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北大研究生30年的变迁
文章来源: 林向田2021-02-16 04:32:08

前几天网友牟山雁回忆80年代北大硕士毕业生的选择,一是去中央、国务院机关工作,将来当官;二是留校或到其它大学教书、当教授;三是去出版社、杂志社做编辑。这三种选择,每一个都是现在的北大硕士毕业生做梦都不可能得到的工作。从今昔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研究生毕业出路30年的变迁。

为什么说现在的硕士毕业生做梦都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工作呢?现在北大硕士毕业生连中小教师都要去抢。近日,网上曝光一份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2020年拟录用的小学、初高中老师名单,基本上都是北大、清华硕士学历。一份公示42人,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学历全部为硕士或博士,其中来自北大、清华毕业生就占了32人,其余10人也均来自香港或海外名校。

为什么北大、清华的硕士要去当中小学老师呢?首先是就业难,几百个本科生争抢十几个职位的场面“屡见不鲜“。若从大学生贬值的角度来说,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不到60万,如今大学扩招后,每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700多万。就业难已经成了当今大学生们躲不开的话题,在如今就业的大环境之下,即便是不少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不见得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大学生毕业三年以内的月薪都在3000到5000元之间,还有一些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毕业即失业。

第二个原因是一线城市户口的吸引力。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一线城市跟二、三线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去应聘中小学老师的硕士、博士生他们不是来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户口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去向无一例外都是锁定深圳、广州、杭州这些等发达城市,显然他们不是为了教育情怀,而是奔着大城市优厚的待遇和诱人的户口去的。

这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说,你们去深圳做高中老师也就算了,毕竟你们都是高考学霸,可以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高中生们,情有可原,可以理解。可是现在,他们别说做高中老师,连初中老师都不做了,直接去做小学老师,这就有点过分了……

在80年代硕士,博士确实受到青睐,那就跟“大熊猫”似的,堪称“国宝”,如今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中国穷二代面前的路越来越窄,即使考上了名校,读了硕士,为了进一线城市,还要争着去当中小学老师。

相关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