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2):语言的傲慢和偏见
文章来源: 莲盆籽2019-04-17 13:41:56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使用合适的工具,事半功倍。反之,可能弄巧成拙。无论用英语或华语, 华裔移民和子女之间的交流都不顺畅, 原因不仅有第二语言不够熟练的难题,还有语言的地域性问题, 各国各地的语言都带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人类思想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对精神领域的感悟。不同的语言用于同一物,很少有误会。桌子凳子,中文英文直接翻译不会有问题。筷子刀叉,直译也指同样的物件,虽然东西方饮食文化不同。

但是,唯心世界的语言,有些根本没有对应的翻译,另一些虽有对应的译词,意思却不完全相同。华裔移民和子女对话中的鸡同鸭讲感觉,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误解而不自知。

我把这问题称为语言的傲慢和偏见, 而不是人的傲慢和偏见, 因为这是文化影响下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的有意行为。华裔移民和子女因生长环境不同,都难免语言的傲慢和偏见。

傲慢是主文化对次文化的态度。“主“是指一个人潜意识里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次“是次要地位的文化。这里主次不是评论东西方文化的优劣,也 不是指文化的社会影响。 在华裔第一代移民的潜意识里,中华文明先入为主, 西方文化是成年后的感触。海外出生成长的华裔后代,西方文化是主流的大环境影响, 中华文化来自小家庭教育。 不管家长对孩子的中文教育多么重视多么努力,华裔后代的思想以西方文化意识为主导。华裔第一代移民和子女的主次文化刚好相反。

当主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在次文化中没有准确的对应词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主文化在这方面比较先进优秀, 次文化有所缺失。

举个例子,西方人没有孝顺意识,有人把这词翻译成 filial duty and obedience, Filial 在古英语中是儿女的意思,现代很少人认识。具体哪些行为是duty and obedience,为什么华人父母对于子女有孝顺的期望, 离开中国社会环境就很难解释这样复杂的情感依赖和责任关系。

举个反向的例子, 中国人不明白grace的境界。这里grace说的不是优雅的姿态,而是基督教的理念, 上帝无偿的恩典,精神层面的概念, 有关人的原罪及天主的宽恕和救赎。这是一种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感受,脱离基督教文化很难理解。对于中国人尤其难,一是因为上帝是西方神圣,二是共产党长期推崇无神论的结果。

用这两个例子,不是说华裔父母和子女在这两话题上有沟通的必要,而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傲慢比较明显。中国人以为西方家庭关系淡薄亲情冷漠,西方的教徒认为中国人的灵魂无处寄托,要去传播上帝的福音, 各自被语言的傲慢一叶障目。 如果改换态度,谦虚地去学习了解西方社会,中国人不难发现美国父母财务自理并有社会安全网保护,根本无需依靠子女孝顺。而且西方人以纯粹的爱来维护的家庭也很温暖。如果西方人以谦和的态度去深入了解东方的宗教信仰,也可能发现中国人的灵魂无需拯救。

回到华裔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问题,语言的傲慢态度表现之一在于情感的表达。受各自的主文化影响,父母爱的行动多于爱的言词。 相对来说,华裔父母给孩子支付大学学费很大方,但对孩子说“我爱你”就挺吝啬的。而对于华二代, 爱的多种表现形式是童子功。 从小学校就培养他们制作节日贺卡, 并时常要求他们用言语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有人会说这只是习惯问题,没有对错,也和傲慢无关。但换个角度看看,坚持自己的习惯, 不就是以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无需改进?而且情感交流不用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是不是对孩子不够重视的表现? 潜意识中的傲慢, 结果是在消极地排斥抵制新的文化。

文化是个很大的话题,这个系列是从微观视角探讨融入问题,没有盖括性,也没涵盖性。只是对移民家庭面对的几个普遍性的问题做些观察记录。

一不小心傲慢说多了,语言的偏见下回再说。

 

博文自荐:

入乡随俗(1):文化的狼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