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大坝还是要生态平衡?永远的矛盾,痛苦的选择

(2005-04-11 20:35:21) 下一个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5-04-10 18:51:53    
 


 
 
 尽管我赞成任何大坝,因为我相信那些有专业精神的人会认真考虑大坝的负面影响,谁不想取最大价值呢?

接触过自然之友,跟他们一起讨论过NGO的作用,领头的就是梁思成和林薇因的儿子。他们做过很多好事,著名的有保护西藏藏藏羚羊。他们作为NGO组织对中国社会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更不能否定。方舟子基本观点我赞成,但是对于NGO的性质未能理解。

建设以满足生存需要,还是保护环境(生态平衡与文物)一直是尖锐的矛盾,看欧美日本的环境,我们都恨中国环境遭受破坏,但是考虑的这种破坏的后果是养活(注意我用的是养活)十几亿人民,这种破坏则有双重性。其实欧美和日本社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记得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公害(后来称作环境保护问题)问题。如果不是,环境科学也不会发展成今天的重要学科。这样的事实说明,中国好像绕不开类似的道路:先“破坏”环境,等有钱了再修复环境,在条件好的地方其实这种修复已经开始。尽管环境修复很困难,但是并非不可修复。这种发展优先的观念是很受环保人士批判的,但是世界各国都不得不走这样的道路,至少说明,人类智慧迄今为止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有一种告诫语重心长:今天如果不用1块钱保护环境,明天要用100块钱来修复环境。似乎很中肯,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如果今天不发展建设,连一块钱都拿不出来,而如果开发,明天能有1000块钱,结果拿出100块钱来修复环境也不是问题。这个问题很象教育问题,经济优先还是教育优先(如果不能并举?),无论你心里怎么期望,事实是,必须经济优先,否则永远没有大办教育的能力。有人会问,难道就要今天的人们忍受恶劣的环境等待明天吗?似乎是委屈了点,但是,如果想到,因此可以让那些一家人盖一条被子的家庭能走向温饱,这种损害甚至是道德的。

环保是有钱也有闲人的话题,很崇高,也很花钱,如果环境的“损害”程度不危及人类生命,或者不是永远不可以修复的(人类能做到任何事情),暂时的损害是发展的成本。我们需要环保人士,否则那些为了个别企业利益不惜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唯利是图之人就没有任何压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楚,那些环保人士所处的立场。如果他们也是一家只盖一条被子的话,不会那么起劲反对建大坝(他们好像反对建任何大坝),而决策者们不得不考虑那些温饱不知的人群,尽力给他们提供公平一点的生存条件。让反对的声音总是存在,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海姑娘 回复 悄悄话 上次看三峡大坝的景象很雄伟,我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