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火爆:清明小长假在西安
文章来源: 岸沚汀兰2018-04-26 11:32:48
清明是祭扫和踏青的时节,我去西安正赶上国内的清明小长假。去之前预料到各个景区游人会攀升,我想我生长在中国,习惯国内拥挤的环境。记得二十七年前刚到瑞士洛桑的时候,周末所有的商店关门,我走在街上看不到人群,看不到那种早已镶嵌在我脑中的热闹景象,那种冷清曽使我怎样的落寞和稠怅!

然而,清明小长假的西安游人多得超乎我想象。四月五日中午从北京到西安, 我与从厦门到西安的先生在酒店汇合,然后一起去了回民街。原本想在那儿吃午饭赏街景,可是回民街上,每个陕西特色小吃的摊位前,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食客包围着,队如长龙,根本没有坐的地方。我们挤在人群里,排了近三十分钟的队,买了两个肉夹馍,随着拥挤的人流边走边吃,那情景,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据说,西安市政府曽屡下决心要整顿回民街的脏乱差,拆除违章建筑,改造餐饮环境,但由于涉及少数民族政策,整顿措施导致了回民街的回民上访, 所以不了了之。回民街的商铺摊点大都是新疆人在租赁经营,真正回民街的居民早就洗手不干活了。他们靠收房租雇长工过着滋润的“地主”生活。回民街上的商品小吃都已变味儿, 只是忽悠外地游客罢了。

回民街无法整顿改造,于是市政府打造了永兴访,并严格把控入住永兴坊的商家。据说只有民间正宗陕西特色的小吃,经过筛选考核达标后,经营者才有资格入住永兴坊,而入住的餐馆和摊位不能卖重样的食品。政府用最大力度扶持永兴坊,免入住者三年房租,希望以此淘汰回民街。

在永兴坊,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我们专找偏僻的院角。在一个小角落里,我看到一家卖酿皮的摊位,油泼辣子的酿皮十元一碗。备好零钱排队,谁知店主不收现金,只扫微信付款;看到卖炸糕的小摊,只有两个人,心想这个摊位不忙,总会收现金吧!然而,人家也只扫微信。整个永兴坊,没有一家收现金,全部是微信付款。幸亏俺先生去年在国内讲课期间,托他的学生转了笔钱存到微信里 (今年不能转了,手机必须绑定银行帐号),否则,即使口袋里有钱,在永兴坊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来解馋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到骊山脚下的华清宫,随着人流看慕名已久的华清池,但眼前的几个池子使我无论如何无法想象史书对它们的描写:浪漫的海棠汤贵妃池,美人朦胧出浴,娇若羞花;而华清宫前杨玉环的白色石雕塑像,亦因年代久远,染满岁月的沧桑而略显不堪。先生说因我不懂历史, 所以品味不出华清池的古韵与内涵。因此,在秦始皇陵博物馆,我们特临时雇了一名讲解员。

在进博物馆一号坑前,讲解员给我们一行十人各发了一个耳机,叮嘱我们跟着她靠墙边走,以免被人流冲散而掉队。她说,今天一号井坑的人实在太多了,她会尽力领我们走过去,也许我们看不见坑里的俑了,但她保证边领我们走边讲解。跟着她沿着墙边走了一段路,我也没听她在讲什么,只在想:看不到兵马俑我不是白来了吗?我和先生几次离队挤到人群里看坑里的俑并试图拍几张照片,然后从耳机里辩别讲解员的方位,尽量跟上她,但终因人太多,我们被挤在人群里无法脱身,讲解员走远耳机失效,而掉队了。。。

拼尽全力从人群里挣脱出来,回望这火爆的场面,我犹如在梦中。。。精疲力尽地坐在展厅外的台阶上,望着一群又一群的游客从面前走过,先生和我相视苦笑。他说:今天你的病应该彻底去根儿了,以后不会再想去人多的地方了吧?!

第三天我们避开人群,在西安古城墙上漫步骑车,这才开始回归到我们度假的节奏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