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小中男
文章来源: pingsong2015-09-18 22:29:56

我还是想说说小中男, 不是瞎操心,而是想提醒一些父母,我们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在这个国家会面临比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更多的压力,尤其是社交方面,因为他们在学校是少数族裔。在高中的时候,他们又处于自尊心最强,也是最敏感的时候,所以除了学习好,社交,言谈举止,衣着品味,体育,文艺活动也很重要。学习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他们需要被认同,被接纳,回想咱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是同样很渴望得到同龄人(尤其是异性)的认可吗?

我下面所举的例子,我想在小中男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请大家讨论:

男孩A,聪明,学习用功,成绩优异。在推爸,推妈的培养下,得了大奖,大学是父母替他选的,专业也是他父母选的。最后进了名校。大二的时候,忧郁了,只好回家来。据说在大学的成绩不是A 就是 B, 但是就是不想再上学了。拒绝见医生,也不跟任何人交流,每天关在自己房间里。这样的状况差不多两年后,有所好转,但是原来的学校再也不想回去,就转到本地州大,换专业。父母现在的要求就是顺利毕业,有一份简单工作,自食其力。我们都在分析,很可能是在学校社交出问题,也很可能是原来的专业他根本不感兴趣。

男孩B, 同样聪明,尤其数学好。被排名前十的一所学校录取,专业也是他自己喜欢的,按理说,一切都很好了。但是,就是不愿意跟人交往,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每天都躲在实验室做实验,成绩好,没有业余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玩游戏。到大四了,不想找工作,只好接着读书。眼看着PHD就要拿到了,还是不想找工作,更别说找女朋友了。自己一个住,每天除了实验室就是宿舍。父母很着急,可是没办法。这个男孩个子很高,长得也不错,就是总是木着一张脸,很难看到他的喜怒哀乐。

再申明一下,我不是说,所有小中男都这样。其实,大部分男孩都很阳光,很自信。但是像上面的男孩也不是没有。我觉得男孩在初中的时候,最敏感,常常错误低估自己。所以当父母的一定要鼓励他们,多交朋友,当他们在同龄中找到了朋友,找到了自我,就自然很自信。

在我所认识的亚裔孩子中,还真的很难找到一个是不聪明的。但是,大学以后,综合表现却相差很远。当父母太不容易了....