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的新生活-家族故事(六)
文章来源: 七色花瓣2016-01-23 07:31:05

 

宁波城里解放了,乡下却平静如常,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天,《宁波日报》上出现一条“青年干部训练班招生”的消息:“男女不限,享受部队供给制”。爷爷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路,希望爸爸去试一试。可是爸爸想完成高中学业,争取念国立公费的大学。当时他正失学,每天跟着爷爷在东钱湖一带贩卖农产品。

 

报纸上的消息让姑姑动心,她去参加考试,被录取了。

 

一天傍晚,爸爸摇着小船,把姑姑送到另一个乡-大堰头。在那里,有一个女孩子等着她,两人要一起去走一条新路,去过一种不同的生活。

 

小船驶过亲爱的外婆家门口,姑姑没有上岸去告别。她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如何向长辈们交代。但是有一种想独立的信念,一份追求新生活的决心,让她义无反顾。

 

 

 就这样,姑姑跟着部队走了。没有人知道她随部队去了哪里。家人想从她的来信判断在何处,从邮戳日期判断她在多远的地方。但是信封上除了“中国军邮”四个红字外,没有其他信息。

 

女孩子去当兵,乡下开始传一些流言蜚语。姑姑近在咫尺、远在天边般不可捉摸,也成了爷爷奶奶的心事。不过奶奶知道聪明的姑姑不会干傻事,全家人深信她总有一天会出现在家门口。

 

姑姑终于回来了,她讲述了离家后发生的一切。国民党的飞机白天着宁波上空周旋,才十六岁的姑姑就跟着部队夜晚行军。一群女孩子走了整整两个晚上,脚上都起了泡,才来到了奉化的溪口镇,驻扎在武岭中学里-上级出于安全考虑,把这批青年干部安置委员长的老家。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兄妹俩的人生太富喜剧性:当初家里为了供爸爸读这所“皇家中学”而让姑姑辍学,等姑姑参军到部队,竟然把爸爸的学校占领了。当年天上掉馅饼的武岭中学,竟然也是姑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站。

 

爸爸毕竟是皇家中学的学生,姑姑的青干班在那里的生活无法与之相比,因为学校解散,职工人去喽空。供应很成问题,常常缺吃少穿,整整一个冬天没有用过热水,晚上几百号人一排排睡在礼堂的地上,好似当年奶奶在沈家门晒的一排排乌贼鱼干。

 

无论如何,这所学校对我们家族有着特殊意义,是两个渔村穷孩子人生的转折点。

 

几年过去了,乡下人渐渐接受新思想,对姑姑参军的态度从鄙视转为钦佩。当她带着军人男友回家时,整个山村轰动,家门口围得水泄不通。邻居们自发张罗饭菜,“两个小时吃了四顿饭,都是些鸡蛋、桂圆等高级食品,实实在在解了一次谗”-姑父后来回忆。

 

那时候奶奶并不知道这位可爱的山东小伙子是14岁就参加抗日的战斗英雄,她只为女儿有了好归宿而高兴得几天合不拢嘴,那应该是奶奶此生最兴奋的日子。

 

与姑姑一起做小工的女孩正等着出嫁时,她却以全新的思维走向外面的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我问姑姑为什么去参军?姑姑只说了四个字:穷则思变。

 

是的,穷则思变。直到儿女长大,这个家庭都没有摆脱贫穷,这个回忆通篇充斥着贫穷。贫穷并不值得后人夸耀,贫穷更不值得后人自豪。然而,贫穷中不失方向的爷爷和奶奶,贫穷中不失理想的爸爸和姑姑,却是我所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