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鸡故事
文章来源: 千年守望2018-05-02 13:40:22

在我妻子的眼里,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如果想从她那儿得到一点肯定,是件很难的事,如果是赞美,有点登天的感觉。但是,自然养鸡,不喂鸡这个想法,得到了她老人家由衷的赞美,说这是我迄今最大的创新。我不知道应该是高兴呢,还是黯然?基本上两种感情都有,难不成我在其它领域的创新,在她眼里都是斑斑点点的苍蝇屎,比芝麻还小,或者索性就看不见,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悲凉。但是呢,有时候,高兴的成分会比较多,因为,一个小小的想法,引发了一连串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也真正带动了其它方面的进步,也给这个无为的自然主义,添了一把柴火。

 

有同情心的读者会替我感到人情淡漠,我身边笼罩的寒气。但不要消极看问题,我是一个乐天派。练武的人有个说法,叫冬练三九。好像不太符合养生,但对武功的长进很有帮助。如果我们看透人生冷暖,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了,你的人生往往也就豁然开朗了,因为你的期望很低,什么赞美啊,攻击啊,财富啊,名誉啊,与你何干,反正你怎样都是一无是处,百无一用。这有点像向死而生,无为而治。

 

所以,我有天然的条件入静,往哪儿一坐,第一口气一呼出,我脑子里就基本是空的。既然你一无是处,你想那么多干什么,想法多的,都是觉得自己有用的,要做点啥。

我也天然有条件去修所谓的生死观。在Mt. Shasta的时候,迷路后,一个人走在生命的边缘,想法极少,就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什么父母啊,爱妻爱子啊,自己的性命啊,没空去思考,也懒得思考。更不用说去想着什么,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没有遗憾。我实话告诉你,那些临死前,说自己,回首往事,无愧人生的人,往往都是贪生怕死的,他往往特别牵挂。死了就死了,回首什么往事啊,多余!更不要什么不枉此生,在佛教里,这叫临死还起判别心。

 

当你被别人骂,被别人批,被说成一无是处,被说成活不了的时候,不要太伤心。这是好事,如果你这时候还心平气和,该干啥干啥,我恭喜你,你会活的很自在。我一般不说活的很开心,因为心不能开,开了,就耗心气,开心不是什么多好的事。真要长寿,不要开心,要平心。长寿老人切忌欢庆场合。

 

有的人,得了癌症,尤其晚期,紧张的不得了,因为要死了,没人不怕死啊。医生说你活不成了,顶多活三个月了。我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如果换成我,我不这么想,你凭什么就说我活不成了,就算活不成了,有那么可怕吗?担心有用吗,只会死的更快。医学怎么了,我就不相信医学,我相信奇迹,我就可以创造奇迹。听起来很唯心,很愚蠢对不对?不是的,心是整个身体的君主,一个好君主,可以让一个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国家繁荣昌盛。

在我被判死刑的那一天起,就是我反思我人生,改革我人生的那一天。改变我的饮食,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精神状态,我的锻炼养生等等。当然,我会接受一定的治疗,但我会控制在最小的范畴。我就是不会死,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医学的数据是什么,我就是相信奇迹,顽强活下来。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你不怕了!你无所谓了!你不痛苦了!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

 

对修生死观,大家有很多的误解,认为,无人不怕死,你死一回才能修。其实,其核心是看淡生死,哪怕在绝症,死亡面前,也要做到处乱不惊,不怨天尤人,然后,用一颗平和的心,做最合理最有效的事情。因为平静,你拥有无穷的力量。如果真的天堂要你回家,那也就蹦蹦跳跳,哼着小曲,去吧。

说了那么多废话,回到正题,养鸡。我在《漫谈无为而治》里边提过养鸡的事,Fuz大哥非常质疑。其实这个质疑,非常像对癌症的态度。Fuz大哥认为鸡就是鸡,就是生物链的弱者,就是会被老鹰,獾,黄鼠狼,浣熊,狼等等盯上。就应该在鸡院里,鸡笼里保护起来,还要每天喂食。散养,不喂,没保护,那是一个美好的意愿,不可能在现实中执行。从普遍意义上说Fuz大哥说的很对,有广泛的意义。也正是绝大多数人的养鸡方式。同理,对待癌症等重病,大家也基本这个态度,病人是弱者,要医生帮助,要医院保护,要家属照顾,要开刀,要吃药。不然,会死的很快。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不否认,这是正确的,最好的方式,最有普遍意义。

 

但是,鸡可以散养,可以不喂,可以不保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活,而且活的很好。在对待癌症或其它一些重病上,我们也照样听到这样那样的励志故事,包括Fuz大哥自己的故事。一句话,我们不能等死,我们其实可以做常规以外的很多事情。

 

大部分人,如果得了癌症,尤其后期,家里往往笼罩着极其浓重的死亡气息。而这种气息,于病人,于家人,都是极差的东西。反过来,如果你还是平常心,只是做该做的努力,是不是会加分很多?大家说,这很难,其实这不难,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这也是为什么人要接触一定的精神方面的训练和滋养,在这样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没用的东西,往往就会派上用场。其实,在和平时期,也是很有用的,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很有用,只是你注意不到。就像健康人,不知道潜在的健康问题,往往忽视养生。


 

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去宾州的一个老人院看望老人,其中一个90多岁了,她已经有点糊涂了,但是,她始终清晰的记得,她是个早产儿,医生说她很难长大,活不了几年。她苦苦的说,你看我不是活到90多了吗?所以,你说,你是听还是不听医生的话?当然要听,但怎么解读,全看你。她的解读就是,我就不信了,我活给你看。

 

现代催眠术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 (Milton H. Erickson)在17岁那年,得了严重的脊髓灰质炎,医生说他活不过明天,但是,第二天医生来了,他活的好好的,而且更好。但是,医生们这次对他母亲说: “你的儿子就算能活下来,也永远站不起来了,他会终生瘫痪。” 米尔顿再次不信这个邪,几年后,他站起来了。正因为这些经历,让他了知了身体和精神的奥秘。成为现代催眠术之父,他的方法,拯救了无数的病人。

 

大家会说,他不是一般的人,这样的故事多了。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般的人呢?为什么就自愿躺在砧板上,当那块肉呢?

 

从一个现实可操作的角度说。催眠术,以及其背后的关于潜意识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疗法。比如,治疗癌症,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开刀,化疗,放疗,还有现在的基因疗法等等。很少第一想法是用催眠术。但是,潜意识的巨大力量,可以创造很多的奇迹。道家佛家的修炼,很多可以用潜意识的词汇来阐释。潜意识决定你快乐不快乐,潜意识决定着你的情绪和行为,潜意识连接你的肉体和你的精神,是一个桥梁。

 

身体的疾病,不光是肉体的疾病,主流的西医只在肉体层面努力,很有效,很普世,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在中医里边,心的作用,强调的很多,但一般中医也不治心,心,不是那个物理的心脏。而是那个管理情志的一个抽象的心。而中医这个心,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催眠术中的潜意识。当然,从学术的角度,这个类比,很有争议。但是,这个不关键,这就像给我的封闭的房间开了一扇窗户,有阳光进来,有新鲜空气进来,有小鸟的叫声进来,我们能够看见近处的绿树成荫,远处的绵延群山,还有那希望的彩虹。

 

说远了,再回到养鸡。喂粮食的时候,鸡在冬天几乎不生蛋。后来不喂了,即使冬天,也是至少两天一个蛋。因为鸡的食谱不再单一,估计鸡蛋的营养也会比较全面。随着季节的变化,蛋的样子和味道也会不断变化。冬天雨季,虫子很多,草很绿,鸡蛋蛋黄的颜色很深,棕色,打散以后,是深黄色,煎完以后,是金灿灿的,很密实的黄色。雨季过后,草开始黄了,开始打籽了,鸡开始吃草籽,蛋黄的颜色开始变浅,变成金黄色,从表面上看,不是很不同于一般的鸡蛋,但是,你细细观看,那种黄,是透亮的黄,虽然没有冬天的浓厚,但是,没有普通鸡蛋的惨淡。用老师的话说,这个鸡蛋比那个鸡蛋气更足。这个说法很模糊,也不好说清楚,就是一个鸡蛋看见了,你觉得舒服点。当然,口感和味道还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区别,比那个“气”的说法更具体。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气”吧。就像,长在一个干净的深山里,大水边的一棵枫树,在秋天霜打以后,那叶子的红,是一种无法描述的让人愉悦的红。而,马路边的,天天吸尾气的枫树,也会红,但是,总少了一种清爽的愉悦感。这也许也可以叫“气”。老师看菜,一般一眼就能分出来,而且能打分,这个菜5分,那个菜9分什么的。老师也会看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基本上逃不过他的眼睛,有时候,他也会讲一讲这个人的命运走向,人生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不过很少,大部分时间会看着一棵萝卜,或一棵白菜,讲色泽,纹理,形状等等,这些就是所谓的“气”,植物或者人的“生命力”。

 

散养鸡,有个问题,就是到处都是鸡屎。开始,因为不习惯,觉得挺脏的。慢慢的发现,这些鸡屎并不臭,大家可能觉得我夸大了,我向你保证,我的嗅觉非常好,如果不相信我的,我妻子的嗅觉比狗还灵(当然夸大了,狗可能是人类的几十倍)。但这不关键,反正不臭。还有一个特点,那些鸡屎,干了,就像灰一样,风一吹就没了,也很好扫走,不黏在地上,也几乎不留痕迹。其实,人屎也有类似特点,健康人的屎,也是不沾马桶,也更容易擦干净屁股。吃荤的人的屎,即使健康,也有臭味,但健康的,往往不那么恶臭,便秘的人的屎,往往奇臭。虽然中医里边说,屎要臭,因为这说明你消化吸收好。但是,不是恶臭。吃素的人,如果健康,屎的味道很淡,也是那种,如果拉在地上,就像鹿在地上拉屎,并不很臭,很容易干了,就消散在大自然。

 

鸡在冬天,吃很多虫子,拉的屎,颜色很深,往往不成段。就像沿海,吃海鲜很多的居民,即使健康,拉屎很多时候都是不成段的。因为蛋白含量太高。但是,吃草籽以后,鸡屎就是大段大段的,有时候一大坨,这样的鸡屎,几乎没有任何臭味,干了,你打散它,就是一些草籽草叶沙子。

 

那么,人在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鸡蛋,会不会也是一种顺应天时呢?这个不得而知,但直觉冬天吃那么高蛋白,厚重的鸡蛋,会有助所谓的冬藏吧。而春夏的时候,来一点清爽的,透亮的黄,会不会清肝养脾呢?我不能说清楚,就是有这么一些粗略的想法。应该说,大自然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期间少了一种挣扎,一种抗争,一种拧巴,多了一份自然,顺从,淡然,会不会,有利于休养生息呢?

 

自然养鸡,有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安全,天敌很多。以前圈养的时候,老鹰吃了好多鸡,后来就在上面铺了网。但是,这样很不方便,投入也不少。后来散养了,反而老鹰一只都吃不了。我猜测可能有这些原因。圈养的时候,老鹰能够定点,伺机出击。后来,散养了,鸡到处乱晃,没个准,找都找不到。而且,鸡有群体性,老鹰来了,会有鸡报警,然后,它们就躲树底下,老鹰没法。我无数次看到,老鹰在篱笆上,树梢上站着,看着那些鸡,就是无从下手,天空盘旋的老鹰,有时候多到八只十只,鸡姑娘们就是平平安安,大型的,小型的鸡,都很安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鸡变得很矫健,很灵活,飞的很高。其实大型鸡一展翅,远远大于老鹰,不过我们家上空主要是hawk,没有大鹰。

 

其实,这个想法,也不是从天而降,有一次拜访附近的农场,他家的鸡就是散乱在外面的。但好像很安全,不过他们是喂鸡粮的。他家还有很多野生孔雀,就在人前乱晃,还会跳到汽车挡风玻璃上。他家每年会卖一些掉下来的孔雀毛。妻子和我都一直感叹,为什么我们的鸡就会被老鹰吃呢?为什么他们放在院子里就没事呢?但是,我们的思维没有足够开放。我们认为,即使如此保护,还不断被老鹰吃,那么放出来,不一天功夫,全没了。但是,事实证明,我们这种思路是错的。后来,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才真正悟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不喂,不管,不关鸡,散养鸡,吃上了接近野的鸡蛋。

 

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一个小小的思想的转变,往往比想象的难。有我们天生愚钝的成分作怪,但是,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突破旧藩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时间,需要不断的实践,试错。但是,一旦转变,它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机会。比如,吃上很好的鸡蛋,身体会得到滋养。因为儿子是蛋奶素,我们不能保证奶自产,但可以保证蛋的质量,这样,他可以渐渐退出奶,同时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妻子和我一年会吃几次肉或鱼,但是找到好的肉和鱼,真的很难。就算是阿拉斯加的野生三文鱼,我也可以吃出在捕捞加工处理运输包装中的一些异味,而超市那种处理得干干净净的小块包装的鱼肉,我更能吃出其中的化学味。 至于肉呢,实在太难,猪肉,你别想买到好的,牛肉好一点,有完全草喂养的,鸡肉,也别想,羊肉也有可能买到好的。但是,现在,有了这样的鸡蛋,我们不再觉得吃肉吃鱼有什么必要了,身体就清晰的告诉我们,可有可无。

 

带来的变化,还有方法论或思想层面的。不管是种菜,种树,养孩子,还是其它领域,养鸡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这种启发,有时候不是用话语可以描述的。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当你种下一棵树的时候,你就有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信,你好像能够和树对话了,你好像和树的生命连接上了,这样,种树也会种的更好。当然,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当你自己的能量场和孩子的能量场和谐共处的时候,你很难再有担忧,困扰,愤怒,以及不适当的期望。

 

对健康,对疾病,对养生,对修行,对人生的其他方方面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突破我们多年形成的一些藩篱,给自己创造一些新的机会。个人的体会,当跳出那个圈圈的时候后,身体会有一种解放,释放的感觉,就像压在那儿,突然可以自由呼吸的感觉。就像我妻子觉得我一无是处那样,渺小的我,也可以找到相对于自己的跳跃,成长。只要我能够突破自己,我就已经很开心了,至于相对于别人怎样,真的不重要。就像我家的鸡,如果一定要过的像人一样,做人的那些事,那么,它们永远不会快乐。但是,现在它们很快乐,因为它们获得了鸡的自由,吃了鸡能够吃到的最好的食物。所以,一无是处的我,很容易满足,因为起点很低。这就是我妻子的“著名”的饥饿疗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