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一陕西历史博物馆攻略(6)
文章来源: 观民济德2018-09-25 14:36:49

第五单元 冲突融合—魏晋南北朝
安伽墓石门 、围屏石榻—北朝 陕博网图

可能是陕博的展品中单体最大的一件之一。出土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炕底寨村,其所处位置为北朝汉长安城居民的墓地。墓主人名叫安伽,字大林,姑藏人,也就是现在甘肃甘肃武威,父突建曾任冠军将军、眉州刺史,是地方大员。安伽在北周时担任同州萨保、大都督,卒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享年62岁。安伽是粟特人。  

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萨保原毅是粟特商队的首领,粟特文叫做s’rtp’w。后来,北朝、隋、唐时期的政府把萨保纳入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当中,以萨保为一级职官,作为视流外官,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由于大多数早期东来的粟特人信奉的是粟特传统的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之为祆教、拜火教),萨保也就成为粟特聚落中的政教大首领。

唐朝时,粟特人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在中亚和长安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贸易网络。粟特人还和大唐北方游牧民族有密切的贸易联系。粟特人几乎垄断了中古时期的丝绸之路贸易,大量粟特人在唐朝生活,做官。

有学者大胆推测,安史之乱前一年,伊朗地区出现了强大的栗特复兴运动,后来作为粟特人的安禄山紧接着造反,如果放在当时的国际视角下,安史之乱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巨大的粟特人贸易,金融情报,网络的推手,是栗特在东方的呼应。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陕博网图

这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一种变种,以低等植物为主,也有部分高等植物遗体组成的腐植腐泥混合煤。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


独孤信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也被称为“ 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

第六单元 盛唐气象——隋唐
先上国宝

16 三彩载乐骆驼俑—唯一一件国宝级唐三彩

高56.2厘米,以一匹以白釉为主的骆驼及八个载乐人俑组成,八个人俑中有七个为手持乐器的男乐俑和一个为女舞俑,造型新颖浪漫,现存唐三彩骆驼俑中造型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一件。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右手边上这位乐手所持的乐器就是竖头箜篌,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乐器在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演变,是盛唐最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但在宋以后消失了。目前仅存的两件完整的唐代箜篌只能在日本正仓院才能见到了。

我喜欢的
三彩女立俑

高44.5厘米。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三彩三花马 陕博网图

三彩三花马被塑造的头小、臀圆、腿长,典型良马造型。所谓三花马是指马鬃经精心修剪后形成三缕堞垛状的鬃毛。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也是良马和等级的体现。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马鬃都被修饰成三花的样子。

三彩天王俑 陕博网图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这件三彩天王俑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天王俑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现出邪不压正。

唐长安含光门遗址模型

含光门是长安城皇城南面,由西向东第三个门,有三个门洞,上建楼观。后被包砌在明代西安城墙之内。1984年修葺城墙时被发现。

复原图

我们总以为唐长安的城墙象明清的城墙一样(很多影视剧就是这样,大汉,大唐的城墙一水的青砖),其实唐代的都城长安是夯土城,听上去有点寒酸,实际上连大明宫都是土墙,只有在城门墩台和城角处用砖包砌。

鸱尾

鸱尾是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还记得本文的开头,陕博建筑上巨大的鸱尾吗?展厅中摆放一件巨大的鸱尾,是陕博少数文物中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可以几乎零距离地欣赏。出土于渭南蒲城唐睿宗李旦桥陵的南门西阙遗址,体型巨大,较为完整。

第七单元 文脉绵长—唐以后的陕西

先上国宝
17 青釉提梁倒灌壶 五代 陕博网图

高18.3厘米, 是国内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作品。耀州窑是唐宋时北方名窑,时人推崇,“巧如范金,精比琢玉”。青釉提梁倒灌壶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淡青而略泛灰, 光泽莹润。在壶的底部中心有一五瓣梅花状小孔,使用时从壶底注水。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18 黑釉油滴碗 宋 陕博网图

十八国宝中的最后一件,也是国宝中最不像国宝的,征集于蒲城县城关镇。造型规整,胎体厚重,油滴晶莹闪亮,瑰丽迷人,是宋代黑釉瓷中罕见的珍品。宋代斗茶的风气盛行,多用黑色茶盏。油滴,是宋代北方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其原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结晶所致,这种结晶体只有在1100℃这个点才会出现,窑变火候很难把握,温度高或低都会前功尽弃。

其他精品

幻方铁板 陕博网图

出土于西安市火车站附近,此处曾是元代安西王府所在地。幻方铁板上面共有36个真正的阿拉伯数字,我们现在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数字,它是经阿拉伯地区被广泛传播的,因此被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从1到36组成这样一个数字方阵,无论横、竖还是对角相加,总和都是“111”。这种数字现象在古人看来神奇莫测,因而将它们深埋于房基之下,希望能起到辟邪消灾的作用。这件幻方是我国数学史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资料。

彩绘陶仪仗佣群 陕博网图

这批仪仗俑共300多件。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用墨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方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原来佣群都朝一个方向,为了观看方便,周边的佣都转向外侧。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几个礼品点,只有一个出口,出口出有一个较大的礼品点。这里上一个我喜欢的小巧而有特色的伴手礼。

陕西博物馆的前院和内部庭院中有不少石刻,都是汉唐代的文物,有时间,要好好留意。

出了陕西博物馆,出了大门,别急着离开,再回头看一眼,在正门水池子里有一快石头,是汉武帝修太液池放的石鲸,现在这是复制品。照片右手草地上有一个栏起来石,是原件。

网图

至此我眼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和精品介绍完了,虽然挂一漏万,但看了本攻略至少重点不会错过。其实要是在陕西博物只呆半天,按照本攻略按图索骥,都不一定走的完。

出了博物馆,夏天里的阳光刺眼,此刻一定有无数的国宝就在西安地下沉睡,梦中还是开元天宝的万花似锦,芙蓉曲江的灯火长明不熄,人群中不知又是谁在那里低吟浅唱: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