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川普/拜登对华经贸冲突三部曲
文章来源: ShalakoW2022-11-07 16:04:41

美国西部片的一个通常模式很简单:
途经一个偏远的宁静小镇,英雄意外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据理力争被视为软弱,反遭到地方势力进一步的欺凌/戏虐, 甚至部分居民的误解/排斥。在英雄忍辱负重的困境中,观众逐渐看到地方恶霸的淫威施加给小镇的不公,以及宁静的背后隐藏着的居民心中的不满与无奈。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英雄铲除恶霸, 让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善良的人们重新过上了真正安宁的生活。
这一模式, 在"The Big Country(广袤的家園)" 和"Open Range(无际的原野)"两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引子
2009年年初就任美国总统时,在对华战略问题上,奥巴马面临一个窘迫的局面: 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接触战略已经明显失败,新的对华战略尚未产生。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仅在日益破坏公平的世界贸易,还可能对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构成威胁。

1 奥巴马"美中经贸对话"
奥巴马上任仅6个月后,由美方提出/且与中方商定,在美中之间建立了每年一次的"中美经贸对话"机制,用来讨论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两个议题是,
1) 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问题;
2) 中方不尊重美方知识产权的问题。
奥巴马试图以理服人,说服中方按国际规则行事。8年下来,"中美经贸对话"并未达到美国预期的效果,甚至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中方沾沾自喜,美方倍感挫败。
这样常规性的政府高级别对话,让双方相互(或对或错地)有了进一步认识:   a)中方误以为找到了美国的软肋 -- 中美经济如此融合,美国不敢与中国翻脸;  b) 美方逐渐认到中国政府"没有诚意/言而无信"的行事风格。
中国政府或许事后才发现,自己对话中耍小聪明坑骗美国的伎俩,让美国政坛上为自己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悄然改变的同时,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实程度前所未有的两党共识 -- 对抗中国,刻不容缓。
西部片中,英雄"据理力争/忍辱负重",为日后爆发奠定了道德基础。

2 川普"美中贸易战"
美国政坛上"强力对抗中国"这一共识,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即将结束时,迅速清晰地公开化。川普获胜后致电蔡英文这一违反美国政府常规的做法,并未在美国政坛引起巨大的反对声音,表明美国两党政客欣然接受这一冒犯中国政府的举动。
川普上任之后迅速中止了"中美经贸对话", 无疑是对中方的一个明确警示:谈判是美国人解决争端的首选,但当美国派去自己最善良的总统,耐心地与你谈了8年,依然全无效果,那就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笼统的对话不解决任何问题。
一个非常具体的贸易协议迅速出炉。就"贸易赤字/知识产权"问题,这份贸易协议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及实施的时间表。其中最让北京愤怒的条款是,美国在中国建立相应的验证机制,校验/确保中方兑现了协议中承诺的各个条款。
奥巴马的"中美经贸对话", 是要从结构/系统上解决"贸易赤字/知识产权"的问题,川普总统抛给习近平的中美贸易协定,则是干脆利落的一锤子买卖:少废话,先做了这一单再说。有了奥巴马8年"对话的泣血记录":[小心,中方言而无信],协议中严苛的"在中国建立验证机构"的要求,就是自然而然了。协议遭习近平拒绝,川普启动中美贸易战。
西部片中, "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

3 拜登"高科技禁运"
有了前面两位总统的铺垫,无论是美国社会还是美国政坛,"对抗中共"成为"政治最正确"的立场,这让拜登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得心应手。尽管芯片是美中贸易中美方盈利最大的行业,但在对中国实施"高科技禁运"战略决定下,拜登依然决定禁止芯片出口中国,而且,共和党/华尔街/芯片以及相关行业似乎连个抗议都没有。美国社会/政坛对抗中国的一致决心,可见一斑。
西部片中, "英雄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铲除恶霸。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

4 结论
从2009年奥巴马启动"中美经贸对话",到川普的中美贸易战,再到今天拜登总统几乎没有政治阻拦地禁止美国高科技进入中国,这其中天壤之别的变化历程,是美国西部片中英雄"忍辱负重, 据理力争/奋起反抗/最终胜利"完美故事的现实操作。它既是美国的一种典型叙事模式,也是美国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一个简单逻辑。
美国著名演员 Robert Duvall 说,英国给世界贡献了莎士比亚,美国给世界贡献了西部片。 We'd better believe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