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37)
2008 (647)
2009 (373)
2010 (261)
2011 (647)
2012 (511)
2013 (560)
2014 (342)
2016 (2)
王洛宾先生
维吾尔族姑娘
青海湖 据说王洛宾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在这里创作的
铁窗岁月
王洛宾一生坐过两次牢,王洛宾不但没有被压垮,用他的话说:“即使身陷囹圄,我也胸怀坦荡,过着我快乐的日子,用我的歌声迎接一切苦难。”
1941年王洛宾被捕入狱,受严刑拷打,1944年出狱,在青海任中学教员。在狱中写了一首又一首歌颂民主自由的歌。“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1960年再次被捕入狱,长达15年。王洛宾在狱中克服重重困难,用血用泪写出了几百首囚歌,被誉为“狱中歌王”。《高高的白杨》就是在狱中写的:“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孤独地依靠在小河旁,坟中睡着一位好姑娘,枯萎的丁香引起我遥远的回想,姑娘的衷情永难忘,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胸膛,美丽浮云高高白杨,我将永远抱紧枯萎的丁香,抱紧枯萎的丁香走向远方,沿着高高的白杨。”
王洛宾艺术馆
艺术人生
王洛宾1975年出狱,到处流浪打工,1979年平反。任职于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创作组,1988年获胜利功勋荣誉章,晚年寓居乌鲁木齐。
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
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一直没有署名,以新疆民歌的名义被许多中国人传唱,影响广泛,直到1983年才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洛宾歌曲集》,被誉为“西部歌王。”
王洛宾搜集整理和编写了很多西北地区的民歌,其中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
王洛宾是真正的艺术家,令人敬佩。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追求艺术的一生有时也许是寂寞孤独的。犹如梵高,生前的作品不被人们认可,他却执着地爱恋着他的绘画艺术。
王洛宾先生于1996年3月14日病逝于乌鲁木齐,今天是他去世的12年的祭日,让我们一起来怀念西域歌王王洛宾先生。为了纪念王洛宾先生,我把小提琴:《在银色的月光下》也发到了《影视人生》论坛,这是《影视人生》论坛qtfy给我的留言,和大家分享,再次再次感谢qtfy。
谢谢林贝卡,关于上次“王洛宾”,这有个故事。文革后期,我翻家中的箱底,发现了3本没有毁掉的书。一本是《三家巷》,一本是茅盾的《腐蚀》,还一本是“中国民歌选集”(书名记不确切,文革前出版的)。
一天,我的小学女老师来我家,看到这本“中国民歌选集”,她很兴奋,打着拍子哼唱了两首歌,一首是“柯山红日”上插曲,一首就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加上老师的女中音有些功底,印象颇深。
我清楚的记得在“选集”中用“佚名”字样署名。80年代中期,我才知道了此歌为“王洛宾”作曲,并且了解了些他的遭遇,很是感慨。那天看你的贴时,又回想到这些,一时有些快语。请多包涵。谢谢。
请点击欣赏:追梦
请点击欣赏:新疆情
请点击欣赏:梵高油画
请点击欣赏:在银色的月光下
请点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
请点击欣赏:在银色的月光下
海宴镇的王洛宾广场
林贝卡 2008 冬 于美国
你说得太对了,我是前几天才知道,今天就迎来了他的忌日,真是凑巧。
问候你,周末好,
Rebecca
我是从网上查询了王洛宾先生的资料才知道的,我还以为昨天是是3月14日呢,今天才是3月14日。
Rebecca
你可真是赶得巧了,前几天才知道,今天就迎来了他的忌日。
感谢你的分享,受益匪浅,患难之交显真情。
你父亲说得真好:“王老的艺术才华体现在:他用热爱生命的热忱谱写音乐!”
同怀念,怀念永远的王洛宾。
周末快乐,
Rebecca
家父曾经和王老有过交情,不过那是在艰苦岁月
父亲说,王老的艺术才华体现在:他用热爱生命的热忱谱写音乐!
怀念永远的王洛宾!
问候小8毛,感谢你的留言。
Have a nice evening,
Rebecca
问候飞飞~,have a nice afternoon,
Rebecca
读你了分享的文章,忍不住潸然泪下。。。。。。
是的,确实是经典。
Have a nice day,
Rebecca
问候科夫。
Have a nice day,
Rebecca
1990年春的一天,三毛在《台湾日报》上读到一篇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三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
仿佛冥冥中一下子悟到了前生。
她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倾倒,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三毛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心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精神息息相通。
三毛放下报纸,立即收拾行囊,他要去寻找王洛宾。
那一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他们之间有30岁的年龄鸿沟。
…………………
三毛爱独处,王洛宾爱热闹。
三毛喜欢离群索居,王洛宾常常宾客盈门。
…………….
半个月后,三毛拖着她的大皮箱,失落地离开了乌鲁木齐、离开了大陆,离开了王洛宾。
但三毛却一往情深,他在信中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最后一次三毛写给洛宾的信的最后两行是这样写的:“洛宾!我走了,祝福我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谢谢!”署名“平平”
三毛离开王洛宾后的第121天,1991年的1月5日在台北自缢身亡。
那个震惊全世界华人的悲剧消息,摧毁了王洛宾的心理屏障。老人迟暮的心,燃起了爱的烈火。 噩耗传来,王洛宾极度震惊,他一瓶接一瓶地喝烈度白酒,他希望在酒精中麻醉自己。
大悲大痛之中,王洛宾写下了他晚年最后一首情歌:
《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洛宾在永远等待。等待着有一天,飞过海峡,去三毛的坟前献一束丁香,唱一曲《等待》……
问好!
“追求艺术的一生有时也许是寂寞孤独的”
有时人也需要些寂寞和孤独
谢谢分享,Rebe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