁有权力更改留学生计划?

2、以他当时的身份地位,如何判断他所得到的信息是真实不虚的,而且不至于因为误判而浪费时间?

3、如果这仅只是为了说明他的观点而举的案例,那么他现在如何评估当时他所采取策略的成功率?
 
看起来,这更像是在说明运气的成分。天底下什么人都有破绽,都可以被超越,但是天生运气好的人是另外一类。他们有匪夷所思的人生轨迹,以至于人们在这种轨迹后面分析和总结内在规律,把它归结为有限的几条经验和道理。然后觉得这些东西就是智慧,可以凭借这种智慧而在人生中无往而不利。问题在于,无论是事后总结,还是当事人归纳,似乎都不太能够复制。也许,别人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如果你还相信有运气和运数的话,那么甚至别人做的是一回事,想的是另外一回事---他自己都无法解释。所以,多的是法术。怎样锤炼性格,怎样人际关系,林林总总的理论和说明书,而世界在另外一边运行,随时推出新的不同案例。

最后,唐骏并不幽默。觉得他的演讲好笑,那不过因为他是唐骏。当名人稍微流露出一点点取悦大众的倾向来,观众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准备手掌和笑容了。我也有一个案例:当你的上司退休之后,他们的笑话普遍变得根本不好笑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rainygan 回复 悄悄话 是啊..:-D
tonycalgary 回复 悄悄话 功成名就时说什么都是正确的,具体背后的事情只有有心人像福尔摩斯一样去剥丝抽茧了
rainygan 回复 悄悄话 哈,是转来的,我也很同意这种看法
chicago80 回复 悄悄话 好! 那演讲在网上忽诱了很久了, 喜欢你这样的分析!

"当名人稍微流露出一点点取悦大众的倾向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