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石上流-我的父亲母亲(49)
文章来源: 胡小胡2018-02-28 18:06:00

四十九 人像素描

有一回小妹妹阿布给父亲拿来几十张素描纸,英国货,是50年代留下来的。这些纸从北长街带到和平里,再带到沈阳大帅府,再带到沙漠中的李家营子。看到这些纸,提起父亲重拾画笔的兴趣。从1957年到今天,二十年了,他没有画过画。在北大荒的850农场画过壁画,那是政治任务,不是艺术创作。“大跃进”搞了许多名堂,其中有一出叫“诗画满墙”。场部调胡考和尹瘦石两个右派画家把所有的墙壁画满宣传画。在北大荒,那是躲避重体力劳动的美差。这么多年,他还会画画吗?再往前,1937年到延安以后,也是十年没有画画。在延安不能画画,没有纸张,也没有画具。直到抗战胜利,李一氓派人到上海买来颜料画布,这才开始画油画。十年没有画画,一动手,反而比以前画得好了。这是为什么?父亲是这样解释的:因为阅历多了,观察多了,始终以画家的眼光看世界,没动笔也会进步。父亲这一辈子当画家夠苦,不是没有条件画画,就是不让你画画。

父亲的第一个模特儿自然是张姨。父亲先后为张姨画了四张素描像,又画了两张自画像。于是,朋友们纷纷上门,要求画像。

父亲先画了一张“大阿嫂”,又画了一张吕恩。接着王人美也要画。父亲说,你叫浅予画嘛。父亲觉得画来画去都是老太婆,有点煞风景。他给青青画了一张,给张姨侄子的女友画了一张,算是找到两个女孩儿。如果是在西方,在巴黎,有各式各样专业和业余模特儿,找模特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找到满意的模特儿,而这件事情对于人物画创作应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试想拉菲尔、提香、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弗美尔、马奈、凡高、罗丹、毕加索,如果没有模特儿为他们服务,会有那些彪炳后世的杰作吗?但是中国的画家没有办法,胡考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在朋友和熟人中寻找模特儿。

王人美坚持要画,父亲说道:

“好吧,一张画要画一个星期,你每天来,到我这里坐一个钟头——这是第一条。第二条,画我要保留,不能送给你。”

“哎哟哟,这可不行!”

王人美抬起屁股走了。

可是张仃说行。此时的张仃已是须毛皆白,他这个大画家,从未给人当过模特儿,他到竹竿胡同坐了一个星期。一张浮雕效果的人像画好了,张仃说道:

“人像素描,国内没有人超过胡考!”

苗子的一张十分精彩,他的样子傲然自得,神采飞扬。苗子把这张画拿到香港《美术家》杂志发表,并撰文介绍胡考。有一次我到苗子家,他正在写字——他作为书法家的名气大了起来。他送给我一帧字,写王维的句子:“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他的心态哪里像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人?我向苗子叔叔提了一个问题:从美术史的角度看,毕加索和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相比,孰高孰低?苗子回答说:比如和意大利三杰相比,毕加索同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峰,甚至是更高的高峰。

 

前排左起:吴祖光、丁聪、黄苗子、胡考

后排左起:郁风、张敏玉、 沈峻

 

王人美还是来了,她最终愿意在昏暗的小屋坐一个星期,胡考的条件全答应。在30年代,胡考和叶浅予、张乐平以漫画风靡上海滩的时候,他们同胡蝶、阮铃玉、王人美、黎丽丽、江青这一批电影演员都是熟识的。画家同演员之间还有一层关系,即画家们总是参与电影制片厂的美术设计。当年吕恩向叶浅予介绍王人美,叶浅予马上说,我们30年代在上海认识。父亲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大家去参加电影《女人》的新片首映式,结束后有小报记者采访胡考,问他的观感。年轻的画家说道:“哈哈,谈不出什么东西,我来晚了,只看了《女人》的下半部。”于是这句幽默话成了小报最好的花边新闻。

王人美到竹竿胡同坐了一个星期,素描像画完了。胡考说道:

“我画了十几张,人美啊,你这张是最好的一张!”

看到自己的画像,王人美十分不满。美女变成披头散发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她怎么能满意呢?张敏玉也五十多了,画得多么美!吕恩呢?哪一个不比自己强?

胡考说道:

“人美,你拿去给浅予看,问他的意见。”

叶浅予看过说道:

“好,好,侠其裁(上海话“非常好”)!胡考把人美的精神病画出来了!”

叶浅予看了胡考的素描,有一天为了一件事特意跑到竹竿胡同来了。他为了什么事情呢?他是来劝胡考画油画的:这样好的素描底子,不画油画太可惜了!画不了大幅的画些小品也好。叶浅予的几个学生在画油画,颇受老师的鼓励。叶浅予买了几张学生的画挂在家里,一时传为佳话。他认为胡考画油画肯定会好。但是胡考觉得画油画太累了,40年代在山东画油画的痛苦经历令他难忘。胡考说道:

“我把这几张英国纸用完,出一本集子,素描也不作了。我还是准备画水墨。”

 

王人美像

 

只有李一氓的一张是在李一氓家里画的,他官儿大派头自然大。也是画一个星期,李一氓的汽车每天接送。画好之后李一氓如获至宝,把画像挂在卧室里,对父亲说道:

“你出画册或者开画展,要用这张画,可以到我这里借,哈哈,用过还回来!”

1979年,胡考的《人像素描》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一氓作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