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境心影录

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博文
(2018-08-22 18:14:39)

作者:史遇春据说,所谓的“封建”,是从西周开始的。周王朝在消灭了殷商以后,为了江山的稳固,将自己的同姓分封于不同的地方,试图以血亲为联络,以减少异姓杀伐的祸乱。周武王同母兄弟的数量,据太史公说,一共是有十个人。武王在取得天下之后,这些至亲当然是他优先分封的对象。这十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叫做振铎,因为他是武王的弟弟,大家都尊称他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21 17:55:58)

作者:史遇春大汉王朝的创立者,后世都称其为高祖刘邦。其人出身农家,后来在乱世之中,因缘际会,而成为一个朝代的开国元君。不知是人类的通病,还是中国人特有的德性:总是喜欢仰望权贵,带着“有色眼镜”膜拜一切被“光芒”笼罩的“名人”。历史是既成的事实,历史不容假设。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今天在这里涂鸦,我还是忍不住假设一番。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作者:史遇春百无聊奈的时光,总会让人情思迷离。无法排遣的思绪,常常使人忘了岁月的长短,不知道这日子过得是快还是慢。尘缘俗事,会让人心思烦乱,也会让人情意绵绵。那种让人百般无奈的感觉,很多时候会让人想到逃离;同时,那种让人牵肠挂肚的感觉,又会让人沉溺其中,欲罢不能。淡淡的尘在柔柔的光中舞,犹如轻烟弥漫于四野,行走其间,烟气袭人,让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19 18:37:44)

作者:史遇春《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虽然,我对庄子“混沌”的大义不甚明了。但是,就对“混沌”字面意思的粗浅认识,我觉得,自己本身的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作者:史遇春明朝末年,各种苛刻的政策纷纷出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摊派名目繁复的苛捐杂税。而这些苛捐杂税,最主要的是用作军费。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叛乱,耗掉的不仅仅是人命,更需要靡费大量的金钱。这种恶劣的现实状况,实质的表现就是人民生活异常穷困,社会财富极度匮乏。满人入主中国以后,为了赢得民心,当然,也是为了缓解社会面临的种种困局,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就是酱缸文化。对于此说,我不敢苟同。如果仅用“酱缸”二字来概括中国文化,似乎失之偏颇。中国文化能够绵延千余年而不死,应该自有她的辉光在,这毋需我在此赘言。时至今日,中国文化在多次惨遭荼毒之后,命悬一线,气若游丝。即便如此,我也不悲观、不失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气脉之弱,今日不是首次,猜想大概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谙尽孤眠滋味”对于有点文学意兴的人来说,仅看这一句六字,就可以浮想联翩。如果要论表现感情的技巧与艺术,这一句六个字,比起时下那些动不动就“飚泪”的做作与煽情来,真不知要含蓄多少、深情多少、“温柔敦厚”多少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和中国历史中的各代先贤一样,在我印象中,都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15 18:01:06)

作者:史遇春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在巡游途中忽然暴亡,这位希望长生不死的君主,最终还是没有扭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但死了,而且还因为死得时间点不好、死得太突然,给臭掉了。秦始皇虽然死得突然,但是从历史的载记来看,他对后事的安排,还没有乱到没有章法。其实,秦始皇很早就知道他是会死去的,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营建自己的万年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世事如流水,前行不止;时间似穿梭,转瞬即逝。岁月,会把容颜洗刷成苍老;世事,却让此心愈加坚毅。自从一睹三塔湖的静美容姿之后,这二、三年间,三塔湖的景致风物,会时不时闪现脑际、浮于眼前。算算时间,今天重游三塔湖,已经有整整三年的光阴从身边溜走了。湖边的春色依旧迷人,那清清的湖水,静静地犹如端庄的处子;那青青的水草,柔柔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二)除了定期帮祖母打扫庙内反的卫生,还有两件事是我最喜欢做的:一件是跟着祖母念唱佛经,一是替代祖母焚香礼佛。老人们在庙内聚会时,会念诵一些发源于民间的所谓的“佛”。之所以称之为“佛”,大概是为了区别于“经”。可以说,“经”是正襟危坐的学院派的佛法大义的文字;而“佛”则是民间草根性的述说佛法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