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盼春来归--写给父亲节
文章来源: 六脉神剑2007-06-16 09:36:43

上大学的时候,走之前爸爸总是问我学期中间要不要回去,比如秋季的十一春季的五一。那时候我好象贪玩没有怎么回去,他也没有再说。我现在想他肯定很希望我回去,但当爸爸的就是这样,心里想什么,不见得说出来。

两年前去渥太华,在大学同学阿冬家住了两天。阿冬出国费了些周折,先在加拿大落脚,不大习惯那里长时见的寒冷想换地方,后来认识了一位善良能干也很漂亮的中国女孩子,不知不觉便在北国扎下了根。我去的时候阿冬的爸爸恰好在。他在国内是航天部的一位高工。阿冬上班时我就和老爷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河吃西瓜聊天。他给我讲阿冬小时候的很多趣事,阿冬的妈妈早早去世,估计老头很少跟人说,作为阿冬同学的我几乎是最佳的聊天对象。看得出老头心里讲这些又高兴又有些淡淡的伤感,不知道是因为老伴没有能够看到这些,还是因为他很快就要回去。下午阿冬回来我们就爷仨一起在阳台上喝口啤酒迎着傍晚的凉风随便说两句。淡淡的感觉有点象看"Sideways"。做饭时,老爷子坚决不让我们动手,说我和阿冬好不容易见一面,一边聊天去吧,连碗都不让我洗。父亲给你的感觉就是这样,说也说不上来,可是你总能感到他的存在。

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跟同学一起聚会聊天。有个同学的太太宁从六七岁没了妈妈,一直是和爸爸两个人过的。她的性格有男孩子的开朗,但也丝毫不失女孩子的可爱。宁讲了从小到大很多和爸爸的故事。她说有一天爸爸半夜发高烧几乎不省人事,她几乎要吓死了,大概她的感觉是失去了妈妈又要失去爸爸。多数时候她很快乐。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跟同学提到看见一双好看的红雨鞋,爸爸听到了,偷偷地满城找,在她生日的时候给了她。还有高三的时候,尽管平时已经吃得很好了,可是几乎天天晚上爸爸给她开小灶。宁说这些事的时候处处透露着满足和自豪。虽然早早地没了母亲,可是她的生活里充满了阳光。

小琳的父亲也有些类似。她们一家刚来美国的时候条件很艰苦。小琳的爸爸要从东部毕业到西部工作,准备开车横穿美国大陆。小琳的妹妹也就十几岁,给爸爸做了 16 个 sandwich 装在一个 cooler 里,爸爸一路上不住店不去商店买吃的,两千多mile只一个人,批星戴月只开了三天,累了就找个 service area 在车里趴一会儿,靠着 16 个 sandwich 到了西岸。小琳说到爸爸开过Rocky Mountains,初生的太阳冉冉升起,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感动。或许有到达彼岸的激动,或许有对女儿和其他家人的思念。对一个长途跋涉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小女儿亲手做的 sandwich更贴心的呢?

刚出国时觉得母亲节父亲节不过是商人们制造出来的赚钱把戏,中国人没有不也很好?现在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MBA 班上有个美国同学说她这个周末不能讨论作业,必须回家过父亲节,其他人几乎同时说没问题。

那天听刀郎的雁南飞,听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盼归的声音象恋人又象父亲。刀郎的歌对爱和爱情有另外一种解读,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是一种雄性粗犷的浪漫。不说一个爱字,可是质朴的爱无处不在。

突然想起了高中时前面座位上那个跳阿里山的姑娘的马妍从小没了爸爸,大学里两个女生也是如此,另外一个贫困山区的男生大学期间父母相继去世,他 / 她们在父亲节时该是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