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三 – 重建依附关系
文章来源: 盈袖20062009-05-07 21:31:53

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小时候和孩子相比,以此来指责孩子做得不好,但他们没有认识到现代生活的环境也和他们小时候大相径庭,孩子的活动和行为当然也会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区别是家庭的缩小化以及人和人关系的相对松散。以前的家庭比较大,有时祖父辈和叔伯阿姨也和小家庭生活在一起,或常常来往,邻里关系也更密切。孩子的成长环境里有较多的成年人,给他们关心,做他们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和生活圈子产生依附关系( ATTACHMENT )。因为这种依附关系大人对孩子有更多的影响力,孩子依附大人,会愿意按他们的指示做一些事情,来得到承认和夸奖。现代社会只有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方仍然在这种环境里抚养孩子。

现代家庭里父母通常比较忙,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相对减少,尤其是当父母都工作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附关系渐渐淡化,而越来越倾向于对同伴的依附关系( PEER ORIENTATION )。上学,运动,学习音乐绘画等技巧,加上生日会,夏令营, SLEEPOVER , SUMMER SCHOOL 等各种活动,使得他们和同伴相处的时间最长。网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流行, MSN, FACEBOOK ,都使孩子沉溺其中,与同伴们做大量交流。当孩子的依附关系转向同伴时,他们的注意力都转向同伴,同伴在做什么,什么在同伴群体里流行?他们的努力也多用在得到同伴群体( PEER GROUP )的认可上面。比如孩子无论穿着还是行为上都想显得酷,这完全因为在同伴群体里认可酷,酷的孩子被大家接受和喜欢。

与此同时,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由于依附关系的丧失,孩子已经不愿和父母一起活动;没有了依附关系,孩子不再寻求父母的认可,因而也不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再努力取得父母的欣赏。

科学实验显示,当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的时候,父母教导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自动关闭,不再接受来自父母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无论父母怎么循循善诱,孩子也都置之不理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问题。没有了依附关系,这些现象都是必然的,孩子并没有故意和父母敌对,这是心理和大脑的自然反应。孩子在不同生活方式和环境下长大,他们的行为不可能再和以前的孩子一样。

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就可以理解自己孩子的某些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奖励,惩罚,威胁或者大声呵斥可以改变的。

当父母忙于工作,忙于把孩子送到这里那里学习,活动,而大幅减少和孩子一起度过有质量的时间( QUALITY TIME )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正一点点离自己远去,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每况愈下。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言行,便大发雷霆,可这只能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趋恶化,冷淡,彼此不能沟通。

没有沟通,我们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世界观,行为准则传授给他们;没有了这种依附关系,我们又怎样来影响自己的孩子,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看顾,扶持他们,直到他们真正长大?

所以,当今社会,努力重建孩子对父母,家庭的依附关系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个关系没有重建起来,很多的具体措施都会失去功效。

文中观点来自【 HOLD ON TO YOURS KIDS – WHY PARENTS NEED TO MATTER MORE THAN PEERS 】 BY GORDON NEUFELD, PHD AND GABOR MATÉ, MD. 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 MR. GABOR MATÉ 的演讲会,折服于他新颖的观点,并买了这本书。这个观点对我帮助很大,让我理解和接受了女儿有时不听话的现实,并且开始在正确的方向寻求解决,并实践。

子女教育 - 开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2&postID=32594
子女教育 一 - 成功心态的培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7261
子女教育 二 - 父母的成长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