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与质疑(校长的一念之差)
文章来源: 骰子的博客2018-05-06 21:10:12

理工背景的北大校长错读一字,让知识精英们如吸海洛因般血脉偾张。看来无论是理工人还是文学人,无不为自己的学养高于林而兴奋莫名,且早已准备好教训他们/她们眼中的“伪学者”了。如此这般把一个行政长官当文艺青年摧残,也真让我看醉了。

北大何必木秀于林,校长又何苦为一念之差顿足捶胸。地灵之处未必都是人杰,残垣之下照样纳银藏金。如果一字之误端能败了北大名声,这样的北大简直是徒有虚名。

像华罗庚、苏步青那样文理俱佳的学者毕竟少数,“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更是百年不遇。苛求理工学人个个文采飞扬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精英圈子里总有一些人热衷于拿自己的强项奚落别人的弱项,殊不知自己的看家本事能不能经得起敲打未必见得。

大学校长在不同政体下的定位颇有出入。有些体制将其视为行政管理或资源整合者,也有专家认为其人必须是学界翘楚,人中至尊才有资格担当。作为个人。我更倾向于认可前者的角色和定位。

华夏自古以来讲求学而优则仕,当今社会也脱不了这类俗套。试问中国谁敢让川普这类人物商而优则仕。商界对红顶趋之若鹜者一定大有人在,但未必有胆量横眉官吏、纵论国事。可是,如果将国之重器赋予商贾,按国人官商不分,沆瀣一气的德性,国库还不早晚沦为私家商厦。

真正潜心于专业和学术的高校师生,或许不会在乎校长的口条是否婉转流畅,啼声是否悠扬悦耳。他们/她们更看重的应该是行政管理者的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错读引来千夫所指,除了幸灾乐祸的嘴脸,我实在看不出这些自诩高明者能给国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反思和教诲。

在尔等自视甚高的人眼中,林先生等50后真是一批任人染指、糟践的奇葩。这群人中的一些人要么台前不可一世,要么被人横贬竖谪。学有所成者,苦尽未必甘来。术有专攻者,仕途呼风唤雨,但也未必有好下场。拜年代风云所赐,这些人要么是先天不足的伪精英,要么是不招人待见的江湖刁民。

相对于林校长的口误,我更在乎混迹于文学艺术界的所谓专家学者。文化精英挑剔科技人才的文学素养和功底,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看看于丹对论语一厢情愿的鸡汤说教,再审视一下康震,郦波等对诗词的见解与集句,谁更应该被嘲讽或戏谑,想必自认为文化精英的人应该清楚孰重孰轻吧!

挑剔,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为人称道的特色之一,但质疑的学问,我们却把玩得令人不敢恭维。当我们不愿接受质疑时,会指责对方挑剔,吹毛求疵。可我们挑剔别人时,却很善于将挑剔偷梁换柱为合理质疑。挑剔说白了近乎于挑衅,目的是让对方难堪,甚至可以恶意到损毁对方。而质疑却是一种风度与学养皆佳的行为,它给对方留下改进或纠错的空间,也让当事人更愿意接受质疑者的说词。

痛打落水狗当然爽,问题是你打得是落水狗吗?对苟且于体制的顺民飞扬跋扈,宁有种乎!

我不否认有些论点、见解或现象似乎更容易惹来嘲讽或批驳,那是因为行文断句者失格或缺德所致。批判的艺术是寻找真相和真理,而不是让人难堪。同道相煎,是学界的特色,不同道何尝不是照样相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好像并不适合当今社会。

林校长真正地败笔不是音异,而是焦虑与质疑一说。自己焦虑,怎就看出别人躁郁。当我们把别人的质疑看作挑剔或找麻烦时,我们也就失去了证明自己孰优孰劣、正确与否的机会。道歉的大忌是铺垫前因后果,更何况道歉还不忘训斥听者。我不在乎你的文学素养,我只关注你的诚意。

前辈教训后辈,后辈揶揄前辈,我们的平等交流还远在路上。因为我们不愿倾听,却总想教训别人,因为我们底气不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短板。这样的氛围,让我们要么被真知灼见击打得体无完肤,要么自我陶醉在远离大众审视的乌托邦里。

文学界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圈外人的误用误判,而是圈内的浮躁和浅薄。看看自己写的文字,有多少经得起推敲和琢研。一帮码字的天天在小圈子里自我陶醉,也不看看外界是怎样评价当今的文学艺术。近代诗词写作中律、格、韵错误百出,也敢妄称写得是格律诗词。现代诗前言不搭后语,字词颠三倒四,也敢狂拍自己是著名诗人。我困惑地是,明明没有情人,没有恋人,没有风花雪月,哪儿来的愁肠寸断,柳败花残。明明是膨胀的虚荣四处弥漫,却把自己堆砌得玉洁冰清,不食人间烟火。空洞的文字让人起鸡皮疙瘩,却在大小平台上炫得不亦乐乎!最令人诟病的是自己明明一知半解,驾驭文字和语言的功力乏善可陈,却大言不惭地到处演讲,指导别人写作。如果你写东西是给自己看,我无话可说。但制造文学垃圾,就显得不够厚道了。我不会嘲讽初学者,也不会刻薄于认真行文,却因资质平平少见亮点的玩家。好书一本足以传世,何必津津乐道于著作等身!多少人自认为玉体横陈,可我看到得却是败絮其中。

我从未担心别人的指摘和质疑,即使刻薄阴损,也未必会让我噤若寒蝉。曾有人对我质疑王小波的30句名言非常不爽。认为我吹毛求疵,没有资格,不配与其对话。看来圈子里、外总有一些人热衷于跪拜、朝圣,而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大师需要跪拜、朝圣才能得其真传,立己威名。你可以低眉顺眼,三步一叩,五步一拜,但别累及他/她人做爬行动物。我的兴趣是沙里淘金,在质疑中解析真相;以思辨得其道、滤其清、传其神;而不是拉大旗作虎皮,以此沽名钓誉。

科技成果从未以掌声论成败,也不可能,那是硬碰硬,见真章。而文学艺术水准的高低厚薄,就没那么容易定夺了。如果文学艺术只能在学术界,研讨会上穿凿附会、封神拜圣,文学艺术的人伦价值,社会意义何在?文学艺术远离大众,靠小圈子自嗨赖以生存,那么文学艺术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再出几个鸿鹄志,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