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杂记之十五 当年红卫兵相聚洪湖餐馆
文章来源: 李培永2018-11-03 12:09:04

回国杂记之十五     当年红卫兵相聚洪湖餐馆

文革十年,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进入70后的一代人来说,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

这次回国不久,当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文革委员会”的主任,高中部的夏国林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告诉他,在武汉。于是他组织了一帮当年的“红卫兵”相聚我家附近的洪湖餐馆。

那天,来参加聚会的有幼师部的马兰绪、涂桂珍、张菊香、周燕云;短训班的张思斗、魏人民;还有高中部的李鲁峰、柯凡清等共十人。这也是当年“实师红卫兵”的中坚。其中有几个同学,还是在当时震撼世界的武汉“720事件”后,紧跟夏国林和我一起去鄂西北郧阳避风的“铁杆”。

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现在围坐在一起,尽管岁月已经在各人脸上刻下的皱纹,是古稀之年的标记,但是一谈起那激情燃烧的年代,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些难以忘怀的小事、趣事,历历在目。

1965年,高考名落孙山,我被武汉市教育局录用为中学语文教师,分到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语文(2)班培训一年。短训班本该在1966年暑假结业,当年5月中旬,我们分赴武汉市各中学实习还未结束,就被紧急召回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特别讲究家庭成分,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要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学校三部分都必须有学生代表参加,大概是因为短训班其他同学的家庭成分确实复杂,可能我是“矮子里面的将军”,尽管我那“不宜录取”的档案还在档案室,仍然被学校党总支作为短训班的代表,被选为“文化大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主任委员是夏国林,主持全面工作,我负责宣传工作。

文革期间各学校开展“运动”过程大同小异,而且,我们这个学校当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许多事情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当我和夏国林谈起“金条事件”时,都还记忆犹新。

“文革”初期,红卫兵“扫四旧”。收缴、还有被“文化大革命”气势所迫,主动上交的金银首饰等,都由“文化革命委员会”登记保管。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谁都没有见过金条的,一次,收到了十几块金条,于是都争相一睹。原来,其色黄灿灿,其形如当时中小学生用的长方形橡皮擦大小。等大家看完之后,负责保管的同学收拾时,发现少了一条。这可不是小事。在场的五六个人折腾了一晚上,最后,终于在一个破旧的藤靠背椅竹子扶手里面找到了。也许就是在大家抢着看稀奇物的时候,不经意掉一条到那个破竹洞里了。虚惊一场之后如释负重。

后来,全国“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我们也是学校的第一批“红卫兵”的负责人。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见全国“红卫兵”代表,我作为武汉市和学校的“红卫兵”代表,第一批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当年12月,“文化革命委员会”又让我带一批红卫兵去北京,当时大约有二三百人。那时不仅没有现在的各种银行卡,也没有大额的人民币,票面最大的就是十元的。二三百人大约一周的开销满满装了一书包,而肩负保护并携带这笔“巨款”的就是憨厚老实的大个子魏人民同学,他每天晚上都是抱着钱睡觉的,白天,不论到哪里,他时刻都把书包斜挂在前面,用双手护着。我这个带队的非常感谢他为大家全身心服务的精神,更感谢他保证了我们大家钱财的安全。而他直到几十年后我们再相聚,谈起往事,仍然憨厚地一笑,你们那么信任我,我当然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呀!

他和张思斗是语文(4班)的,因为这次去北京“大串联”,我们相识相知,后来,在1967年震撼全球的武汉“720”事件之后,跟着我和夏国林一起,离开武汉到鄂西北山区去避风。

张思斗还是我们这些人中唯一参加1967年8月1日横渡长江而幸免于难的。那次横渡长江由于组织工作严重失误,造成许多人溺亡,仅我们省实验师范学校就有二十多位同学遇难。

他一谈起那次死里逃生,就嘘唏不已。他说:“那天,早上9点的太阳就很厉害了,等着下水的编队前呼后拥,人群躁动。后面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都跟着往江边涌动。大约9点过了,有人发令,前边的人蜂拥而下,就像下饺子,人人希望下水凉快。还没有轮到我下水,就看到有人被从水中捞起抬走,挤着啦?踩着啦?来不及多想就被后面的人推下水。一下水就感觉被人拉住了,回头是不可能的了,我就奋力向江中游,几乎所有的编队都散了,我游到江中才松了一口气!真是死里逃生呀!那天下水的地点是平湖门与汉阳门之间,大桥下面的第一个口子。”

我说,第二天我们几个同宿舍的同学站在桥头堡那里,看着武警的战士们在小船上,拿着长长的竹篙往水下一矗,浮上来一串年轻人的尸体,下面一个抱着上面一个的腿脚,串起来就像那“糖葫芦”。真是令人寒心啊!
    参加聚会的几位女生,都是当年幼师部(43)班的,都是坚定支持“文化革命委员会”工作的“铁杆”。

最有意思的是张菊香,在学校时,她总是满面笑容的开朗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离开学校之后天各一方,不曾想到,1989年暑假,我应邀到海南农垦总局讲学结束后,总局教研室吴多雄主任请我们参观海口市市容 。当我们乘坐的中巴车行驶到秀英港一个路口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我,突然看见正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女士,好像是我们当年的红卫兵战友张菊香。我大喊一声 :“张菊香”。她一回头,真的是她!车上所有朋友为之惊叹!原来海南建省后,她随夫君调回她老公的故乡----海口市,在港务局子弟小学当老师。我调到海口以后就经常聚一聚,我2005年退休后又有好多年不见了。这次正好她最近也回武汉探亲,我们又在洪湖餐馆相聚甚欢。

我们欢聚一堂,把酒言欢,遥想当年,正值青春年少时,意气风发,满以为赶上了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可以“挥斥方遒”了!不曾想,十年一场噩梦!醒来,你是谁还是谁,如果后来我们不努力奋斗,今天这聚会就没有这么快乐了!

最后,大家举杯祝愿幸福晚年保重身体!希望来年再聚都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