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要在马英九的身上寄托两岸统一的理想

(2008-02-01 13:04:06) 下一个

  中国国民党台湾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表示,如果当选,八年之内不与大陆谈统一议题。所以,把统一的希望寄托在马英九身上是不现实的。也有人说,这是马英九的选举语言。其实不然,分析马英九以前的言行,就会发现,他根本就不想与大陆统一。

  马英九在1995年曾表示,两岸未来如要统一,最起码应在两岸都是民主社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如果大陆不民主,两岸就很难谈统一。

  马英九接受日本《读卖新闻》、NHK电视台和共同社3家日本媒体专访,马英九说,他反“法理上的台独”,亦即将中华民国改名为“台湾国”,或将中华民国领土缩减至“台澎金马地区”,因为这些都不符宪法的规定。

  他也反对大陆的“一国两制”,因为宪法明文规定,中国人应统一在一个制度下,而非两个不同制度下。

  此外,马英九接受美联社专访时认为,胡锦涛对台政策,表现的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硬”是指他将不惜使用武力来对付“台独”;在“软”的方面,取消台湾水果销往大陆的关税;调降台湾学生在大陆就读的学费等政策。

  马英九也认为,上次台湾“国会”选举时,北京方面态度低调、中立,表现出不介入台湾选举和内政的态度,由此种种可见胡锦涛比前任大陆领导人“精明多了”。

  他指出,大陆方面反“台独”立场坚定,但也并未意图使两岸立即统一。他说,他希望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把1949年分裂的台湾和大陆带向和解的道路。

  马英九接受东森亚洲新闻台“全球大聚焦”节目专访时,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分合,都免不了要打一仗,才能解决,但这次他相信两岸的人民都有足够的智慧可以避免战争,就可解决问题,但他强调,他不会放弃立场

  马英九强调,将来他的政策,一定清楚不反复,他不会放弃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的理想。

  马英九提出了三通的时间表,他表示,只要国民党赢回政权,相信在2年内应该可以三通,因为这样能使台湾成为台商的“全球营运中心”以及外商的“亚太营运中心”,对台湾相当有利。

  别在马英九身上寄托两岸很快统一的理想

  从2005年7月16日当选国民党主席以后,马英九所展现的领袖型魅力,在台湾社会已经实质性地造成一股“马英九旋风”,或者说是一种“马英九现象”,这股旋风也给民进党的执政者带来一种“下马威”的震撼性效果。

  让执政的陈水扁感到可能被马英九提前“跛脚”(失去权威),而不是因为民进党的接班人之争,让他可能提前“跛脚化”的效应。

  在马英九接受媒体访问的有限素材中,他所说过的话,不外乎有“反共不反中”、“大陆不民主不谈统一”。他“反对台独,反对法理上的台独”、“反对一国两制”。他主张国民党应该提出“台湾论述”,并声称“先连结台湾才有中国”。

  对于两岸的发展他说:“国民党取得政权,两年内可以进行两岸三通”。他赞扬“胡锦涛比前任大陆领导人精明多了”,对于台湾主权的问题,他说到“主权问题只能被处理,不能被解决”等。

  从他所说过的这些话语之中,似乎存在着既怕统,也怕独;既想三通,又不愿意跟大陆共同“解决”台湾主权问题的矛盾心态,这些个矛盾心态,其实是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的身份,想要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思维,多了一层顾忌与如履薄冰的心情。

  马英九在竞选中甚至提出要与中共签订和平条约,维持现状100年!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独”论吗?反独只是一种手段来吸引蓝军。

  当然,如果要从这些话语中来解析“马英九现象”也有它的一些蛛丝马迹存在,这个现象可以把它归纳为“新保守主义的理念”、“新本土精神”以及“开明专制的崇拜”等三种思考。

  “温和、理性”的复兴让台湾人民重回过去光荣的记忆

  首先就以“新保守主义的理念”来看,所谓“新保守主义”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时代所出现的一种意识型态,在政治上重视温和、理性的改革;经济上重视中产阶级的价值,希望从减税中帮助中产阶级开创更多利润,以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在国际关系上则是采取反苏、反共的立场,却不跟敌人直接对抗的战略。

  这种意识型比较符合国民党蒋经国以来在台湾的统治模式,马英九代表这条路线的复兴。观察马英九过去的作为,大体可以把它简化为“温和、理性、保守、追求繁荣、反共而不反中”的路线。马英九采取这条路线,对抗民进党采取激进改革,快速进行国营企业民营化让台湾经济陷入停滞、负增长、以及失业率高涨的现象。马英九重新找回国民党执政时期那种“新保守主义”的精神,让台湾人民在经济的泥淖中找到过去光荣的记忆。

  新台湾人精神

  其次是“新本土精神”。马英九在政治上的启蒙期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蒋经国主政时期。当时台湾处在经济高增长期,使得一股中产阶级的新兴力量开始触动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底层。80年代以后,台湾内部的反抗运动就从市民社会推展开来。台湾借着社会的急遽变化,由中产阶级逐步推动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化。

  因80年代台湾社会的转型是以新兴中产阶级为主体,跟海外势力支持民进党的“台独”运动,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必然的关系。民进党成立以后,体察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并不是扶持“台独”的海外势力,因后来所追求的“住民自决理论”中也体现出台独不是惟一选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百川 回复 悄悄话 台湾的选举非常有戏剧性,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明招暗箭齐发好不热闹.其实台湾的选民最终选谁?关键要看台湾的选民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抛开选民各自的政见不说,如果从台湾本地选民的最高利益为考谅,目前那就选马英九了,原因很简单,在台湾目前的政坛,象马英九式的政治人物实在太少,马英九是个和平时期里难得的帅才,能力和人品比其他候选人高不少,眼界也宽阔和长远.如果主政,会让台湾的经济和民生改善有望.但对大陆而言,就十分不利了,有人肯定会问:WHY?原因很简单,台湾经济越好,综合实力越强,回归大陆的难度越高,谁愿意多个太上皇管?如果马英九主政个一两届,把台湾的经济搞好了,赶上甚至超过以前的"民国时代",大陆收回台湾的难度就越高.因为台湾与大陆讨价还价的余地越大!为大陆郁闷中....
如果台湾选民想尽快和平回归大陆的怀抱,那就一定要选谢长廷了!肯定有太多的台湾选民特别是深蓝选民要闷纳了?同样要问:WHY?原因同样简单.谢代表的民进党在2000年刚上台的时候,台湾选民特别是部分深绿选民对其充满了期待和梦想,简单说有两点:一是期望台湾经济能更上层楼,最好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大伙日子更好过些,也就是所谓的肉肥汤也肥吧.其二是希望台湾有可能宣布独立,至少期望值较从前要大一些(注:宣布独立可能,但能否真正独立,那就没谱了!).民进党的"屙便"刚上台时,还真让大陆方面紧张了一小阵,因为当时大陆武力收复台湾的时机并不成熟,如果那时台湾宣布独立,大陆收复台湾的代价甚巨呀!可是经过接近8年的执政,大陆对民进党的底细已经摸的底掉,搞经济吗,那两下大家都看明白了,实在无需再恭维了,好在"屙便"再差,那也是咱台湾选民自己的"儿子"吗,不肖子孙糟蹋了衣食父母的家底,也只能暗叹家门不幸也.谁让咱自己选出来的"儿子"给败了家呐!至于原来还指望"屙便"能宣布独立,至少让咱们这些台湾本土的爹妈,主要是深绿选民(诸位看官明查:台湾的那些衣食父母,那可比'屙便"的亲爹亲妈都亲呐,由原来上台前的穷小子,转眼"屙便"就真他妈的有钱了呀,对"屙便"之流而言,这些"爹妈们"哪能不顾呢,谁会不真心实意的守护台湾呐呢?只可惜这"屙便"是投错了行,俗话说男人别投错了行,女人别嫁错了郎,如果"屙便"只做个县长,市长的,钱照样也不少捞,日子可就比现在滋润多了,是吧,不但是钞票多多,美人上起来也容易的多,可谓财色双收.风险也小的多,哪象现在这样,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捞着了钱也没什么地方好花滴,多郁闷啊,加上那"便嫂"身体那状况,真让大家伙为"屙便"这小子着急,你说他压抑了那么久又没地方放,可能比没捞着钱还急吧?那是后话了.)花了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之后也能让台湾的选民大部分是绿民在精神上亢奋一回,也值了呀!只可惜这回台湾绿民物质文明风而无收,精神文明也没见着.只能叹息中(同情中).....至于大陆方面,心理上可就塌实多了,什么台湾的"爹"呀还是"儿"呀的统统都是江湖小混混,骗吃骗喝是高手之后呢,"统啊,独啊地支票"也就是"逗你玩"后就跳票了,"台独是假,捞钱是真!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跟这类"台独"小骗子之流大陆方面是不会花太多精力多扯淡了,大陆方面现在是真心希望民进党之流的小丑政客当选,由他们再多忽悠和主政个几届,等把台湾的经济和社会折腾的和大陆方面差不离了,到那时,什么跳楼的,烧碳的,跳海的,吃错药的,上错床地都让台湾选民见多不怪时,大陆收回台湾就容易多了,这就是自古所说的官逼民反呀!因此说来,你说大陆现在那可真是巴不地不希望"泄长挺"之流能早日当选呢!因此说,想早日回归大陆怀抱的台湾同胞们,你们可千万要投谢长廷丫.而且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大陆方面准备在322台湾地区大选前配合一下自己特别中意的谢长廷,届时将会在台湾及世界各地华人关注的媒体上发布整版广告呢,广告语也倍简单:马英九,大陆人民支持你!
由于中文水准实在有限,文中难免有用词不当的和还有就是错别字了,尚请诸位网友看官多多海涵,全当新版的戏说了,欢迎拍砖和指教,但拒绝漫骂和人身攻击.台湾大选之系列由百川发自美国华盛顿.如有其它疑惑,欢迎提问,其它精彩内容,且听下回分解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