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国老头,名字叫韩丁
文章来源: 邹坚峰2020-08-05 04:29:45

假如你和我一样也具有如下三个因素,你应该记得有一个美国老头,名字叫韩丁。

这三个因素是你是我的同时代人;从小关心社会新闻;有一个好记性。

我想起这个名字,是最近在微信群里有人在说司徒雷登。由司徒雷登我想起韩丁。

两人有这样几个共同点,都是美国人,都是老头,都有一个中国姓,都会讲中国话,都爱中国,一样的可爱可亲,一样的从善如流。

我在这里重提韩丁,是为了让大家晓得还有这样一位美国人,曾经高光出现在中国媒体中,我相信大多数我的同龄人都不记得他,这个名字已经尘封在历史的烟云中,可是在改革开放前夕,七十年中期,老头儿曾是一位受当时中国社会很大关注的国际明星。

我把时间确定在七十年中期靠后,不是随意估计,我有一个时间锚定法则,用以确定记忆中的事件所发生的年代。我第一次看到韩丁是在一个电视采访节目中,而在那之前我已经听过他的名字了。那个电视节目是在邻居家的一台九英寸黑白电视机上收看的,我和邻家的孩子围聚在一起边看边议论。而流行九英寸黑白电视机的年代正是七十年代中后期。

那年代社会尚未开放,外国人是一个稀有物种,无锡街头围观外国人就像看猴一样。如果那时候你在街上走,突然发现人们潮水般涌去一个方向,那一定是那里出现一个外国人。

韩丁能引起当时社会的关注非但他是一个外国人,让人感到稀奇的是这个外国老头竟然还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老头用普通话无障碍的告诉采访记者,他在美国有一家农场,种植上千英亩粮食。在中国,上千英亩粮食得是一个人民公社的种植规模,公社之下有大队,大队之下有小队(生产队),小队之下有社员,这么多人一起种的地,在韩丁老头那里,一人搞定。

当然老头一人是搞不定的,老头告诉记者,他在美国种地靠的是产业化,比如播种、撒药、收割,打个电话,服务公司上门搞定,服务公司靠人手也搞不定,靠的是机械——飞机撒种、康拜因收割……种地就是老头坐在家里,拨拨电话的事。

那时看国外如雾里看花,韩丁的出现让人看到外面世界的透进来的一丝光亮,从此人心躁动,思变之心一发而不可收。

韩丁是谁?我所知道的全在上面。今查百度得悉,他曾以美方观察员身份参加过重庆谈判,以联合国救济署官员身份为中国培训过第一代农技员,出版过介绍中国土地改革的书《翻身》,创建过美中友好协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项目专家。最后,受周总理的邀请担任过农业部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