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什么是真实?
文章来源: 晓龙东云2018-01-22 10:17:33



终于看了《无问西东》,深深感动。同样是回忆青春芳华,没有浮华的炫丽,没有精美的包装,更没有时下流行的大长腿,只有对“真实”的内涵苦苦求索。

什么是真实?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段经典对白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看电影的时候我并没有听懂这段话。看完电影,找到这段文字看了很多遍,又看了一遍电影,仍然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了这段话的深刻内涵。电影试图通过三代人三个故事来诠释这段话。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段像口号一样的话在很多人眼里是那样的不真实,因为以成就功名利禄为完美的时代已经丧失了真实。1938年,沈光耀,西南联大学生,把这句话当作信条一样恪守。做为富家子弟的他,本可以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结婚生子,过上父母眼中的真实的生活。但他无法忍受日寇的轰炸,无法漠视死难的同胞,听从真心的召唤,毅然从军。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沈光耀驾机撞向日军军舰,以无畏的真心为国家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在他撞向敌舰的时刻,他对牺牲的战友说了一句,“回家”。他面色从容,略带微笑,此时他的内心一定充溢着那种“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当沈光耀的母亲翻看遗物,看到“妈妈,对不起”几个字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第二段故事发生在1962年,真话在这个时代是极度稀缺的奢侈品,在假大空的狂热中,还有什么是真实的?爱!王敏佳和陈鹏之间真实的爱。王敏佳差点被打死,陈鹏义无反顾的接纳了被毁容的王敏佳。两人之间有一段对白。王敏佳说, “这段日子,我每天晚上都不敢合眼,一闭眼就觉得自己往下掉,一直往下掉,下面特别黑,我特别害怕。” 陈鹏紧紧抱着王敏佳,“我就是那个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下去时把我推开,不要我给你托着。”爱情是什么?不就是“不管怎样都会给你托着”的这份真心吗?。

和第二段故事交织的还有一对平常夫妻,许伯常和刘淑芬。许伯常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是个好老师,在邻居的眼里是个老好人,而在家中他像冰一样寒冷。刘淑芬以自己的付出和许伯常当年的许诺为工具,用错误的方式索取爱。两个人都活在不真实之中,许伯常这种没有亲情的人,不管对同事对朋友多么好,都是假的,这种冷到骨子里的人很可怕。而刘淑芬这位电影里最苦的女人,死守着自己幻想中的婚姻和家庭,最后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个故事在当代,拥有富足优越的生活却没有幸福感的张果果。沈光耀生活在国难时期,王敏佳和陈鹏生活在动乱之中,张果果生活在和平时代。个人太渺小了,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洪流中,都存在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随波逐流,还是追寻真实的自我?”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导演很用心,有很多细节。比如,1938年断腿宣教士带着一群饥寒交迫的孤儿唱《奇异恩典》,陈鹏就是其中一位孤儿,当他1962年带着王敏佳回云南避难的时候,村民们又一次唱起了这首歌。梅贻琦校长那段充满智慧的话和这首歌相呼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很难找到真实的 “平和与喜悦”,只有仰望上天,接受神的爱,倚靠他,才有真实的“平和与喜悦”。还有陈鹏注意到王敏佳的印章缺了个字,就刻了一个送给王敏佳,一份简单真实的爱。电影里还有很多类似细节,都很感人

最后电影的结局是一个小小的瑕疵,导演也许是为了再次点题,“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但是,在那个年代,核研究是高度保密的,王敏佳怎么可能知道陈鹏在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又怎么可能知道原子弹的研究就在那片荒漠之中?瑕不掩瑜,强烈推荐《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