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游上海的杂谈琐见
文章来源: 瘦骨乡里有人愁2019-04-25 11:18:53

春假正逢清明,携家回国,在上海停留了两天。魔都的狂名早就贯耳了,正好来看看上国第一都会的荣景。

第一感觉当然是机场和高速。浦东机场也算是不太老的老机场了,硬件当然没啥可说的,老也不差,但是登机口的排列有点缺心眼,好几十个,至少超过六七十个登机口就这么一字排列,虽然有自动步道,也能活活走死人。反正我们转机在这个步道上走了二十来分钟。一定要一字排列也可以,你倒是搞个轨交啥的让大家方便些啊?第一反应是”大而不当“四个字,无由地让我想到了臭名昭著的北京西客站。

从市区进城,高速是没得说,平坦,路边的隔音墙修得也很好,堵车也不太厉害,交通标志和电子信息牌很好,细节做的好,就有了国际都市的风范。

第二感觉当然是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而空气质量好不好的标志,就是你会不会注意到空气质量不好。有点绕,但是你注意到空气不好了,那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上海的空气质量,大部分地方不好,极个别地方过得去。能见度在外滩南京路一带不太高,灰蒙蒙的,建筑的台阶上一层厚厚的灰,很不好的一点是抽烟的人还是实在太多,公共场合人挤人的地方也有抽烟的,空气不好罢了,烟头不小心烫了人,疤痕是去不掉的。

第三感觉是城市管理的细节。基本来说,基建已经不是个事了,硬件肯定过得去,但是管理的粗放还是随处可见,有损国际都会的英名。比如说,南京路步行街,人挤人,偏要搞个小火车在人缝里穿梭,还不停按喇叭,搞得跟县城的游乐园一样,土啊。虽然本意可能是方便腿脚不好的游客,但是有必要搞个小火车吗?再说小火车也从来没坐满过啊。你搞个小高尔夫车不就行了吗?

第四感觉是审美。城市的审美反应管理层的素养。城市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建筑美学,公园的设置,服务设施的安排等方面。就我所见,城市布局是几百年累积下来的,不好说,建筑美学虽然也是几十年累积下来的,但觉得还可以评论,那就是一个字,丑。如果要再加一个字,那就是乱。尤其外滩看过去的浦东那些高楼,怎么会那么丑?难道魔都就是这么得名的?东方明珠就不说了,三根水泥柱子撑个球,是八九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审美,可以理解,那个开了个长方形窗口的刀片楼立在那里,和北京的大裤衩一样,都是在大剌剌地嘲笑国人的审美。最糟糕的是那个土豪金的震旦大楼,立在一堆玻璃幕墙的现代楼宇里,就活像地主嘴里那颗明晃晃的大金牙,恶心啊。

其它还有很多拉拉杂杂的感觉,就不列一二三四五了,下面开流水账吧。

清明那天正好经过五卅运动纪念碑。退伍军人事务办已经献了花篮。不远处是上海市政府门前的广场,盆花摆的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从五卅运动碑前有花篮来说,形式上是做到了不忘初心。但实质上和内心里,能不能做到呢?上海市政府前的广场和博物馆,漂亮大气上档次,就连空气质量都明显好很多 ---- 这是我们感到空气质量勉强过得去得唯一一个地方,当然是因为有个音乐喷泉和大量草地吸灰降尘的缘故。可是市政正好府后面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就灰蒙蒙臭哄哄乱糟糟。没有带节奏的意思,可是市政府的脸面漂亮了,屁股后面的人民也要漂亮才好,对吧?

南京路上看到好几处排长队,凑近才知道是在买青团。小小青团魔力大,排的队弯弯曲曲有几十米长,吸引了无数人围观照相,也是一景。

魔都是现代中国的脸面,我是衷心希望它能变得越来越好,下次去,希望能把空气和城市管理的细节搞得更好些。细节和质量是衡量你算不算国际大都会的尺子,细节不好,质量不好,那只能是伪大都会,而不是伟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