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弱者生存”的智慧
文章来源: 谦谦美君子2019-05-24 07:48:39

老子“弱者生存”的智慧

(先秦诸子学习笔记之三)

 

我们都知道进化论的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60 年前(1859年)在他的《物种起源》中阐述的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但很可能有人不知道,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老子,他早在2400多年前提出过与“适者生存”截然不同的“弱者生存”的概念。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第33期就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高士传》卷上《商容》记载:“商容,。。。,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知之乎?’老子曰:‘非谓不忘故耶?’容曰:‘过乔木而趋,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译文。商容,据说是老子的老师。商容病得很重,老子去看望他。

老子问:“先生没有什么遗嘱告诉弟子我吗?”

商容说:“正准备对你说呢。过故乡而下车,你知道吗?”

老子说:“不就是说不要忘记故人故乡吗?”

商容说:“过大树而小步跑,你知道吗?”

老子说:“不就是说要尊敬老者吗?”

商容张开口,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还在。”

“我的牙齿还在吗?”

“没有了。”

“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老子说:“是不是说刚强的容易消亡,而柔弱的容易生存?”

商容说:“哈哈,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商容形象地用自己的舌头和牙齿的存亡向弟子传授了“刚亡而弱存”的道理。老子在其后来的《道德经》中更引申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易教授强调这里难就难在“勇于不敢”。世上所有的事都是“一分为二”的,“勇敢”也如此。需要勇敢的时候勇敢,需要退让的时候退让,这才是“天之道”。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的“大勇若怯”,是也。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针对当时有人希望中国“扛旗”和“当头”,邓小平以其丰富的斗争经验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八个字的谋略。这实际上是邓小平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归纳概括高度浓缩后的提法。可能会有人认为那只是应对特殊形势的“权宜之计” ,是“局部性策略方针”。但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页,邓是这样说的:“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他还一口气讲了三个“永远”:“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既然是“国策”又是“永远”,谋略当具有长期战略的指导意义。可以这么说,邓大人的“韬光养晦”就是现代版的“弱者生存”。

在中美贸易硝烟四起的关键时刻,重温老子的“弱者生存” 的智慧,或许能帮助避免“上甘岭”式的你死我活的兵戎相见。

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