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人生

这里是《常青人生》论坛的文库
博文

我的小学可能是北京最古老的小学了,她的前身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顺天府学,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名字叫府学胡同小学。
学校的大门,礼堂,教室,办公室大都是古代风格的建筑,伴随着不时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更使校园增添了几分学苑的肃穆和书卷气。
在校园中一个独立的院落里,还有一个文天祥祠。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朽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能不能跳级的过程中,我唯一担心的是能不能跳,一点也没想过是不是跟的上。不是有实力,是"无知者无畏"。在充分品尝了跳级成功的喜悦之后,接踵而来的巨大压力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阶段。
那一年我十三岁。个子突然串得象个大人,尽管班里同学都比我要大上两岁,可倒霉的我比绝大多数人都高。这已经够让我自卑的了。加上基础差,又不懂这里的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时候随父母搬家到一个新城市。在原来的城市上的是7年级,按理应该转入新城市的初中二年级。可去教育局办手续时碰到个特笨的办事员,他不知道7年级是个什么东西,又见我竖着瘦高的个子,就说,我们这儿没有7年级,你应该上高一。我心里狂喜,高中生啊,那不就是知识分子了吗?我用极大的毅力忍住汹涌而至的喜悦。带我去的是爸爸单位的叔叔。他疑惑的看看我,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女孩子也打架啊?当然打了!
我看过别的女孩子打架,一般都是揪头发、抓脸、撕衣服。。。。。我从小就胆子小,看见打架骂人的场面就躲的远远的。
终于有一天,我。。。我也打架了!很遥远的故事了,文革早期的故事~~~~
那时我大概有10岁左右的样子大。正赶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文攻武卫闹的正凶的时期,不光大人闹腾,连很纯真的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还记得小时候唱的这个童谣吗?
那年,我和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进了学校的大门!真正成了一年级的小豆包!
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脖子上带的红领巾可羡慕啦!就想着啥时我们这些新同学也能戴上红领巾呀?
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说:明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要来咱们班,每个大哥哥大姐姐将在我们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生下来56天就进了托儿所,在北京时一直上的是全托,一个星期回家一趟。到了镇江,我又进了镇江地区机关幼儿园,还是全托。后期上幼儿园都是自己走去的。有一次去的路上,被一个骑车的人撞倒,前轮从背上压过,当时胸前口袋装有一个核桃,被撞后胸口疼得最凶。撞我的人见我还活著,骑车就走了。不知那人事后怎么想的。
到了镇江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今天是美国劳工节,巧得很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开学日。在家过长周末,突然意识到40年前就是在9月1日这一天我走进了中学校门。到我们初中该毕业的那年,北京市教育系统改为春季入学,为了与招生时间衔接,我们要等到冬季才能毕业,也就是说我们那几届的中学生都多上了半年初中。那是刚刚复课闹革命的年代,是读书无用的年代,虽然我们多上了半年初中,学到的文化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翻篇旧文来参加活动~~~这篇算是在网上正二八经地码的第一篇作文。那时候连拼音都忘光了,费了好大力气才打完。现在读着,怎一个‘涩’字了得!没时间重写,大家凑合看吧:))
((图画:秋韵)
上中学时,跟我最好的有四个女同学。小城四面环山。学校座落在山肩上,她们几家都住山脚,每天两次爬几百级石阶去上学。我家在山腰,下午去上课时我常在半路等她们,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次收到信,给我一个人的信,而且不是由大人转交的,是在小学六年级,来信的是史纯敏,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
我们这个小学地处武汉最繁华的江汉路,也是商业区,这是往好的说,按现在的标准,说是贫民窟也不太离谱。史和其它的孩子明显地不一样,稍带白皙的脸,留一对长长的辫子,我并不知道她父母的职业,但是我去过她的家,不是很大,却是收拾的非常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听前面两位大侠唱的样板戏,又把我带回那看样板戏的年代。
我们这代人是在文革中长大的,那时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全国的文艺活动只有八部样板戏,外加《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两部电影。因此样板戏和电影中的每句台词都变成了经典。直到现在的汉语中还留下了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三爷,今儿个有我没他,有他没我!”“老九不能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