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中国西北行 之五 寻访故土的路上

(2007-10-20 08:13:07) 下一个

在假期即将结束前,我陪同朋友去寻访他们的故土,计划行程两天。我们一行十人两辆车出发了。一路欢歌笑语,一路观赏大西北的风光。
这时路边的向日葵已快要成熟,沉甸甸地低着头。我们忍不住停下车,来到这片金黄的田野,在暧暧的阳光中,我们大口地呼吸,把向日葵的清香送到全身每一个地方。

看看多么沉重啊,收获也是很辛苦的哦

在田边我看到这种植物,他们告诉我这是水蓬,里面含有碱,以前他们没有肥皂、洗衣粉的时候用这个洗衣服。这种植物晒干了磨成粉,就是做牛肉拉面的蓬灰,放了蓬灰面就可以拉成丝而不断。



这种植物叫灰条。

又往前走了几公里,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片瓜地。人们告诉我这就是砂地瓜,非常的甜。地里种的除了西瓜还有籽瓜(也叫“打瓜”――音)。

看到这样一地的青翠欲滴的大西瓜,我们(主要是我)欢呼起来,立刻冲进瓜地,摆出各种姿势和大西瓜们合影留念。合影完毕我们一行人又稀里哗拉,戚里夸查消灭了四个大西瓜,大块朵颐。又在车上带了四个大西瓜。西瓜是我水果中的最爱,只要有西瓜其他水果我都可以不吃。而这砂地西瓜,那个甜,那个脆,那个水 …… 。切的时候刀一碰到皮,整个西瓜就脆生生地裂开了。

在当地西瓜有另一种有特色的吃法,和炒面一起吃。炒面就是收获的麦子,先炒熟炒香,再磨成粉。然后和西瓜这样拌起来吃。很有地方特色,但我觉得有点干,再多加些西瓜他们说就变味了,不是他们的吃法了。

这是炒面和西瓜


挖几块红红的西瓜瓤,加入炒面。


搅拌成这样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干中带水,很有特色。


甜蜜的西瓜,甜蜜的生活,瞧这俩笑的多甜蜜

看瓜的是一个 20 岁左右瘦瘦高高的小伙子,在瓜地边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土棚,他就住在那里面,里面还停着一辆摩托车,看来是他的交通工具。陪伴他的是一条大狗,在我们到了以后一直在不停地叫。

它看上去很凶,不敢太靠近。

和小伙子做伴的还有这只刺猬,它躲在地上挖的一个坑里,小伙说这是他抓到的。让我想到了鲁迅在润土中描写的刺猹的一幕。也许这只刺猬是来偷吃西瓜被捉到的。

小伙子也给刺猬准备了吃的,这种应该是蜥蜴的一种吧,小伙子捉来喂刺猬。

当我们每个人都肚圆如西瓜时,我们又继续赶路了。朋友对这里很熟悉,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清朝的烽火台,是照片上方的那个。下面是个人家,墙上刷着广告,很醒目。

朋友们说今年雨水较好,草长得比往年好。在我看来乃是黄土裸露,草皮斑秃。





这是西气东输的一个点。


近一点看,当地农民还没能用上天然气。


又走了一段,草长的好一些,有些草地的感觉了。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些这样平坦的地带,这就是之前他们常跟我提起的砂地,他们以前就在这种土地上耕种。我一直以为是沙地,不明白在沙子里怎么种庄稼,怎么灌溉。原来是一字之差。这种砂地就是土里掺着拳头大小的石头,这都是从附近的山上挖来铺成了。这种挖砂的活是当年他们干得最苦一活之一。




我们和这块地的主人攀谈。这是一对中年夫妻。砂已经铺就,他们在耕地。地耕平整就可以下种了。我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住人的房舍,我问他们住哪,男人向西边指了指说:不远,十多里地。天很干热,男人晒得黑黑的,脸上是朴实的笑,女人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一直不停地忙着,头上捂着头巾,依然遮不住黑红的脸庞。现在许许多多的农村的青壮年都涌向城市,他们依然耕耘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在心底深深地向他们致敬。

这就是挖完砂后留下的一个大砂坑。

边上盛开着这样的小花

干热的空气中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嗒嗒地飞,声音很响,此起彼伏。朋友告诉我就是这种东西在飞,我们知道却没有见过的,蚂蚱,也就是蝗虫,多了就成灾了。
 
想逃跑,抓住它。

近一点看看它张牙舞爪的样子。


这种植物是骆驼蓬,那些黑的东西是它的种子,等待明年继续繁衍生息。


这种植物可以用来绑扎成用来扫炕的刷子。


和芨芨草有点象,芨芨草是扎扫帚的,可惜一时竟没找到芨芨草。


接下来我看到许多已经种上东西或已经收获了的砂地。这是已经收割了的麦地,一个一个的麦垛。大家开玩笑,可以躲到麦垛里去谈恋爱了。



这是胡麻地。胡麻是一种“ 亚麻科植物亚麻 Li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系一年生草木”。 胡麻籽形状像芝麻籽,比芝麻籽大,主要用于榨油,人们还把胡麻籽磨碎蒸花卷,非常好吃。



这是收获后晾晒的胡麻垛。
 

这是一捆胡麻。
 

近距离看一下胡麻籽是这样的,很漂亮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