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的“如是”
文章来源: stonebench2018-10-05 13:51:51

第一次读金刚经,是南怀谨的《金刚经说什么》。南先生讲的内容现在俺已经基本不记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对“应如是住”的解说,大意好像是“就这样”。并且还说这样就是开示了,说完了,再说就是等而下之的废话了。当时看得俺一头雾水,觉得太高深太玄妙了。

现在想来,南先生的讲解也许没错,但俺不应机,看了讲解,反而把“如是”神妙化了。

其实,如是二字,完全可以讲得更具体,更实在:

如,就是没有差别,合,同(似),不异。比如“比如”的“如”,就取“相同,相似”之义。

是,就是真实本来的样子。比如实事求是的是。

如是,就是合乎其真实本来的样子。

如是住,就是合乎本来的样子而住。

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合乎本来的样子而降伏其心。

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本来的样子当然就是真实的样子。

佛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样子不是本来的样子,不是真实的样子。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着相了,把局部的现象当成本体了,当成真实了。这就失去了本来的样子,不“如是”了。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如是呢?

可以如南先生的作略,说“这个就是”。听者一听就懵,心里一片茫然的样子,如果能认清,当然就是。但多数人恐怕不但认不清,还会陷到里边去。

于是佛就进一步讲:如是,就是非相,非非相。一正一反,全否定了。然而,对多数人来说,说到这一步还不够-----他们会抓住“非相”或者“非非相”。

这就是人心活动的特点。它真的象孙悟空毛猴子,乱飘乱动一刻不停。

而佛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把心停下来,或者进入一个停下来的状态,而是把这个活跃乱动的状态放到整体中去,按照它的本来的样子来看。比如把冰山一角还原为冰山,把一朵浪花还原为海水。这就是“见诸相非相”。

换成今天的白话,大概的意思就象相机“调焦”,我们的心只会聚焦执焦,所以我们烦躁不安。而降服其心,就是能zoom in 也能zoom out,把局部融入到整体中去。比如把图还原为线,把冰还原成水,把力还原成气,把用还原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