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肉卷那些事
文章来源: 麦姐2022-02-06 04:51:39

文城春节美食活动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了,回顾这十天来在城中的热闹欢笑,回味无穷,留恋忘返;赏读那篇篇过年回忆美文,食指大动,唇齿留香。爆炒挖坑都是爱,八卦灌水皆有情。

当初响应菲儿晓青号召的时候,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就是肉卷,主要是正好赶上同学群里在讨论这个食物。

写文的时候没打算做掩饰,感觉这是春节活动,不用搞那么复杂,猜出来证明大家熟悉我,猜不出来证明我们要加强走动。松松猜我的时候说我是北京人,我告诉松松,俺是兰州人,确实俺是在兰州出生长大。但松松说得也没错,我对北京的感情很深厚,是因为我从上大学到工作在北京待了不短的年头,按王妃的说法我是北京移民。

所以当林下闲人留言说:“麦子不会在文里留下那么多线索。”对不起闲人,我得承认我在家里不厚道地偷笑了,城城有一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当然最终还是没逃过王妃和栀子的法眼,包括后来的松松和佳园。无论猜中与否,大家寻的就是一个乐子。

没想到除了乐子,在学霸神探如林的文城,俺一不小心还获得了竞猜第二名,看来是老天照顾俺们亚太地区,参加竞猜的博主亚太地区只有三名,王妃、无法弄和麦子,势单力薄,给个奖平衡一下。所以娘娘和弄弄,这是咱们亚太集体奖,俺喜滋滋地代咱仨领了奖,挂在俺的后院,欢迎随时来欣赏。

我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厨渣,天天看着乔老爷制作的精美奖品,鼓励自己这个厨渣努力向厨神厨仙们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感谢菲儿晓青王妃,在大流行下给我们带来这么一场云端盛宴!

感谢小声音亮亮妈,设计制作出谋划策一级棒!

感谢巧手乔老爷,奖品做得好,做得妙,文厨们有了闪闪的餐茶具如虎添翼,歌星们有了灿灿的金话筒如鱼得水!

感谢盛开的杜鹃,耗时又费眼的留言集锦让我们重温了当时猜文懵圈的欢乐和挖坑爆炒的偷笑。

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博主、嘉宾和围观的朋友们,疫情下的日子因你们而有滋有味,这个春节因你们而虎虎生风!

  

  

以下是参加活动的竞猜文。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肉卷

要过年了,同学圈里照惯例又开始讨论起各种家乡美食,这次因为一篇怀念当年我们学校食堂肉卷的文章,其中写道:“过去我还一直以为,只有我才对当年大学教工食堂的肉卷情有独钟。其实它是我们那一届毕业生共同的‘情人’,无论男女。” 这篇文章因此勾起了大家对那时我们一起吃过的肉卷的回忆,渐行渐远的青春美味一瞬间涌向舌尖,眼前幻化出那一屉一屉热气腾腾的肉卷。

我放下手机,在家里一念叨,孩子竟然也马上馋兴大发,思念起过去他在北京小学上学时的校园早餐时光,说当初一想到可以去学校吃肉卷,立刻就有了早早去上学的劲头。

依旧喜东方美食的我和已经西化的儿子居然在肉卷上找到了共同点,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曾经吃到的肉卷有多么好吃,和同为带馅的包子馅饼比,肉卷真是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这厢母子俩干聊得热火朝天,那厢孩子爹一言不发,想想他不是北京人,也没在北京上过学,无动于衷也很正常。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爹默默地在晚餐时分推出了这道怀旧餐。他先把面发好,然后把发面揉好擀成大饼,之前准备好的酱香肉馅薄薄地平摊在大饼上,顺一个方向把大饼卷成长条,两头捏一下,最后把这个长条盘成U形放在笼屉中,上锅蒸,中火上汽后蒸二十分钟。

自以为是肉卷铁杆粉的母子俩才第一次知道肉卷,正式名称叫肉龙或懒龙是这样出锅的,枉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

尽管此肉卷非彼肉卷(当年学校食堂的肉卷是烤出来的),但只要是享受美食,我们都是不会拒绝的,而且这种上锅蒸的方式更符合老北京的做法。

孩子爹揭开锅盖,把大长龙拿出来放在案板上切开,顿时房间里香气四溢,儿子和我急慌慌但又小心翼翼地各自拿起一块,轻轻一口咬下去,一层面一层肉,面香肉嫩,从舌尖到腹胃,都服服帖帖,心满意足了。

度娘是这么解释老北京面食懒龙的:“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这天,每家每户要吃懒龙,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还有个说法是古代有一条懶龙,本应主管降雨,却整天睡大觉,不给百姓下雨灌田,百姓们对它恨之入骨,于是就做了一道像懒龙的面食,蒸熟后,家人一起切而食之,以发泄不满。

-------------------------------

这里就端上这盘刚出锅的懒龙,应个景,让我们把新冠病毒当作懒龙切切切,和城中的朋友们分而食之。今天初六,顺祝朋友们六六大顺!

对了,这是不是也算圆的,也是圆食,献给圆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