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读: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文章来源: 茶余饭后2016-11-20 18:26:19

本周末电影院上映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我第一天就去看了,座无虚席。从荒诞里看到讽刺,对官场的官僚作风,和人心自私的揭露,冯小刚“带着镣铐跳舞” 针砭时弊,勇气可嘉。
这两天不少华人朋友也去看了,其中有些不在中国长大的华人朋友,可能因为缺乏背景认识,有疑惑,我给他们的解释,顺手汇总写下来。纯粹我个人的观点。

Q:  李雪莲为什么因为一句话就那么执着,有什么大不了的?
A : 需要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在中国农村,公开场合的一句话很容易传遍全村,社会舆论对农村妇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会被压抑得抬不起头做人。所以李雪莲很重视要纠正讨回公道。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妇女长期被压抑的可怜状况。从这一点上,李雪莲这个农村妇女很值得同情。

Q : 在西方生活的华人很不解,上诉为什么不走法律途径,而走奇门歪道?
A:  我想这也是在法律健全的社会的人无法理解李雪莲做法,因为人们普遍都有现代的法律意识,有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上诉途径,受到公平的对待。那做出李雪莲这种出格的事,是不是就意味着她本身的条件, 和社会环境和制度,都不具备这些呢?如果能有常规的做法,她何必这样千辛万苦呢?这样想来,就比较能够理解和同情李雪莲的处境了。

Q:按照大家的判断,其实法庭的判决没有错,李雪莲还纠缠不休,所以,她的上访是不对的。建立在不正确的诉求上的电影情节,是不合理的,电影也不值得看。
A:很多电影的思路,一般有一个正确的人或者观念,情节围绕着这个正确去展开或者去寻求,去纠正错误。这是很多观众的习惯思维。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李雪莲的要求就是错误的,电影沿着这个错误去展开,各种的荒唐和谬误接踵而来。一般荒诞电影是这样的思路,在荒诞不经的路上越走越远,来反讽这些现象的不合理性。
冯小刚导演在访谈里提到,李雪莲不合理的上诉,只是一个引线,主要是为了引出各个官场的荒谬现象,官场和身边人物的嘴脸,这才是导演重点想表现的。
乍一看,创作者描写这样一个无理取闹的上访者形象,是在反对这种现象。但这个不合理的上访,我觉得更像一个幌子,遮盖着创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意图。就如一个有抱负的人,表面装疯卖傻,从疯言疯语里不时吐几句真言。试想,如果电影说的是贴近真实的上访案例,那一定是某些官员或者社会不合理的乱象,按照现在报喜不报忧的审查制度,电影绝对不可能通过政审。话说在能自由表达意愿,直接针砭时弊的环境下,谁还需要这么遮掩着呢?冯小刚这种打插边球的做法,冒风险,也懂得运用技巧。

Q:其实很没有道理的无理取闹的上访,各级官员都那么耐心和包容,到后来害怕担心,还被大批撤职。
A:我认为是对官员形象和行为的美化,现实中应该更冷酷和高压。但这算是政审通过的妥协,或者是美好愿望吧,希望官员会变得如此nice。
因无理的上访,一下就撤职大批官员,并不是好事,其实也讽刺了是人治的社会,而不是法治。上级领导的意愿,政治风向的无常,让下级诚惶诚恐。让人联想到现在畸形的状态,只有把事情闹大闹到网上引起大规模围观,才能引起上级立即重视处理。如果官员及时公正处理,民众需求能通过走正规渠道解决,何须如此?

Q: 那么多年,为什么李雪莲坚持要上诉?
A: 我发现,电影中主要只有李雪莲这一个主要妇女的形象,身边都是各种不同的男人,而且地位和能力都比李雪莲强。这样的刻意安排,应该是凸显妇女在男权社会里, 地位和能力处于弱势。整个过程中,电影里的李雪莲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关心,对她不是冷漠,就是敷衍,没有人把她作为一个人,站在她的角度,试图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
她感到很委屈,找前夫理论,前夫当众指责她污蔑她,但围观的男人们并没有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只是要她不要惹麻烦赶紧离开。后来遇到以为能托付终身的人,也其实在利用她。遇到的各级官员,高高在上,漠视她,当她是一个障碍,一个需要解决问题,都站在她的对立面,躲开她,推开她。以至于她后来说不想上访,让官员无法理解,因为官员已经预设她是一个麻烦。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李雪莲和官员的对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李雪莲的心病一直无法解决。最后被撤职的县长回归平民的身份,以一个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去跟李雪莲正真交谈,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如果李雪莲在上访的这么多年里,能被当成一个人,得到身边人的同情,理解和关心,心结又如何纠结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