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嘉不识白瑞德,只因不懂自己的好
文章来源: 柿子树2017-08-30 17:50:08

一个人能否懂得自己,是影响一生的。

郝思嘉不识白瑞德,只因不懂自己的好;

米切尔懂自己的好,任风吹,坐看浮云飘。

 

 0

 

 

这个有着迷人绿眼睛的美女,是费雯丽饰演的郝思嘉;

这个有着坚毅眼神的美女,是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 郝思嘉的创造者。

曹雪芹一生写了本“红楼梦”,

米切尔一生有一部巨著:“飘”:讲尽了美国南方红土地上的爱情和战争。

 

1

16岁的郝思嘉是美国南方庄园主的女儿,

她是乡里最美的女孩。

邻居家的男孩都来拜访她,仰慕她。

其中有来自十二橡树庄园的艾希礼。

郝思嘉的父亲不喜欢艾希礼,因为艾希礼对他来讲太奇怪了。

艾希礼和他的家族喜欢音乐,绘画,书本。

郝思嘉听不懂。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那个午后,他向思嘉走来,

那双朦胧的灰眼睛流露着微笑,

他的金黄色头发在阳光下闪烁,

他温和地说:“思嘉,你都长大了。”

这似乎是个魔咒,让思嘉无可救药地瞬间爱上了希礼。

但是希礼却娶了自己的同类:梅来妮。

思嘉赌气嫁给了梅来妮的哥哥查尔斯,稀里糊涂生了个娃。

战争很快爆发,她的第一任先生战死。

 

思嘉在她向希礼表白被拒的羞辱时刻,被白瑞德目睹。

白瑞德是个名誉不佳被自己家族驱逐的世家子弟。

他高大英俊,机警狡邪。他能看穿思嘉的点滴小心思。

他爱思嘉懂思嘉。

他不只爱她的绿眼睛。

他爱她的旺盛生命力,爱她的勇敢坚毅务实,

甚至爱她的自私冷酷。

因为懂她对男人的无情,他把对她的深情藏在玩笑打趣里。

但是一次次,是白瑞德给思嘉送贴心的枕。

在战火连天的时刻,是白瑞德来护思嘉出城。

最后他们结婚,白瑞德娶得了他的爱,

但思嘉嫁的还是他的钱。

婚后的思嘉还是心心惦记着艾希礼。

直到她的执念磨光了瑞德对她的爱,

她才突然醒悟最爱她做懂她的是瑞德,

可惜已经晚了!

 

思嘉对瑞德,从一开始就是有偏见的。

他被思嘉认为不是”上等人”。

有趣的是,他们互相嘲讽,互相逗趣,又那么默契。

只是,思嘉总是关注着希礼,她向往的像她母亲一样的贵族世界。

她对瑞德的排斥,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排斥。

就像瑞德对她说的:“我们是一样的人呀”。

可惜思嘉不懂自己的好,自然也不懂瑞德的好。

 

据说生活里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奇,

稀奇的是遇见懂得。

郝思嘉是幸运的,

希礼瑞德,她爱的两个男人都懂她。

当她被懂得的时候,她却不懂他们的懂,

因为她不懂自己的好。

她只对自己的美貌自信,看不到自己的内心,

而心与心的连接,依靠的是懂得自己和对方。

 

 

2

米切尔在她的青春岁月里,

跟思嘉一样,是亚特兰大最出风头的待嫁女生。

在大小宴会里,她被年轻绅士们围绕仰慕着,

当地的小报曾报道她自如地周旋于5个仰慕者中间,

而且这些男士们都是品行正直的优秀绅士。

Berrie kinnnard upshaw比米切尔小几个月,

高大英俊,风度翩翩,很得女子欢心。

米切尔不可抑制地爱上了他。

她忽略了他不断从学校退学的历史,

忽略了他以走私为生,

忽略了自己家庭的反对,一门心思地嫁给了他。

可惜婚后几个月,丈夫就漏出了真实面目。

他酗酒,酒后发脾气家暴。

试想这是多大的落差呀:

婚前是众星拱月的公主,婚后被丈夫拳脚相向。

家暴对人的伤害不止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美国心理学家Dr. Daniel Coleman 认为:

施暴者欠缺对对方的基本同情心,

他们施暴时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有理由这么做,

他们通常指责对方导致了这样的行为。

所以在很多丈夫对妻子施暴的家庭,

妻子接受丈夫的控诉,认为真是自己的错,

会很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去避免触怒施暴者,

结果却让自己落入越来越卑微的地位。

 

在1920 年代的 美国,女人难得是独立的。

美国南方的文化一直认为女人是弱者。

丈夫对妻子家暴几乎是有毁灭性的作用的。

米切尔的处境堪忧。

坚强务实如思嘉,

在没有爱的头两次婚姻里也是忍受着直到被动结束。

但米切尔没有被压垮,

她没有失去对自己的信念,

她没有去卑微地乞求丈夫手下开恩,

她提出了离婚。

离婚的过程是复杂的。

她的为期两年的第一次婚姻,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离婚上了。

不过她又是幸运的,

遇到不对的人,

只花了两年就走出来了。

 

这得得益于她母亲的教导。

她的妈妈是当地的民权领袖,

她的母亲给她的临终遗言是:

‘过好你自己的生活,然后用双手全心去给予。’

过好自己生活的基础之一是能懂自己的好,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是一种能力,

在一个家暴的婚姻里,结束它是最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反观思嘉,花了12年才走出对希礼的执念。

直到最后,她才明白希礼对她,哪有爱呀。

 

青春岁月里,谁没有过迷恋一个人的经历?

爱过班里最美的女生,只为她美。

爱过班里的学霸,就为了他学习好。

再长大一点,可能还是会遇上让你伤心的人。

张爱玲经过胡兰成,

似乎后半生都枯萎了。

萧红遇到萧军,遇到家暴也不放手。

生活里的一个坎而已,

对一个人来说只是像树轮上一道深色的轮而已,

对另一个人却如跌入深渊。

这里面最大的区别是:她懂不懂自己的好。

懂自己的好,重心就在自己身上,

摔一下,还爬得起。

坚强能干如思嘉,

她的生活重心都在希礼身上。

思嘉母亲和嬷嬷对她的管教,已给了她一个潜意识认同的价值观:

那优雅的,高贵的,像希礼一样的,才是真正好的。

而她来自爱尔兰血统的热情务实勇气,

她自己始终没有欣赏。

反之米切尔,生活的重心始终在自己身上,

她懂自己的好。

 

3

 

只有懂自己的好,才能找到真正的爱。

 

米切尔在离婚后不到一年,就与 marsh先生结婚了。

这是个她的忠实仰慕者。

他还是她第一次婚礼的伴郎。

像瑞德与思嘉,

marsh一直爱慕米切尔,即使是她在婚姻里的时候。

他不只爱米切尔的美貌,也爱米切尔的才华。

他理解米切尔对文学的爱好。

他支持米切尔婚后做专栏记者,作家。

米切尔在本地报纸报道了很多坚强独立的女性故事,

遭到了保守派的质疑。

marsh站在米切尔身后支持她。

米切尔几年后因脚伤停止工作,全职在家。

他理解妻子读书的爱好,

天天从图书馆给妻子借书。

有一天他对妻子说:你看了这么多书,为什么不自己写一本呢?

这就是飘的开始。

米切尔在家写写改改,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

marsh是第一读者,编辑,

给了米切尔所有的支持。

这份温暖的爱,照亮了米切尔的一生。

看她中年时的照片,即使发福了,面色是平和满足的.

 

有多少人遗憾思嘉与瑞德最后分开呢?

如果思嘉早点懂得自己认得瑞德,

他们倆是多么相似匹配的一对。

在南北战争以后重建的时代里,

这一对该是怎样如鱼得水,

可惜,我们没法看到以后了。

 

 

4

人要怎样懂自己的好呢?

我们对自己最初的认识,都是来自家庭的。

 

郝思嘉是美国南部陶乐庄园的女儿。

她的父亲是个精明而俗气的爱尔兰移民,在一个赌局里赢来了乔治亚州的一片土地。

她的母亲来自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经历一场失败的初恋后,剩下了一个空壳。

郝思嘉从小活力过人:

她爱爬树,骑马,像棵生机勃勃的野花。

她的随身嬷嬷时时训导她做温室里娇柔的兰花。

她母亲是淑女的榜样,永远优雅而忙碌。

父亲热情,对她宠溺,但他的粗疏时而让女儿羞愧。

思嘉出场时16岁,

发髻端庄,长裙保守,小手安静。

但是她那双任性会跳舞的绿眼睛,才是她自己的。

她那时发现了自己的好:只要忽闪忽闪她的绿眼睛,

每个男人都会为她迷醉!

在男人的追求里,思嘉肯定了她的美貌和魅力。

可惜她对自己的认识,只停留在这一步了。

 

 

米切尔1900年出身于亚特兰大的一个富裕家庭。

祖父是成功的木材商;父亲是律师和当地教育部领导。

外祖父是成功的地产商,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是当地民权运动的领袖。

米切尔小时候也是充满活力:爱骑马爬树跟两个哥哥玩。

她3岁的时候裙子着火,人未受伤,但受了惊吓。

于是从4岁到14岁,她妈都给她穿男孩简练轻便的衣服。

她不以为意,自称“吉米”。

她从没有为自己的身份纠结过。

在那时还以女性娇柔为美的南方,她的有爱尔兰血统的外婆和母亲都是异类。

这上两代的女人都热情坚定独立能干。

米切尔根本不用假装是温室的兰花。

她有家庭的爱围绕,有书本的陪伴。

不同于郝思嘉,米切尔一生爱书如命。

她还有一大堆的七大姑八大姨。

每周日下午就是她父母带她走亲戚的日子。

她的外婆和几个姨外婆都又一肚子当年南北战争的故事。

米切尔最爱的时光,就是听这些南方旧事。

在她青少年的时候,她就自己写故事。

爱情和荣耀是她故事永远的主题。

哪怕没有发表,她母亲还是把她的手稿细心地收藏在精致的盒子里。

有着这一个自由丰富的童年,给米切尔的一生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一个有爱被肯定的童年,是一个人懂自己的基础。

 

5.

人一辈子的成长是懂自己好的过程。

 

不是所有人都幸运地有一个被理解接纳的家庭。

一生是很长的。

成长的环境打下了基础,

当我们成年时,我们是带着成长的痕迹的。

但往后,结局却不同。

有人一辈子活在家庭的阴影里,如张爱玲。

也有人最终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如黛安娜王妃。

两者的区别在于: 她是固守的还是变化的。

 

思嘉的母亲,教导她的是怎样做个贵族,怎样嫁个贵族。

思嘉其实是很拧巴的。

她潜意识维护母亲的教导,

但是她又随性做事,所以想起母亲,她总有羞愧感。

她有敏锐的头脑,可以心算数字一点不差,

她务实有变通能力,

是她保护了战乱中的陶乐庄园。

但她从没有真正脱离母亲的世界观。

她对瑞德,也一直是拿着她母亲的视角来论断他。

思嘉直到最后,才抛开成见看到瑞德的好。

也许也是到最后,她会看到自己的好。

 

思嘉若活到年老,就是米切尔奶奶的年纪。

米切尔跟思嘉一样,是个富家女。

但跟思嘉不同的是:

她一直有世界在变化的意识。

而她一定要有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里生存的法宝,

那就是她的教育和写作。

她也有她的诸多不顺:

母亲早逝致使她没完成大学学历,

哥哥不支持女孩受高等教育;

嫁人遇到家暴;

做记者报道遭保守派质疑;

因脚伤中断记者生涯;

写一篇小说花了十年的时间。

谁说生活是简单的呢?

米切尔因为是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的,

所以她能坦然接受一生的风雨。

她懂自己的好,所以她不需要从他人那里渴求认同或渴求爱。

相反,她有满满的爱去给予。

她看到世界在变化,而她的观念也随世界变化。

她爱南北战争的历史,

她支持争取妇女平等投票权的抗争,

在二次大战期间,她用她优美的文笔给年轻的战士们写信,带去安慰和鼓励。

她在1949年死于车祸,年仅48岁。

她的一生,是懂自己的好,活得精彩的一生。

 

懂得自己,才能滋养自己,才能有爱给出,才能拥有真正的灵魂伴侣;

不懂自己,就不会滋养自己;就很容易掉进像思嘉一样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