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略注】宗本义
文章来源: 西方定有2017-10-12 12:18:25

【肇论略注】宗本义

明 德清述

https://i.imgur.com/8xxsxqg.jpg

  宗本者。示其立论所宗有本也。以四论非一时作。论既成。乃以宗本义统之。盖所宗本乎一心。以穷万法迷悟凡圣之源也。如起信以一心为宗。有法有义。故曰宗本义。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此标宗拣法。以为四论之本也。本无者。直指寂灭一心。了无一法。离一切相。逈绝圣凡。故曰本无。非推之使无也。以一切诸法。皆一心随缘之所变现。心本无生。但缘会而生。故曰缘会。以缘生诸法。本无实体。缘生故空。故曰性空。以全体真如所变。故曰法性。真如法性所成诸法。真如无相。故诸法本体寂灭。故曰实相

  是以本无。为一心之体。缘会。为一心之用。实相。法性。性空。皆一心所成万法之义。故曰一义耳。依一心法。立此四论。不迁当俗。不真当真。二谛为所观之境。般若为能观之心。三论为因。涅盘为果。故首为宗体

  【何则。(此征起四论。各有所宗)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此下标显不迁宗体也。寂灭一心本无诸法。本无今有。故曰缘会而生。

  【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此显心本不生。但是缘生。非心生也。以生本无生。故灭亦缘灭。非心灭也。不生不灭一心之义。於是乎显矣。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此返显缘生诸法非实有也。真。实也。若诸法果是实有。则不应随缘散灭。今既随缘灭。则法非实有矣。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以此缘生缘灭而观诸法。则知虽今现有而非实有。以体常自空。体常自空。故义说性空。

  【性空故。故曰法性。】

  诸法实性即是真如。真如性空。以真如性现成诸法。法法全真。良由真如性空。故诸法性空。称为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

  诸法之性全体真如。真如之相本自无相。法性如如。寂灭离相。故曰实相。

  【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实相乃真如实体。今既随缘成一切法。则法法皆真。若观法法全真。则了无一法可当情者。斯则不待推测使无。则法本无也。万法本无。又何有一毫可转动哉。以此而观诸法。则不迁之旨。昭昭心目矣。上明不迁宗本。

  【言不有不无者。(此标不真空宗本也)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此标立论所破之执也。不如。犹不比也。凡夫外道。定执诸法是实有。确执诸法为断灭之无。政在所破。但以不字破之。故曰不有不无。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

  此出计也。若以诸法为实有。则堕常见。若以诸法为实无。则堕断见。

  【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

  此示正观也。存无下应添一有字。言不存有无二见以观法。可谓识法之实相矣。以有无二见。颠倒见也。

  【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此出观益也。谓离有无二见以观诸法。则法法寂然。故法虽有而不取相。不取法相。则当体如如。故相即为无相之相矣。诸相无相。寂灭性空。斯则所观之境空。境空则心自寂。故圣人之心。为无住之住。此心空也。心境俱空。於何不寂。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此约法以显能观之人也。三乘之人。同观性空而得道果。然此诸法性空。即是实相。能见诸法实相。方为正观。设使二乘不见此理。则同凡夫颠倒矣。此单约诸法尽皆实相。二乘所见偏空。亦是实相性空。若不是实相性空。何以得证道果。意谓法一人异。故下难明。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此明法一人异也。伏难。

  难曰。既三乘同见一法。何以证果有差。

  答曰。其实三乘观法无异。但为心有大小。故证果有差耳。足知法本是一。但人心大小有异。故所证果不同。以取不取相故耳。非法异也。正若三兽渡河。河本是一。但三兽大小不同。故所履浅深不一。斯乃兽三而河非三也。详夫立论之意。盖以不迁当俗。不真当真。二谛为所观之境。般若为能观之智。境智为因。涅盘为果。其三乘乃能修之人。故介宗本之中。良有以也。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此标般若无知宗本也。梵云沤和。此云方便。般若。此云智慧。以有方便之智。乃称大慧。若无方便。但名孤慧。故所取偏空。非大慧也。前二论真俗二谛。当所观之境。今沤和般若。为能观之心。双照二谛。不取有无。不堕二边。故云大慧。

  【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此释大慧之义也。能见诸法实相。是谓般若。虽观空而不取证。仍起方便度生之事。是仗沤和之功也。适化众生。乃方便之事。虽涉生死。不被尘劳所累。全仗般若之力也。是以菩萨观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

  净名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双照二谛。不取有无之相。故能出空入假而无碍。故云大慧。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此重明不证不染之义也。以般若唯照空。沤和唯涉有。以涉有而不迷虚。是仗般若之力。故处有而不染。以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取证。是仗沤和之功也。斯则空有不异之二谛。权实不二之一心。同时双照。存泯无碍。故曰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者。勉其用心观照分明。则心境历然。权实并显。当不劳而妙契矣。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此标涅盘无名宗本也。言泥洹。亦名涅盘。称为尽谛者。直是烦恼结尽而已。所谓五住究尽。故二死永亡。是生死永灭。名为尽耳。非复别有一尽处可归。亦非实有一名可称也。故曰涅盘无名。四论所宗。一心为本。谓不有不无之二谛。以非知不知之观照。证不生不灭之一心。因果冥会。妙契环中。宗本之义。尽乎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