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流行歌曲作家的贝多芬
文章来源: cng2017-10-19 23:00:08

上周末无意听到一首短小单纯的歌曲,感觉仿佛是空谷回音,沁人心脾,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首歌的作者居然是乐圣贝多芬。大家一想到贝多芬,一般联系到他雄浑壮阔的九大交响曲,被誉为钢琴音乐新约圣经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位居世界四大之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别出心裁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稍微不那么著名但是同样经典的,有为大提琴这件乐器开天辟地的六首大提琴奏鸣曲,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等等。但是声乐作品却仿佛是个例外,除了在第九交响曲中的伟大的尾乐章《欢乐颂》之外,其他的就鲜为人知了。

数一数古典时代的音乐大师们,个个都是声乐圣手,比如亨德尔伟大的《弥撒亚》,巴赫的约翰马太受难曲,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更不要提歌剧大师莫扎特的《唐磺》《费加罗》,贝多芬夹在里面却有点尴尬。据说当年有人采访贝多芬,你在哪部作品上耗费心血最多?既不是交响曲也不是协奏曲,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是歌剧《费德利奥》。可是这部注入乐圣无穷乐思心志的歌剧,问世后却一点也不叫座。为挽救自己的倾心之作,一向狂妄自负的贝多芬居然猥自枉屈察纳雅言,虚心接受批评,把作品大改三遍。结果,大改形成了三个版本的管弦乐序曲《莱奥挪拉》,都成了音乐会的经典,而歌剧本身,却到今天也还是鲜有问津。正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不知道是不是被这段痛苦经历伤透了心,《费德利奥》就成为贝多芬唯一的歌剧作品。

后世试图研究贝多芬在声乐上不怎么成功的原因。他们系统比较了贝多芬和莫扎特,舒伯特两位人声大师在声乐创作手段上的差别,得出了结论,贝多芬的确在糅合诗歌语言节律和音乐动机旋律上能力不足。但是,音乐史家研究贝多芬留下的大量作曲思路草稿本,却惊讶地发现,声乐其实是大师的最爱,因为这些手稿上的歌曲草稿比例极高,而且构思最认真,经常是一首歌龙飞凤舞洋洋洒洒好几页,并且认认真真配上歌词。看来作曲家和作家这样的码字师傅一样,拿个大本子,一有灵感就记下来。

如果把各种音乐体裁比成女人的话,贝多芬就是风流倜傥的情场高手,一个眼神把她们个个整得意乱情迷以身相许。可惜,声乐歌曲这个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女神,却一直对大师不抬眼皮。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激发了贝多芬征服的野性和雄心,并且一辈子孜孜以求,可惜到死也没能抱得美人归,他不是一个和其他古典四圣比肩的声乐巨匠。不过业精于勤,贝多芬晚年写出了《庄严弥撒》,依然不叫座,但是两张艺术歌曲的专辑却流传于世,里面精品不断。比如我分享的这首《玛格丽特的忠告》(Gretel’s Warnung),是一个姑娘和村里英俊小伙热恋后被甩,哭哭啼啼告诫小姐妹的诗,歌词格调不高,但是旋律空灵飘逸,女声干净透明,可能算是当年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