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长者那些年
文章来源: 华普2018-04-20 18:51:21

 

长者于84年来上海做市长的,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上海有一份“中学生英语报”,曾经在头版刊登了对长者的采访。八十年代,学习英语是个很时髦的事,没想到市长能说流利的英语,真的很佩服。

长者做市长还是很认真的。上任之前,微服出访,亲自坐公交车。体验了上海人上下班的公共交通。听说长者也是苦不堪言,深刻体会了市民的痛苦。这段故事后来还是被上海著名的说唱演员龚伯康编成了一段上海说唱:好市长。

当年的上海经济一直是全国第一,为全国贡献的最多的财政收入。但是其他方面确是一无是处,住房难,交通难,就学难,连买菜都很难。人民生活是很辛苦的。那时的上海要的是一个经济专家或是市政专家。然而,长者以前是部长,并非市政专家。让他治理上海,有点力不从心。长者治世,态度是好的,能力稍显不足。

长者的市长生涯基本是在挣扎中度过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当部长不需要担心天灾人祸,而当市长却是什么都要管的。也许是时运不济,为政四年天灾人祸不断。最著名的是87年陆家嘴摆渡口的踩踏事件。那年大雾,等着过江上班的人群在拥挤中人踩人,当场踩死六十多人。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这样的事件是很丢人的。88年又是史无前例的肝炎大爆发。长者在一片抱怨声中荣升市委书记。要不是后来来了朱镕基,很难想象上海会有后来的成就。

长者为人随和,亲切可爱,这些都是上海市民认同的。长者也是平民出身,在人生中也有过挣扎,后来走到高位依然保持平民品格,殊为不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因为长者,那段时间上海的官场风气不错,至少对民众是和和气气的。

长者也有勇猛的一面。89年天下大乱之际,关闭了著名的“上海经济导报”,被北京的政治老人解读为“革命猛男”作风,顺利接任党魁。后来又为了迎合当时的“摄政王”,关闭了著名的“文汇月刊”。

89年长者晋升党魁,上海人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上海为全国贡献了一位治国能人,期望长者能给上海人民带来好处。担心的是,就长者那两下子,将来不会被政治老人们送到“瀛台”与光绪的幽灵共度余生吧!好在长者后来谨慎度日,终于开创了了一个新时代。

长者多才多艺,会说洋文,弹钢琴,写毛笔字,俨然一个附庸风雅的江南书生。长者每到一处必留下墨宝,大有乾隆再世的意味。可惜,长者会多国语言,却说不清中国话;能背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却压制新闻自由;宣扬以德治国,却提拔了大批腐败分子。长者更似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读书不少,却不求甚解。

毛邓治国,如关西大汉之铁板唱大江东去:毛有雄文四卷,却闹得天下大乱,人亡政息;邓是革命猛男,坦克开上北京街头。长者治国,似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小风残月。难得糊涂,却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不小心还弄出一个盛世中华。长者的人生就是一场艳遇。时代将他推到了前台,他也没有怯场。

有时想想毛的那句名言还是对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