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好的崇祯皇帝与明朝的灭亡
文章来源: 我心依旧20082019-05-27 11:27:49

少年时读姚雪银的历史小说李自成,挺喜欢闯王; 记忆中读了小说后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成语就是"犹柔寡断" "刚愎自用"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崇祯皇帝的;小说里大臣见崇祯都是要双膝跪下,诚惶诚恐。

读小说时就觉得这个皇帝则么那么性格阴暗,疑神疑鬼。后来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又觉得汉人的江山亡于吴三桂,就觉得当年这曾经的吴英雄如果不为红颜一怒,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不要夺人之爱,后来汉人的江山就不会变成满人所有了,多好。再后来又读了民族英雄袁崇焕蒙冤的故事,读毕差点仰天常啸,把门前栏杆拍遍,觉得崇祯咋如此糊涂,残害忠良,自毁长城。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也看了许多明史的资料,才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明亡于各种合力,内忧外患。

明的灭亡最根本的还是制度,其制度不得人心,陕西灾害频发,明官府明明粮仓里有粮就是不接济平民; 因为明末贪腐盛行,"十年清知府,白银十万两官",官员都顾自个贪,吃喝玩乐,歌舞声平,自顾自己的小家和家族,视平民为草芥,李自成,张献忠为草寇。

明末的起义多半是因为宦官专权,太监的心理多半是阴暗的; 朱由检16岁即位,牢记诸葛先生的语录" 志当存高远", 诛魏忠贤及同党,一时大快人心,屁民惊呼,八百年未见的圣君驾到,普天同庆。

然好景不长,中国人内斗的历史太长,被魏压迫的文人,即"东林党人" 又结成团团伙伙,与明朝军人及官僚其他派系,明争暗斗,即使英雄袁崇焕也不能免俗,袁的诛杀毛文龙很难说是为公,人无完人,毛死后,清无后顾之忧,才有后来的满清直捣北京城的史实。

因小说原来一直对朱由检印象不好,对他的印象就是性格阴暗,多疑,远不如当年曹孟德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英雄气概。后来读一些史实才知道朱皇帝是明皇帝中最勤勉的一个,其16岁诛杀魏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前有迁都的念头,在李兵临城下时也有想与李议和的想法,说明朱还是有些头脑的,但自己好像缺乏主见,犹柔寡断,面子也薄。

一个饱读诗书的,如此勤勉的皇帝结果却33岁自缢,明灭亡,古人云"天道酬勤",然崇祯的结局是却如此的不堪,再结合清初的清兵屠杀汉人的,扬州十日屠城,作为汉族人,读史到此处,难免扼腕长叹。

有如此看似英明的皇帝,最后明还是灭亡了,问题究竟出在哪?

问题还是出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上,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一个制约皇帝的机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皇帝圣明,朝代兴旺,皇帝昏庸,朝代灭亡; 朱虽然胸有大志,勤勉,但自小宫中长大,缺乏阅历,如果先皇给他一个好摊子,他应该是个好皇帝,然而先皇却给他一个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他的才能就远远不够用了。

明朝的体制在朱由检之前就有很大弊病,文官带兵,一个读八股文的文官未经任何历练,就直接做官府的军区集团军司令,与类似红军的战斗力的起义军,类似日军战力的满清部队打,赢的概率肯定不是很高; 看看国共内战时当年的林彪,久疏战阵,与白崇嬉,杜律明一战,共军溃败,几乎被赶至朝鲜,要不是斯大林压美国,美国压国民党,国军因此停止追赶共军,日后鹿死谁手还难说;  久疏战阵的军人尚且如此,更别说从没打过战的明朝的文人司令; 袁是文人,但他基本上也是从基层的参谋做起,算是文人的另类,不能算普遍现象。

朱由检为何会面子薄? 为何听不见忠臣所言? 为何会诛杀忠良? 原因还是才能,阅历不够, 与经过战争的曹孟德,明太祖不可同日而语; 生活的阅历远远胜过一百个儒学老师, 风调雨顺还行,一碰到大事,在太监宫女群群里长大的皇帝往往就会六神无主; 所以古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毛太阳也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皇帝周围的官员或者说官僚又如何呢? 明末官员几乎个个贪腐,要不然就不会有李自成,张献忠的揭杆而起; 官员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先有魏忠贤的残害忠良,后有朱皇帝的诛杀民族英雄袁崇焕,只要闯王或满清给个大官做,各个贪官及混日子的官员,想必都是同一个想法"只要我有家财万贯,哪管天下洪水滔天",袁一死,屈可指数的忠良对明朝的皇帝也心凉了,没有几个带兵的真的把明朝的朱家的江山当回事,江山总是轮流坐,官员,屁民只要有碗饭吃,哪管城头变换大王旗。

所以说,明的灭亡是由于皇帝的平庸,官员腐败的体制,李的起义和满清的侵略的原因,内忧外患,不亡才怪,即使当时北京城侥幸不破城,崇祯不自缢,再过三五十年,他的子孙也得亡明,因为一个朝代要兴亡,制度是关键,靠一个人的英明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