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红豆豆和二瞒谈诗有感,谈诗的思维的操练

(2004-12-11 21:19:19) 下一个
文章来源: 饶舌 于 2004-12-09 10:17:35 二瞒以为红豆豆对诗意(诗的灵感,意念和原初的结构)的随手记录很简单,我想说的是貌似简单,其实不然。没有长期的操练,做不到合适的记录,也就是说记录用的语言和思维都不会是诗的,比如写成日记和散文了。 其实画家也是如此,随手用素描或者简单的油彩记录,有的时候这种记录本身会是成熟的作品。很多素描经典是画家的随手记录。 画家在众多的随手记录里面,发展了对光与色的感觉(特别强调一下,素描对光与色的感觉培养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当初学画的时候,老师不让在素描没有过关的时候使用油彩,因为油彩表现的光与色很不容易控制,可能色彩斑斓会掩饰你的对光与色的误觉。所以很多伟大画家,一生都在操练素描。 我想对诗人或者写诗的人最重要的也是每天至少是经常做类似的素描操练。不要追求每一首诗都是成型的作品,不要去修改每一首诗,不是每一次冲动和每一点灵感都可以通向成熟的作品。当你首先不在意一首诗是不是成型作品的时候,你会把精力指向诗的内核---意境,意象或者诸如此类。每次刺激你的东西是后来成为诗的灵魂的东西,如果你对那种刺激不敏感,或者敏感却不能把握,没有把它转化成诗的能力,你永远写不好诗。 诗的语言和结构相对于它的灵魂,有如油彩对于你对光和色的感觉,如果你对光和色没有独特的理解,你的油彩再斑斓,也不能让你的画成为好作品。伟大画家和画匠的区别就是他们对光与色有独特的理解。对于诗人来说就是对现实有一种诗话的能力:迅速把冲动和感觉转化成意象或者意境或者诸如此类。 注:不是所有的诗都讲意境和意象,我怀疑那是好诗,包括很多大诗人,并不遵循那条线路。有一些光辉的诗句,甚至不是从被承认的基本类型中出来的。很多诗是把很好精彩的句子用一种非诗的手法关联在一起的,其实就是堆砌。席慕蓉的诗就属于这类,当年北岛那批诗人也有很多如此,外国现代派诗人里面也有代表。这跟绘画的发展很类似,印象派以后出现了很多更现代的画派,其中有的成功了,有的热闹了一阵就消失了。虽然代表人物被记住了,那种绘画形式却被放弃了。伟大诗人是他们那个时代高举的,并不是每个伟大诗人对后人有同样的影响力,这是我重读外国现代派诗歌的感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