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究竟做错了没有
文章来源: andrew_liu2018-08-08 07:13:51

如果你翻开国内的媒体,就会看见铺天盖地的文章,各种专家各种分析”美国总统川普的贸易战的方针是错误的“。比如贸易战并不能维护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把工厂赶向境外;贸易战反而加强了世界上其它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贸易战反而让美国国内的经商环境更加恶劣;等等。发表上述观点的专家的能力大可不必质疑,他们大都是有着高级学术背景,长期在经贸、国际关系领域从业的学者;上述的观点也没有错误,因为从某些角度和已经发生的事实来看,川普的贸易战确确实实造成了这些影响。但是,如果那些深刻参与到中美贸易战决策中的中国领导者被上述观点和分析所左右的话,中国的本届政府就将会在贸易战中输得一败涂地,一定会比当年日本的”广场协议“还要惨。

不过,笔者可以断定的是:中国的高级领导者们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他们也不会看专门写给大众的”宣传板“的时政评论。因为,同一批,或者更多的学者早已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切合实际的资政分析“。对于眼前的热点 --- ”贸易战“来说,我想他们一定会首先指出”川普没有做错“,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反制“策略。

道理很简单,中心只有一句话:美国政府有目的有重点的提高关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美国内需商品都能由本土的企业生产“。这条路一旦走通了,美国的制造业也就复苏了。关税是杠杆,比如原先美国的商业企业会进口中国的加工商品,现在关税提高了,进口不合算了,这些商家就会考虑是不是采购本土生产的商品,或者在本土自行组织生产。另外的一点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现在面临着工业机器人的挑战。当初西方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业生产线上的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作为机器人技术领先的美国,由于本土的低端工业所剩无几,实验室里面花样翻新的机器人技术找不到实践应用的场合。相对于中国,研究所中的新型机器人,很容易在深圳找到几十家工厂试用。长此以往,美国的工业将失去制高点。川普号召制造业的回归,也是为了给美国创造下一个发展机遇,将原先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改造成全自动化工业再拿回来。

当然,全球化体系这块饼的大小是一定的,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何况在零八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贸易的总体形式是停滞不前的。中国在全球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一定会让其它国家(如:美国、欧盟等)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经济上的争端不难遇见。

而中国政府应对美国的新经济政策,目前看来也是中规中矩。针对美国的目的给予”反制“。提高特定进口产品的关税,主要目的是影响原川普支持者的经济地位。当然,中国目前还没有手段去破坏美国的新经济政策,一些极端的手段双方谁也不会采用或者首先采用,因为一旦使用之后“经济战”就变味道了,很容易激化为战争。而从人类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表明,在大规模杀伤武器下,现代战争双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能够取得的利益。美国即时在如今超强的军事实力之下,也只敢对伊拉克和阿富汗这等武器装备代差若干代的国家动手,所以中国政府这些年大力发展军备的策略还是正确的,只要能够保持住一定的军事威胁,中美之间就不会因为矛盾激化为战争。

有人提到了日美当年的“广场协议”,这是因为这个政策,导致日本国内经济政策过分量化宽松,造成“停滞不前的20年”,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前些年,日本政府不断地试图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扩张自卫队,加强武器配置,参加国际军事维和活动等等。由于长期的民族创伤,国内的舆论一边倒的认为这些行为是属于“日本的右翼势力、军国主义抬头”的标志,中国政府在国际上也在这一点上不断打压日本。我想当时的中国政府领导人也一定看到了这一点:日本政府加强军事实力的行为其实是对“广场协议”下美国方面的压力的正常反应。而中国政府打压日本的举动也表明了中国不准备接受日本这个潜在的能够成为美国“经济敌人”的盟友。因为在中国政府看来,以中日历史问题来帮助树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其作用要远远大于与日本暂时结盟。

另外,日美“广场协议”的签订有两个背景,第一是日本二战后几乎完全被美国军事控制,起先是为了阻止苏联共产主义阵营的需要。苏联解体之后,这个理由也就不存在了。但由于美军与日本的军事实力的悬殊对比,日本政府在内政上也就缺少发言权。其二,当时的日本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40%,日本的国市场与出口导向的工业体系也无法在建立一个能够影响美国某些产业,哪怕是分支产业的大市场。中国目前的GDP总量是美国的70%,许多美国商品的主要市场在中国。这两点就决定了,中国如果面对类似当年“广场协议”的压力下的自主性会更大。

总的来说,由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经济体量,这次贸易战很可能会造成全球产业资本的一系列调整,一些国家经济地位的起起伏伏。

 

作者保留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