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完我没有说"wow",但是只要有机会绝对会多看几遍的片子。
A.G.上映首周就打破N项记录,受到一片褒扬,是名副其实的秋冬巨片。既然大部分都是一片褒扬之声,我就把这少许说了也多余的赞美之词留到最后,来唱唱少许反调。当然不是反两位头牌和导演的调,而是反这个剧本、故事的调。
**美化 Glorification**
很多的讨论都在说片子过多地美化了Frank Lucas (Denzel Washing饰)这个把用烈士的棺材走私上百公斤的毒品、骗取压榨着穷人们血汗钱的大毒枭。影片中除了寥寥几个镜头展示着遭受毒品折磨的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浅显的语言明目张胆地“暗示”观众说,这个Frank其实只要行事得当,完全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而乐得逍遥。加上最后Frank和Richie Roberts (Russell Crowe饰)看起来非常快乐的合作,影片的正义倾向性是非常模糊。
更令人“发指”的是,还要冠冕堂皇地冠上这个“American”的名字,影片俨然成了鼓励大家不择手段赚钱实现美国梦(注意:低调行事小心警察)的“励志片”。不过看电影的大家都是成年人,黑白好坏心里自然有杆秤。电影嘛,看个热闹而已;总是要和什么什么意义扯上边其实很没有意思。再说了,《教父》《疤面人》《赌场》如何教育大家不要做黑帮了吗?所以,要用这一点来唱A.G.的反调牵强、不妥。
**重生 Reborn**
把片子本身放在一旁,先来谈谈这个片子一波三折的出生史,这选角的结果和最终片子的性状密切相关。
**抢滩 Competition**
所谓“平行进行”,就是两条线索表观上几乎完全没有交集,离全片结束大约不到10分钟左右才正式并轨(Richie对步出大门的Frank奸诈地一笑为标志),让人感觉似乎在看讲述同一时期的两部电影。整个剧情不断地两头穿插交代,虽说导演尽可能地让两边的故事有所联系,但是事实上的距离让众多的转接难免偶尔生硬,直接的后果是感觉上的支离破碎和繁复冗长–看到一半睡着或者不断看表的同学肯定有此感觉。 把一个剧本如此处理,自然是考虑到两位同等大牌,完全不能委屈了其中一位的缘故。然而两位在影片中同等重要的影帝男主角根本没有面对面飚戏的机会(最后那几乎没有对话的5分钟显然不过瘾),非常令俺失望。另外,由于要照顾到时间分配,故事真正的主线 – Frank Lucas这头 –在时间上感觉跳跃,血淋淋的发家过程交代相当粗线条(e.g. 他不是要向参加葬礼的人要钱么?怎么要的?买毒品的第一笔巨款哪里来的?),大概便成了我开篇说到“过度美化”的抱怨的最初来源。当然,老Scott牛X之处这里体现出来,他在这不多的时间里穿插着用几个特点鲜明的小故事来勾画Frank的智慧、心计、残忍甚至偶尔却致命的脆弱的一面。人物是刻画出来了,故事的背景却被弱化了。
**刻画 Portrait**
话说回来,这两位头牌的表演实在是让人心悦诚服,看着任何一位在屏幕上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Washington的表演我这通篇零碎有提到,多说也说不出花来。Crowe这回演一个表里如一的(生活作风除外)正义的好警察,虽然角色不如《3:10 to Yuma | 决斗犹马镇》复杂,但是这后者里故事的硬伤让Crowe的任何表演尝试都显得突兀。在A.G.里Crowe如鱼得水,表情动作手到擒来,虽然有老纽约们说他是“带着澳洲和纽约混合口音”的Richie,我是自然听不出也不会去理那套。
角色演员里我最看好演坏警察头子的Josh Brolin和Frank的老妈妈Ruby Dee。前者腐败至骨,后者智慧纯朴,实在是两位大红花旁边难得的绿叶。Cuba Gooding Jr.的一场戏也是相当的夸张。相对的,Lucas的弟弟和老婆两位却一个是小闷罐(小有名气的Chiwetel Ejiofor)、一个是大摆设,表演成功指数在这二位出场时便猛降(以后者居首),遗憾啊遗憾。
Washington/Crowe的台词都相当出彩,相信以后的回顾都会在其中找出相当多的经典。我最喜欢这一句话,有性格之极:
“Bumpywas rich, but he wasn't white man rich. See, he wasn't wealthy. Hedidn't own his own company, he thought he did, but he didn't. He justmanaged it. White man owned it, so they owned him … Nobody owns methough.”
不过小心点,搞不好又要被人说是美化罪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